02.29 中国在新冠战"疫"中,展现了2500年前的"孔孟之道"

一场突如其来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让14亿中国人"宅"出了新高度。


也让全世界体会到了什么叫"中国速度",什么叫"大国风度、大爱情怀"。


敢问,谁能一夜之间,万人空巷?谁能一夕之间全民皆兵?

谁能一周之内建成千人医院?谁能一月之际将无形的病毒,控制在有限范围?


此刻,我想高傲的仰天长啸:除了中国,还有谁?华夏儿女,从来不负先人风骨。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是孔孟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人传承五千年的风骨!


这种风骨,在涉及国内外的这场疫情中,给全世界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在新冠战

孔子

01 "仁政"无敌天下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这是《论语》"为政第二"中一句,意思是说:治理国家,要用仁爱的思想和方法。

做个比喻,如果国家的领导机构,就是北极星,而老百姓就是围绕在它周围的小星星,只要北极星光芒万丈,那么所有的星星,都会自愿围绕在它的周围,不需要命令和管束,一切都是自愿的。


其实,孔子的这个思想,大到国,中到家,小到人,都是适用的。


一个人的道德、人格得到了周围人的认同,那么他就会一呼百应。


比如古代的帝王大舜,以孝闻名,所以老百姓觉得他们能对待父母如此,那么对待他们就错不了,所以最后他自然被推举为帝王。


一个家庭的家风传统如果能得到周围邻里乡亲的称赞,那么这个家庭就会成为这里的佼佼者,人们争相推崇的对象。


同样的,一个国家,如果当权者的治理天下的德行,得到人们的拥戴,那么这个国家就会用德行征服百姓,征服天下,让四方来归。


历史上也曾经爆发过大疫情,其惨烈不可想象,将村子一封完事,或是死是活全凭天意,或一杀了之。


但当武汉宣布封城的时候,我们没有看到冷漠无情和屠杀,只看到了各处的医疗队千里支援,只看到了各处的物资齐发武汉,只看到了无数的志愿者逆流而上。


我们还见证了,当一方官员交了白卷时,中央的杀伐果断,该撤的撤,该关的关,大难当头,"以民为本"的思想不就是孟子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最好写照么?


中国在新冠战

孔子曾经周游列国十几年,想找到能够用仁德思想治理天下的国家,辅佐这个国家王霸天下,但在年近七十的时候,终于失望而归,最后只好将自己的思想整理成册,传承下来。


如果孔夫子能够穿越两千五百年,看到如今的中国,在武汉疫情时,国家的力度和温度,他一定会开心得镇臂高呼:"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02义利选择,答案来了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最得力的传承者和开拓者。轻利重义,舍生取义这是他的思想的核心,把仁义放在利益至上,这也是中国人的风骨


武汉,是疫情的重灾区,四万余名各级医护专家舍生取义,共赴灾区,国家不抛弃、不放弃,几十亿的医疗物资、生活物资蜂拥而至,那一刻,谁曾谈过利?


面临全国的停工停产,国家处于停转的状态,可是,超市里物资充沛,口罩政府发放,房贷、工资、保险,只要是能够想到的,国家都给予了照顾和减免,这种时候,仁义是我们国家的下意识选择。


在这个时刻,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政府官员,再到普通百姓,都按照仁义的准则行事,才使这一个多月来上下有序,不慌不乱,疫情迅速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国在新冠战

曾记得,当疫情开始在武汉肆虐时,美国一官员有些幸灾乐祸地说:"中国的疫情对美国有利。"


我不想揣摩他说此话时的表情,但内容令人不耻。肺炎疫情是全人类的事,如果控制不力,极有可能在全世界爆发,到那时请问对谁有利?


某个国家难道去发国难财?还是指望病毒,对某国的霸道望而却步?


此等眼界和胸襟,不可能称霸世界。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人类是一个整体。没有谁倒霉,谁得利之说。


不得不说,在我国疫情之初,日本、韩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而现今,韩国、日本疫情蔓延,我国也慷慨解囊,并宣布"愿意给予任何形式的帮助。"


当我们将贴着"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物资送到韩国时,我们仍旧回味着日本的真诚话语:"山川异域,风月同天。"


这才是面对人类共同的困难时,该有的态度和选择。


这一刻,我们国家选择仁义对待他国。


中国在新冠战

两千多年前,孟子规劝梁惠王不要重利轻义时说:"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如果举国上下只是重视自己的利益,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


放到现今,仍然具有现实价值。


一个人如果只重利益,没有义气当头,那么就如那些销售假口罩的人一样,一时的得意,一辈子的牢狱之灾。


一个家庭如果是重利的氛围,那么父子会变得生分,兄弟之间会互相残杀。


同样的一个国家,只重视本国利益,将他国的生死作"壁上观",那么这个国家也是一只纸老虎,即使一时得意,不会太长久,失掉民心的国家,如何能强大?


武汉疫情,终将成为历史,可在史书上,会有中国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面对疫情,全民皆兵,內治井然有序,外助他国克难,大国典范也。


03 中国是"君子"


孔子曾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君子的威严、威望的建立是因为"重",重什么?重的是自己的内在,是仁德的思想,仁爱的心,仁义的行为,更重的是承诺和道义。


这场新冠战"疫",中国的领导人交给百姓的是满分答卷。交给世界的是大国典范


中国在新冠战

国内,百姓的满意度、幸福感和爱国情怀在这场灾难中稳中提升;

国外,中国的操守、德行和执行力让全世界交口称赞;

在全世界,中国威望和口碑更胜从前。


这样内外兼修的国家,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君子"。


"君子怀德"、"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这样的君子,谁不喜欢?


中国这个"君子",必能畅行天地间,必能万古美名传。


不信么?且看来自他国的评价集锦:


巴西的罗尼·林斯:我认为像中国一样拥有如此大的(人口)体量,还能够采取如此迅速有效的措施,世界上其他国家很难做到。中国的目标明确,行动明确,我相信凭借着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团结一心和坚定决心,中国一定能够尽快战胜疫情。


沙特证券交易所主席罗睿铎:中国官方的反应十分迅速,这不仅仅在中央政府层面,也包括卫生保健部门,医院和实验室的运营层也令人难以置信,这种大规模协调能力,坦率地说是闻所未闻的。 一旦这场危机结束,中国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它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重要性将明确,而资本也将随之而来。


世卫组织总干事艾尔沃德:总会有人说,中国这也没有,那也没有。但如果我感染了,我希望在中国治疗。我问他们有多少台呼吸机?他们说50、60台。有多少ECMO(移动心肺仪器)?他们说5台。一家医院5台,欧洲都没有这么多。……


中国令世界震惊的程度,令国人惊喜。


中国在新冠战

作者简介:碧霄,既是读书种子,亦是散淡闲人。笔下有乾坤,胸中藏锦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