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早在2016年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文化藝術界別小組討論會會上對中小學學制改革的思考與建議進行了發言。莫言表示,基於我國整個學制系統,目前從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時間過長,基礎教育的時間佔比過大,建議將中小學12年學制縮短為10年,這10年定性為基礎教育,9年制義務教育變為10年制義務教育。學生在完成基礎教育之後,一部分人升入大學,一部分進入學制兩年的職業教育(國家經濟允許的情況下也應該考慮讓學生免費接受職業教育)。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筆者認為這個建議非常好,理由如下:

一、如果實行莫言的十年制義務教育,將會改變中學被分割成一半是義務教育(初中)、另一半屬於非義務教育(高中)的狀況,還縮短了學制,這有利於給教育減肥。

原來的高中階段被整合到基礎教育中,使得基礎教育的層次、結構得到了重組和優化,中小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更有利於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更能充分地利用各種教育資源。

比如,人事管理上,高中教師不再單列於義務教育之外,就會減少很多有關原先高中的那種非義務教育下的各種管理上的事務;完全中學可以實現高中部和初中部的合併,可以精簡內部機構,提高辦事效率;另外由於初中、高中都屬於義務教育,學生上完初中就接著上高中,(假設10年制的基礎教育的中小學實行五五制)業務能力強的教師可以跟班走,從6年級一直教到10年級,直到學生中學畢業為止,使得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加順暢。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二、十年義務教育的設想,縮短了學生在中小學階段的學業時間,比原來少了兩年,有利於給學生減負。

1、首先是減少了兩年的在校就學時間,這本身就是一種減負。

2、我國目前的中小學的課程比西方發達國家的中小學生的課程難度要大些,如果實行10年制義務教育,必然會相應地進行課程、教材的改革,會適當降低教材的難度;

3、整個中學階段屬於義務教育,中考不再需要激烈的競爭,所以學生整個中學階段就少了一次大考試的壓力,這也會給學生減掉不少負擔。

4、學生上完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業後,如果沒有考上大學,可以免試進入職業學校,接受兩年的職業技術培訓,為將來走向社會、謀取職業而學得一兩樣專業技術。因此,這是一種照顧到所有學生的學校教育體制,毫無疑問,學生對高考的壓力也會相對減輕不少。這等於把比原來學制多出來的2年時光用在了”幫助一部分學生接受職業培訓“上了,為他們就業作了個很好的鋪墊和過渡,不至於他們走向社會時感到茫然無措。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三、實行10年制義務教育,又擴大了職業教育,使職業教育成為基礎教育階段後與大學平行的一個教育,學生的中考、高考的壓力將大大緩解,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也會提供很大的空間,為擺脫應試教育的怪圈、推進素質教育帶來生機。同時對學區房的高價、補課的盲目跟風都會有很大的抑制作用,會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應。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四、過長的校園生活,會讓學生變得疲倦,再加上學業負擔重,考試壓力大,會給學生的健康成長帶來很多不利的影響。不少學生眼睛近視了、背駝了、心理有障礙了·····因此,縮短學制很有必要。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五、從幼兒園開始算起,一位學生要上完大學,大約需要二十年左右,那時候的年齡大約是二十五歲左右,而這時又要面臨就業、結婚、買房等一系列的壓力,很多事情還要依靠父母來幫助解決,成了拼父母的一代。因此,從生理規律和社會倫理上講,應該縮短學制,讓他們早日走上社會接受鍛鍊,獲得本領,養活自己,在合適的年齡實現“成家立業”,有利人生與生理的協調發展。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總之,實施十年制義務教育,縮短學制,有利於教育減肥、學生減負,有利於學生健康成長,有利於普及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未來生活的幸福度。因此,筆者覺得學制改革很有必要。偉大領袖毛主席也說過:學制要縮短。在信息化、數據化的今天,教學技術也在現代化,縮短中小學的學制是完全可行的。

莫言曾建議中小學12年縮為10年,這個建議很好

我是百姓茶館,感謝您的閱讀,更期待您的評論、點贊、轉發,也希望您能提出更好的建議。欲知更多百姓心語,敬請關注百姓茶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