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在现在的很多教育理念里都将"鼓励式"、"呵护式"教育作为儿童教育的宗旨,而很多父母在学习外国教育方式时常常会误认为保护孩子,帮助孩子扫清障碍可以让孩子更自信、快乐健康地成长。

对于"谈痛色变"的家长,我想说,挫折和成就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一些挫折并不会打击、击溃孩子,而我们现在看到新闻中孩子动不动就自残、为感情之事甚至跳楼、好学生被发现作弊就自杀的事情,很多都是没受过挫折教育,对待事情承受力不足,加上心智不成熟所造成的。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我并不鼓励暴力、激烈、发泄家长情绪的挫折教育,但我建议父母们都给孩子上一堂适当、有意义的挫折教育课。

挫折和困难是孩子成长中必要的

手上擦破点皮就委屈地大哭特哭,怎么也哄不好;看到父母表扬其他孩子就不开心闹脾气;遇到需要自己独立做事就"我不会";被同学碰了一下就告状生气;老师没有表扬自己就不肯上学……

这些都是在很多儿童身上真真切切发生的事,包括近两年报道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为考试作弊被抓而不堪压力跳楼、因为失恋而想要轻生的孩子也越来越低龄化。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1999年5~14岁的孩子自杀率是0.8/10万。同样也有研究表明,心中怀有自杀意念和企图的孩子比率已经到了让我们惊讶的程度。

在我们仍然觉得孩子青春期、叛逆期没过而意志消沉、喜怒不定而忽略不管的时候,孩子的内心想法早已悄然发生变化了,孩子比我们想的要成熟得多。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成长的第一站,我们需要让孩子明白:挫折和困难都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虽然孩子可能还年幼无知,但同样会遇到挫折,比如拼七巧板遇到困难、不会自己铺床、自己洗碗、作业不会做、和同伴闹别扭、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想法等等,这些其实都算是他们成长中的困难。

这时候我们的态度如何会影响到孩子对挫折的认知和应对能力,我们是包办孩子的生活,还是提出建议让孩子自己尝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利用挫折对孩子进行教育,正确引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这对孩子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培养孩子双商的同时,别忘了还有"逆商"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孩子需要挫折教育。受点挫折、误解、甚至是拒绝孩子的一些需要也是合理的,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时也会培养孩子骄纵无度性格。

山东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孙汀兰说,挫折教育实际就是"抗挫折教育"。这个时候,"抗挫折力"就和孩子的"逆商"挂钩了。

所谓"逆商",全称是"逆境商数",一般是指逆境商和挫折商,指人在遇到逆境的时候的反应方式。就像智商情商一样,逆商越高,孩子的抗挫力就越强。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逆商高的人挫折感越低,逆商低的人挫折感越高。有人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什么教育比逆境更来的实在。"

实际上我们都是普通人,一帆风顺的人生是很少有的,如果一遇到困难就全身而退或者消极低沉,是成长不了的。

现代科学理论在儿童教育的"逆商"方面也增添了内容:如果我们能够从小培养孩子的逆商,这对他以后成长的道路大有裨益。

为什么现在孩子的"抗挫力"都太低了?实际上是因为我们对于孩子的"失败"过度放大的结果。

"这次考试你怎么考得这么低,你都在学什么?"

"整天一点小事就哭哭啼啼的,有什么好哭的,真是丢人!"

"第二就是落后!"

很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玻璃心,但是有时候孩子之所以会这样,还是家长们输不起、要面子导致的,而这样的教育方式会让孩子很累,长大后容易变得功利。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在《少年说》里有这么一个事例让我觉得很可爱:

一个男孩"控诉"自己的家人,竟然是因为别人家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绩排名越高越好,但自己的家人却不觉得。

原来是孩子从小就有很强的上进心,很好强,虽然孩子考第一名妈妈也很高兴,但是一次看到孩子在自己的桌子上写:"第二就是落后"时,妈妈觉得:孩子是不是太看重排名了。

于是她便联合全家"拖孩子后腿":

"生活中除了高考,还有诗和远方。"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孩子在意输赢是本能,但如果只看结果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输不起",适当让孩子接受挫折教育才能让孩子保持健康的心态,自由成长。

正确引导孩子孩子上一堂"挫折"必修课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应该在故意不打击不暴力的前提下帮孩子上好"挫折"必修课呢?

1.适时让孩子"受点气",树立正确输赢观

有时候我们可以让孩子体验失败的感觉。我经常会看到有些妈妈给我留言:孩子输不起怎么办?

游戏输了就丢在一边:"再也不玩了!";积木一不小心倒了就生气乱扔;作业一碰到不会的就不想做了……

这都是因为父母们没有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输赢观,或者经常在游戏中让着孩子。

我们要和孩子说明白,比赛中有输有赢是正常的,失败没什么不好,这都是暂时的。

就像大家还记得《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奥运冠军杨威的儿子杨阳洋。

可能多少受到父亲和周围人的影响,他的好胜心很重,游戏中爸爸一输他就会生气地嘟起嘴巴,沮丧地哭。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而杨威一看到孩子这样,就会马上和孩子说明白比赛输赢只是暂时的,只要享受其中的乐趣就好了。

2.给予孩子建议和鼓励,而不是代劳

有时候孩子会受挫,是因为很多时候父母都将孩子面前的挑战代劳了,我们没有让孩子经历他们这个年龄应该经历的困难。

很多父母以为提高孩子的"逆商",就是要故意给孩子制造困难、吃苦受罪,不断经历和接受失败。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给孩子制造一些人为的挫折是没有意义的,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小事上就要舍得放手让孩子尝试,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些网友说,自己一决定要学什么,父母就很嫌弃地让自己一边去。

适当的“挫折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必修课,家长不要忍不下心

我们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好,但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给孩子尝试的机会。

比如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让他们自己穿衣服、自己铺床,在做一些琐事选择时也可以问问孩子的意见。

3.疏解孩子的情绪

再"抗压"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也会忍不住生出沮丧、难过、颓废的情绪状态,这时候我们必须第一时间给予安慰和支持,而不是打击否定,比如有的家长喜欢说:"不就是批评几句,这就不爱听了。"

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经历,他们表现的情绪,表达认同和理解。

父母的支持和理解才是构成孩子面对挫折的内心力量。

总而言之,"挫折教育"必不可少,但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提高"逆商",还需要父母的共同努力和智慧。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5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