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2 散文:父親的算盤情結

散文:父親的算盤情結

拍攝於八十年代父親退休前夕工作情景及獎狀的老照片,讓我回味父親的算盤人生。父親一生從事財會工作,與算盤“紮紮實實”打交道,那時算盤無限風光,只要是工作場所就離不開算盤,在父親心裡,當年社會求職謀生,必須寫好一手毛筆字,打好一手好算盤,話雖有失偏頗,但珠算是父親一門養家餬口的技能。父親對算盤有莫名的情結,雖然當年採用簡陋傳統的手工記賬,在一把算盤、一盒科目章上記賬算賬,用粒粒珠算、串串數據,編寫一名會計員的心曲。

我記憶裡定格這樣一幅畫面——每當月終歲末分外忙,父親總是匆匆回家,他鼻樑上架著一副老花鏡,手臂戴著一副藍袖套,右手提著裝賬本的布袋,左腋夾著一把算盤,活脫脫的老會計範兒。多少個夜晚,窗外漫天星星閃爍,父親獨自坐在燈下埋頭邊打算盤邊記賬翻賬,算盤隨手指拔弄,珠子上下翻騰疾走,碰擊聲聲入耳,數據在算盤間忽隱忽現中變換,似爆米花般蹦出盤面。準確數字定格在眼前,算盤為父親填制一張憑證、登記一筆賬簿、編制一份報表提供可靠數據,這是父親依規依訣與算盤馳騁在數字沙場,在精打細算中練就嫻熟的珠算技能而且欲罷不能。

光陰荏苒,隨著會計電腦軟件問世,傳統的手工帳逐漸淘汰,算盤也遭受牽連備受冷落,最終黯然離去。只需點擊鼠標、敲打鍵盤,會計資料準確快捷在電腦中自動彙總、結轉、製表。算盤與電腦相比確實遜色許多,可那些習慣用設定程序記賬的這一代財會人員,怎能感受撥打算盤將無窮數字掌控於算盤經緯間的神奇與快樂;怎能感受“三下五去二”那朗朗上口、韻味無窮的珠算口訣聲,盡顯獨特精深的數理內涵;怎能感受月終年終算賬算盤大顯身手的時刻,父輩那代財會人員,伸胳膊捲袖子打起算盤那種運籌帷幄的滿足感與成就感。月終年終核算那是個值得父親懷念的日子,完全依靠算盤這個工具,考驗一個人的算盤基本功,完成一項細緻繁瑣的算賬,算盤確實功不可沒。在結算決算到了最後攸關的時刻,成敗與否牽動著父親的心。當稍一疏忽打錯算盤導致賬賬、帳表、賬實不平時,就得從頭做起查找錯賬;當在算盤核對完全準確無誤時,父親那份快樂的心情溢於言表。

散文:父親的算盤情結

一把邊角裝飾如意形薄銅片的木質算盤,身經百戰,陪伴著父親度過了人生最為寶貴的年華。憑著嫻熟的珠算技能,父親幹起活來總是遊刃有餘,穩操勝算;憑著正直的為人處事,父親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尊重;憑著出色的工作能力,父親於1983年被汕頭市府評為會計先進工作者…… 算盤珠子記錄著父親職業生涯的點點滴滴,聲聲訴說著父親的喜悅和憂愁,日子伴著盤珠上的指尖縫裡悄然流逝,轉眼間父親到了退休年齡,一生的摯友――算盤的使命才最後終結。

算盤啊算盤,多年來與你相伴一朝離去,父親的心裡好像丟失了什麼,心頭充滿無限惆悵。時過境遷人不再,退休己30多年的父親內心始終一份珠算情結,至今還十分懷念發明算盤的祖先,沒有算盤依靠筆算,不知要花費多少紙張和腦筋,更不知要花費多少寶貴的時間啊;至今還保存著那把跟隨他大半輩子的舊算盤,儘管漆黑髮亮的珠子早已褪色。人生中總有一些東西難以割捨,無論貴賤尊卑,珍藏於心的人來說卻是無比珍貴,就像算盤仍與父親如影相隨,就像算盤在父親心中無法取代的地位。

寫到這裡,我猛然意識到在算盤完成歷史使命,淡出大眾視線的今天,盤踞父親內心深處的算盤,只留下不捨的情感記憶,留下剪不斷的絲絲情結。

散文:父親的算盤情結

(圖片來自於網絡)

顧問:朱鷹、鄒開歧

主編:姚小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