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做媽媽”應該是這個世界上最勤勞的一個職業,一天

24小時待工,只要孩子需要就馬上到位。很多女人在有了孩子以後都有這樣明顯的感覺,自己的世界只是圍著孩子轉。與老公的二人世界失去了不說,自己的空間更是奢侈。但是反觀外國教育方式,每個人擁有自己的生活,但依然沒有耽誤培養出優秀的孩子。有的時候,父母適當的偷懶,放手不管孩子,更有助於培養出聰明能幹的孩子。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父母做到“3懶2不管”,孩子長大聰明又能幹,家長可別瞎勤快

一、懶得喂孩子吃飯

很多父母特別喜歡給孩子餵飯,這樣不但讓孩子失去自我鍛鍊的機會,還不利於孩子獨立意識的形成。孩子的手眼協調控制能力也會很差,而手部的靈活度與孩子的大腦聰明有關。所以在餵飯這方面家長一定要懶得喂,對家長、對孩子都是好處多多!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二、懶得“吼”孩子

很多家長習慣陪孩子寫作業、或者教孩子背唐詩、學數學時,這個過程中卻難免因為孩子一個錯誤犯幾遍,家長就失去了耐心,就會吼叫孩子。據研究發現,人類的大腦從出生以來就會關注一些危險和消極的事物,這有利於人們躲避危險,更好地生存下去,這本身是人類的本能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但如果家長用吼孩子的方式,用刻薄的語言,也會讓孩子記憶深刻。而這種消極負面的情緒沒辦法抵消,就會一直影響著孩子,孩子在寫作業上會變得更不專心,時刻恐懼父母隨時對自己發火,當孩子將所有的精力用於警惕父母隨時發火時,孩子的大腦就不能正常思考,就會變得更笨,這就是在生活中經常出現的現象,孩子被吼“懵”了!所以家長要懶得吼孩子。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三、懶得給孩子收拾房間

經濟學家蒂姆·哈佛德在《混亂》中曾經提到,如果一個人的房間收拾整齊,書籍整齊陳列,水杯、文具放置得規規矩矩,這樣的人一般缺乏創造力。

孩子特別喜歡將室內的東西搞亂,但是這種亂在孩子眼中卻是有秩序的,每次家長好心將孩子的房間收拾乾淨,孩子都會陷入東西不知道放哪兒的迷茫!作為家長,要允許孩子在自己的房間,擁有自我擺放規則,這樣能更好地保護孩子的創造力和記憶力!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一、孩子的探索行為不要管

孩子從出生開始就擁有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孩子很多行為的背後都是探索為初衷。很多家長小心翼翼地保護孩子,害怕孩子受傷。當孩子第一次獨立站起來時,怕孩子摔跤,當孩子要奔跑時,父母會阻止。阻止孩子這些行為,實際上是減少了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不利於孩子經驗的積累和大腦的發育啃東西、扔東西、滿地爬、光腳跑、鑽床底等等這些探索行為只要在安全範圍內,父母都不要過多阻止。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二、人際交往不要管

一些家長控制慾望很強,不僅干涉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還干涉起孩子的人際交往。經常會跟孩子說不要跟這個小朋友玩不要跟那個小朋友吵架,不要在學校裡和別人發生爭執。這些所謂對孩子好的話,其實是家長在強勢地干涉孩子的社交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很難積累自己處理人際交往的經驗,不利於孩子形成高情商。孩子未來可能比較依賴於父母,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所以家長不要管孩子的人際交往。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家長勇於放手是為了讓孩子形成獨立自主的能力擁有獨立自主的意識。這樣更有助於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和習慣。也有助於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後瑩姨為父母推薦2套養成孩子自理能力。早期教育的書籍。一套是《德國幼兒自我管理圖畫書》,另一套是《陪你長大》這兩套書都能在孩子早期教育中成為父母良好幫手。《陪你長大》這套書中,包含了健康、語言、藝術、社會、科學五方面的啟蒙,個人認為很全面!

家長做到“3懶2不管”,孩子不僅聰明,家長帶娃也可以很省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