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武則天死前立了一塊無字碑,沒人知道緣由,毛主席一句話道出真相

這座唐朝最大的帝陵的正式名字是“唐高宗乾陵”。之後各朝官府都是以唐高宗陵寢的地位來對待、保管它的。而武則天只是以唐高宗皇后的身份,“附葬”在丈夫的身邊。如果遊客不是來之前就知道在這塊土地下面長眠著武則天,陵區內沒有一個標誌物宣告這是武則天的陵墓。

武則天死前立了一塊無字碑,沒人知道緣由,毛主席一句話道出真相

乾陵,位於陝西咸陽市乾縣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合葬陵,陵前並立著兩塊巨大的石碑,西側的一塊叫“述聖碑(或稱述聖紀碑)”,東側的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述聖碑”是武則天為高宗歌功頌德而立的碑,她還親自撰寫了5000餘字的碑文,黑漆碑面,字填金粉,光彩照人。東側就是武則天的無字碑。

無字碑是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鑿而成的是中國曆代群碑中的鉅製,給人以凝重厚實,渾然一體的美感。碑額未題碑名,只有碑首雕刻了八條螭龍,巧妙地纏繞在一起,鱗甲分明,筋骨裸露,靜中寓動,生氣勃勃。

碑的兩側有升龍圖,各有一條騰空飛舞的巨龍,線刻而成,龍騰若翔,栩栩如生。碑座陽面還有線刻的獅馬圖(或稱獅馬相鬥圖),其馬屈蹄俯首,溫順可愛;雄獅則昂首怒目,十分威嚴。碑上還有許多花草紋飾,線條精細流暢,因而這座無字碑歷來聞名遐邇。

武則天死前立了一塊無字碑,沒人知道緣由,毛主席一句話道出真相

無字碑上為何無字,民間出現了四種說法。第一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用以誇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達。

第二種說法認為,武則天立“無字碑”是因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還是不寫碑文為好。

第三種說法認為,武則天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立“無字碑”是聰明之舉,功過是非讓後人去評論,這是最好的辦法。因為武則天有可以肯定的地方,也有應該否定的地方。

第四種:為維護道家統治,防止儒家登臺,把儒生殺的血流成河,武則天知道歷史多數是儒家編寫,如果不立此碑,那一代女皇的名聲將徹底成黑。

武則天死前立了一塊無字碑,沒人知道緣由,毛主席一句話道出真相

​毛主席對無字碑有自己看法,並說了一段話:武則天有自知之明,她不讓在她碑上刻字。有人分析其本意是功德無量,書不勝書。其實,那是武則天認識到,一個人的功過是非,不應自己吹,還是由後人評論。想想武則天的性格,那種睥睨天下的君王,毛主席的說法更讓人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