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一套人工肺上百萬元還要從國外進口?期待國產尖端醫療設備崛起


一套人工肺上百萬元還要從國外進口?期待國產尖端醫療設備崛起

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只要治療及時大部分輕症患者不會惡化成重症,確診後按醫生吩咐吃藥並好好休息基本上就能很快痊癒。但對於一些危重症患者來講由於肺功能損傷過大單純吃藥可能已經不管用了,這時只有使用人工肺幫助他們熬過艱難時段才能拯救他們的生命。可惜的是根據報道目前我們國內只有400多臺人工肺而且全部依賴進口,進口的人工肺每套成本高達上百萬元,使用成本也非常昂貴。

一套人工肺上百萬元還要從國外進口?期待國產尖端醫療設備崛起

人工肺工作示意圖

人體肺部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們在呼出二氧化碳的同時吸入氧氣以便完成氣體交換,所以一旦人的肺部出現問題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衰竭甚至窒息死亡。人工肺的作用就是在人體肺部不能正常工作的時候臨時代替肺部完成換氣的基本工作從而實現維持患者生命的最終目標,比如當病人出現重症肺炎、重症肺氣腫、肺栓塞出現呼吸衰竭以及需要做心肺移植手術的時候就可能要用到人工肺,因此人工肺也被大家稱為“救命神器”。

既然人工肺能夠挽救很多重症患者的生命,那麼是否具備人工肺這一設備通常就代表著一個地區醫療硬件水平的高低。這次疫情爆發之後中國也緊急購買或者調集了一批人工肺支援疫區,大量人工肺的投入能夠降低危重症患者的死亡率,可以說這次為了挽救危重症患者的生命中國也是付出了很大代價。

一套人工肺上百萬元還要從國外進口?期待國產尖端醫療設備崛起

國內外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趨勢

如今在尖端醫療器設備方面西方國家依然擁有著很高的話語權,全球只有極少數如瑞典潔定集團下屬的德國邁柯唯公司、美國美敦力公司能夠製造人工肺。德國邁柯唯公司成立於1838年,2000年被瑞典潔定集團收購,經過170多年的發展邁柯唯公司已經成為了全球高端醫療設備的領導者。世界上第一臺人工肺研發於20世紀50年代,但由於可靠性不佳臨床應用效果並不是很好,一直到20世紀70年代經過多次改進的人工肺才開始大量投入臨床應用挽救患者的生命。自近代以來西方國家一直掌握著全球最頂尖的科技,這也使得西方國家在現代醫療設備的研發和製造方面有很大優勢,中國作為後來者想要在尖端醫療設備領域短期內追趕甚至超越西方很不現實。

目前一套人工肺的進口價在一百萬元以上,重症患者使用半個月的話各種醫療費、檢測費、藥物費用加起來可能會高達30萬元以上,如果這項費用不能報銷的話對於一般人來說是根本支付不起的。而如果從大局出發來考慮的話進口的尖端醫療設備只能用來應急,中國還是要儘快補齊尖端醫療設備的短板才行,這也是我們堅持發展實體經濟打造工業強國的動力所在。

一套人工肺上百萬元還要從國外進口?期待國產尖端醫療設備崛起

人工肺簡單高效但成本也很高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人工肺並不是神,使用人工肺也只是能夠提高危重症病人的存活概率,並不能確保危重症病人百分之百存活。但是不管怎麼樣還是希望未來有更多國內企業能夠投入到尖端醫療設備的研發中,也期待國產的人工肺能夠早日投入市場贏得醫生和病人的信賴。

通俗易懂的武器知識科普小站,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武器小站(wuqixiaozhan)


一套人工肺上百萬元還要從國外進口?期待國產尖端醫療設備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