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接到通知,黄冈科技职业学院各支部迅速通过网络联动,加入防疫志愿者队伍 ,部分教职工也自发加入进来。截止2月25日,共有90余名党员、教职工向所在社区报到,70余名党员、普通教职工就近到各社区承担卡口执勤、社区消杀、入户排查、疫情防控宣传、分发运送物资等任务,与各级党员一同奋战在各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他们是“临时守门员”,日夜值班,严进出,重盯防,构筑社区安全墙。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对不起,请出示证件,现在非常时期,为了减少病毒的传染,没有特殊原因,一律不准出进,谢谢配合”、“请量一下体温......”我校机关四支部书记、学工处宿管科长张东同志每天都在重复着这几句话。自疫情爆发以来,他是学校、社区两不误,连续三次代替无法返校的同事在校值班,随时向上级汇报情况。疫情吃紧以后,他又是最早一批自愿报名参加社区工作的志愿者之一,听从社区安排,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去。他接手的驾校小区属于老式小区,常年住户56户,黄州城区第一批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当中有2例就在他负责的这个小区,由于没有专门的物业管理人员,压在肩上的担子分外繁重。“形势不等人,必须短时间内组建小区志愿者服务团队!”这是当时摆在张东面前的头等事。张东的队伍从最开始他1人,逐渐发展到3人,直至现在12人,这当中不乏他付出的心血。他们从最开始挨家挨户宣传“不串门、不集会、不聚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等防控措施到卡口值守紧盯进出车辆和人员,再到后来每隔三天就要身着全套防护服对小区56户排查一次,并负责小区所有住户的日常供应。据了解,张东团队值守的卡口多次接受省、市区领导的现场督查,在最近一次检查中,市高新区张书记、红卫社区书记黄有明对以张东为首的志愿者团队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现在情况逐渐稳定了,大家居家生活也更方便了,居民们每天看到我们在这,就觉得心安,我们志愿者不在这站岗还不行呢!”张东笑着说到,“不过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两例确诊患者出院以后的防控措施,真是一刻也不能放松呀!”说到这,他神情立马又凝重起来。新的挑战正等着他......

在我们学校像张东这样在各卡口连续没有下火线的同志还有很多很多,他们当中有校党委委员、中职学院院长刘国才、党员邵百启、教师刘波、徐湘涛、旅游航空学院胡曼......很多人已经连续工作二十多天没有休息过。

疫情发生以来,除了留守市区的同志以外,还有电商传媒学院支部书记任远香、吴永灿老师;理工学院党支部程振国、卢琴老师、金融学院院长胡旭同志......都在属地村组参加志愿组织,在各自村口站岗。这其中不得不提到一对特殊的“党员抗疫组合“——抗疫前线父女兵。后勤处处长丁显民同志和工商管理学院辅导员丁颖是父女俩,原本打算年三十回罗田乡下陪老母亲吃顿年饭就回到学校值守,结果突然下达了封城令,黄州是回不了。丁显民同志意识到了疫情的严重性,父女俩都是坐不住的人,觉得不能就这样吃吃喝喝无所事事吧,一商量,果断就地向平湖乡刘家庄村委会递交申请,参加村防控工作。他们根据村里安排,冒着雨连夜组织设备、车辆封堵进村道路,把病毒阻挡在村门之外。 父女俩并肩作战、互相鼓劲,连续奋战在村口,让全体村民倍感安心。

他们是“临时统计员”,疫情排查不漏户、不漏人,当好群众贴心人。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校党委委员、软件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董艳燕同志从2月17号至今一直在家乡宜都市枝城镇洋溪村担任志愿者。“我在这可是比上班都忙!”董艳燕说到。她参与了宜都市“全民测体温”以及“家家到户户落人人测”工作,随后参加全民“体温监测、签承诺书、拍全家福”工作,工作之余,还在洋溪村委会协助做文职工作。每天要打上百个电话,没有防护服,没有专业的医疗口罩和护目镜,就穿着雨衣当防护服,带着自家准备的一次性口罩,拿着村委会给村民们准备的体温计,曾经一天之内冒着被传染的风险走访93户,一天半时间完成132户共计480多人检测任务,随后连夜做完数据,高效高质量的完成了任务,成为同队伍当中的第一名。“村里人手少,我们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解决一些问题。”董院长介绍,对村民进行检测排查以后还会暖心的为村民拍上全家福,疏导了村民由于长时间管控导致的烦躁心情。现在,只要入户排查,村民总会远远说上一句“辛苦啦!”

继续教育学院院长黄国锋,这个春节除了跟全国人民一样揪心以外,还忙碌得马不停蹄。他参与的是所居住的明珠广场小区值班值守工作,专门定点负责17户居民每天的健康监测以及后勤保障供应工作。为了更好的将防疫工作做细做实,他专门设计了一张排查表格,具体细化到住户身份是居民还是租户;对年前返回人员进行登记;对外出上班居民登记工作单位;如果家里没人,还专门打电话确认原因,利用上门排查的机会,一并收集居民对于生活物资、药品和就医的需求。就这样在电梯停运的情况下,每天步行穿梭在小区楼栋,进行地毯式的上门排查、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毒工作、对居民进行体温监测,甚至有时候还要面对有情绪的居民......但是他无怨无悔。

他们是“临时宣传员”,督促群众强防护,劝导大家不聚集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吴如安、学工处科长冯定超同志都是有着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们积极响应号召,毫不犹豫地向所在社区提出申请,要求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当中。起初,考虑到冯定超同志年龄问题,怕身体吃不消,婉拒了他的要求。冯定超同志却说:“请组织放心,我会做好自我防护工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他一再的坚持下,最终社区的同志同意将他编入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队,每天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巡查无证外出人员。

他们在巡查当中,发现由于老年群体掌握信息滞后,对此次疫情的严重性和疫情防控要求一知半解,部分老年同志不习惯带口罩,总想借故出门。对这部分人群不能运用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需要不间断地进行耐心劝导,他们分别利用自己擅长作思想工作的优势,积极向老年同志宣传最新的防控硬核政策,在他们所巡查的地段,再无一人无故上街溜达。

他们是“临时采购员”,舍小家,顾大家,统计、派送工作忙。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您好,请问您是几栋几室的住户?请您核对一下您购买的物资。”“您尽量不要出门,有任何需求跟我说”这是我校党员何定珍、黄静、范佩、夏剑锋、龙汗程和职工付红芳、范志红等同志分别在各自社区担任志愿者以来,每天的“必修课”。为了保障社区居民生活,减少接触传染几率,他们除了“守好门”,更重要的是肩扛着社区团购物资收发员的工作,他们随身账本记得密密麻麻。在工作当中,他们发现不会网购的留守老人占据了不少数量,而且部分老人还患有各种慢性病,常年需要吃药。针对这种情况,他们立即上报社区,将药品代购也纳入服务范畴,每天重复着代购分发工作,没有出现一例差错。其中何定珍老师的爱人一直奋战在公安战线无暇顾家、范佩老师的孩子才五岁。他们早已将社区居民当亲人,社区安好大家才好。

他们是“临时调解员”,群众利益放心上,想居民所想,急居民所急。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机关三支部书记、后勤处科长尹庆和曾利清同志值守的卡口属于城乡结合部,是返汉重要通道,村里先后排查出病例 3起,防控任务异常艰巨。提起前不久发生在小区的一件事,至今还让尹庆和曾利清二位同志印象深刻。原来在2月17日一户居民家中老人正常去世,得知这一情况,这可急坏了当地村干部,本来人手就不够,一面是日益严峻的疫情形势,一面是失去亲人家属的正常要求,如何在疫情期间处理好这起突发事件,确实是极具难度。两位同志得知这一情况主动请缨参与这起特殊的调解工作,他们第一时间协助村干部对逝者家属进行安抚,并就丧葬事宜进行沟通,了解情况、听取诉求、提供一切便利。认真宣讲市委市政府防控疫情措施,反复阐明疫情当前丧事要从快从简。经过多方耐心细致的沟通,逝者家属被大家的诚恳态度所感动,表示理解和配合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决定一切从简,并给亲友打电话逐一通知不举办聚集性吊唁事宜,在外地的亲戚不再返回黄州。从而避免村民因白事聚集引发新的疫情,赢得了当地居民一致口碑。

他们是“临时搬运工”,不计酬劳,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疫”不容辞显担当——黄冈科技职业学院抗击疫情志愿者群英谱

电商传媒学院院长高睿和中职学院奚瑶作为90后年轻党员,在新冠肺炎爆发高峰期时候分别参与黄冈大别山医疗中心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隔离点的志愿工作。他们自带工具、自带防护用品、自带干粮,肩挑背扛、安装床铺、清洗地面。在短时间内和别的志愿者一道圆满完成任务。

“2月7日我本来在江夏区安山街道茶园村值班,刚好晚上下班回家得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将被征用为隔离点,需要大量志愿者,我当即就和父母说了我的想法,家里人非常同意我去参与隔离点的改造工作。”高睿同志现在谈起去武城的经过,还带着对家人的一片感激。通过前期联系,高睿得知工地紧缺工人,在去之前他通过电话邀约了四位热心快肠的民工一道自行驱车奔赴武城隔离改造点,他们在改造点加班加点,同其余工人一道三天之内完成了1000间宿舍的改造,新增了800个床位。

“我们回想起那几天的奋力争抢,完全没有时间的概念,总想着早一点完成,就能早一点收治病人”,两位年轻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在关键时刻,他们站出来了,体现了年轻一代应有的担当。

以上只是采撷黄冈科技职业学院部分党员和普通教职工参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剪影,还有更多的同志则是默默无闻奋战在各个地区、各条战线。他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是共产党员,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比起和病毒面对面博弈的医务工作者,他们也许真的微不足道,但他们就像是一面面无声而鲜亮的红旗,插在了一处处防疫堡垒上,他们用自己的初心与执着,打通抗疫胜利的方向。

咬定青山不放松,不破楼兰终不还!在我们黄科人的心中早就许下了“疫情不退,我不退”的铮铮誓言。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胜利终将属于中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