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幼教:孩子“不盲目自我”的性格

现在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于是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得有些自私,往往是过分关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少考虑他人,一切以满足自己为主。自私自利的孩子常常令人生厌,难与人交往,因此也就很难获得知心朋友。

现象一:

张明是家里的独生子,在爸妈的娇惯下非常任性,也很自私。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从来不知道分给家人;全家无论什么事情都得依着他,对于家人的教育,他根本不听;如果有什么事不顺他的心,就闹个没完没了。在学校和同学相处得也不好,自己的东西从来不让别人碰,有好玩的东西也不和小朋友分享,于是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互不谦让,发生矛盾。

现象二:

小德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因车祸去世了,妈妈唯恐儿子受委屈,平日里什么都顺着儿子,尽量满足儿子的要求,自己却节俭得很。妈妈几年都舍不得添一件新衣,却要满足儿子穿名牌的虚荣心,家务事更是从不让儿子沾边。这样,小德就养成了不懂得关心他人、自私自利的性格。

小德上初中了,不懂得体谅妈妈的辛苦,大手大脚地花钱不说,还经常和一帮狐朋狗友去参与赌博。妈妈怎么教育都不管用,他还怪妈妈管得多。后来小德就整天沉迷于赌博,赢了很快把钱挥霍光,输了就找老妈要钱。

星期日,妈妈在家正忙乎着,突然晕倒在地,邻居找到小德,可他正赌得欢,根本不关心妈妈,还是邻居帮忙把他妈妈送到医院看病的。晚上,小德回来后,冲着妈妈吼道:“好好的打电话说什么病了,害我今天赌输了。快拿钱给我,我要去扳本。”说着,从妈妈身上抢了钱扬长而去。




孩子自私自利,往往表现在只顾自己,不管他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有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的性格特征。或者在金钱和财物上吝啬贪婪,自己的东西就不愿与人分享,而别人的东西却是拿得越多越好。这样的孩子常常令人生厌,很难与人交往,因此也就很难获得知心朋友。过分自私自利的孩子,还会在父母有事情的时候,因为自己得不到照顾而对父母发火,使父母伤心流泪。这样的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

孩子小小年纪为什么会自私自利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由于孩子有天生的利己倾向。在孩子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其往往单纯地确定“我即世界”。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历的增多,会逐渐有所改变,慢慢地能够接纳他人并减少利己行为,但仍旧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孩子衡量外界的标准便是是否有利于自己,相应的行为也如此。

二是因为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所造成。有的父母当孩子犯错误时便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了畏惧心理。这样,孩子就只能封闭自己,回避与他人的交往,缩回到自己的小天地里,结果必然导致孩子自私。

此外,现在的家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父母以及长辈容易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处处迁就孩子,容易使孩子从小就意识到“我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得不到只要一哭一闹也能得到”。于是孩子就容易产生过分的占有欲望以及自大、唯我独尊的心态,时时处处都要别人迁就,常常会提出一些无理要求。

自私的孩子,其行为对谁都有弊无利,父母应予以重视,及早预防。



→教子指南

要想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品质,纠正孩子自私自利的性格,家长应该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1.不要对孩子盲目溺爱

家长要改变那种盲目溺爱、一味娇惯孩子的做法。对于孩子的要求分清是否合理,不合理、过分的要求应予明确的拒绝,并对孩子耐心地讲明道理,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2.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

父母对孩子应该加以积极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孩子树立正确的物质观念。让孩子学会与朋友分享一些东西,尝试一下“给予”、“付出”所带来的快乐。吃饭的时候,不要只顾吃自己爱吃的东西,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到面前,并挑来拣去。别的孩子来玩,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一起玩,把自己喜爱吃的东西也分一些给别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分享。

3.帮孩子树立正确、比较远大的理想

当孩子有了正确的理想与目标后,他才会有学习的榜样。你可以这样对孩子说:“你见过像你这样整天总想着自己的科学家吗”、“你见过像你这样不关心他人的企业家吗”等,以此来激发孩子改正自私行为的内动力。

4.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要训练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体谅父母的辛苦,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父母洗碗、扫地、擦桌椅等。在孩子吃东西时,还要告诉孩子一定要把食物分成三份, 一份给自己吃,一份留给爸爸,一分留给妈妈,不要一个人独自享用。如果家里还有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那么要把好吃的东西分成同等的几份,让每人都有一份。

除此之外,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情景,直接教会孩子应该怎样付出爱,怎样关心别人,当将来父母亲出现有病等“情况”时,孩子就会懂得怎样去做。这样,不但有助于训练孩子克服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还可以培养孩子为他人着想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