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1 你所不了解的“心身疾病”

据统计,心内科门诊患者 40%以上合并心理问题;抑郁患者与非抑郁患者相比,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6倍。专家表示,目前临床常见的 “双心” 疾病患者,常伴有的精神症状包括抑郁\\慢性焦虑、 惊恐发作、创伤后应激障碍、睡眠障碍等。

胸闷胸痛哪般?

有研究显示,45%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符合抑郁的诊断标准。难以用躯体疾病解释的胸闷、胸痛为主诉的心内科病人中,60%有精神障碍或长期处于亚临床状态。专家介绍说,急性心梗由于打击来得太快,很多人心理上难以接受,加上对疾病了解不够,容易出现恐惧、失眠症状,患上焦虑症而他们心理方面的问题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心脏病的康复。

三个多月前,张先生突发心梗,医生为他做了心脏介入手术,下了支架。手术很成功,张先生也逐渐恢复了健康。可有一天,张先生听人说支架后过了若干年会闭塞,还是要搭桥,就感到非常紧张 当天晚上发生快房颤而看急诊。之后这种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还一直受胸闷胸痛、心悸乏力困扰,但做了两次冠脉造影复查和一次电生理检查,都没有发现有意义的病变。由于整晚睡不着,张先生的血压波动也很大。

后来,医生们考虑患者胸闷胸痛可能是由心理障碍引起,给予患者心理量表测试,结果表明患者有明显的焦虑抑郁,于是在给他的药中,专门加了抗焦虑的药物。张先生的情绪终于平静下来,两种 “心病” 都有了明显好转。

漫长病程折磨应重点排查

慢性心脏疾病患者,都是医院的常客,他们反复发病住院,发病时的痛苦,加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使得一些患者出现自杀倾向,觉得活着就是一种折磨,意志极度消沉。研究显示,心力衰竭合并抑郁障碍的发病率在住院患者中最高竟达到 70%。患有顽固性高血压、反复发作的心绞痛、心脏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脏起搏器及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难治性心力衰竭以及难以解释的心脏病症状的 7 类患者,应成为临床“双心”疾病的重点排查人群。

28 岁的小刘,因受凉后出现胸闷、心悸、左胸部刺痛不适,之后反复胸闷、心悸,多次就诊住院,诊断为“慢性病毒性心肌炎” 。由于听说慢性病毒性心肌炎要根治很难,可能会演变成心衰,这使他感到非常害怕和恐惧,脑子里一直在不停的想:“我要死了,我要死了”,“病”得也似乎更重了。

后来,医生首先安慰他,告诉他他的病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让他解除思想负担放松紧张情绪。由于患者十几天没有很好睡觉,医生又给予充分镇静睡眠,同时调整治疗方向,重点给予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两周后患者症状得到很好缓解,一月后症状得到充分控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