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女兒的手擀麵

散文:女兒的手擀麵

寫下這個標題緣自一個人——我的姥姥。直到現在雖是半生已過,可姥姥給予我那二十幾年的愛和教誨始終溫暖著我甚至綿延到我的後半生。

月前的一天,放假在家的女兒想吃手擀麵,我想這個要求並不高,就爽快地答應了。

說實話,平日裡吃麵條都是懶省事,去壓麵店買幾塊錢現成的打點滷了事,吃多了,別說女兒還想吃,我也覺得厭煩了,多天未吃手擀麵了,換換花樣也不錯。

期間,我長了個心眼:何不讓女兒學學?

於是,我把女兒叫到廚房,讓她看我怎樣和麵,倒多少水軟硬什麼程度,最後告訴她和麵的三個要領,也就是所說的“三光”。

散文:女兒的手擀麵

女兒聽說和麵還講啥“三光”,咯咯笑了,說“媽媽,和麵也這樣講究呢?”我一本正經告訴她說:“這是我的姥姥也即你的太姥姥傳授下來的經驗,聽我的,不會錯”。

接著,我煞有介事的又給跟女兒講:“不僅要把面和成團,還有做到面光,手光,盆光。”女兒也聽的一臉認真:“哦,這就是三光啊。”

麵糰放在光滑的盆裡,拿一塊白布蓋在上面,醒面的當空開始切菜打滷,香味隨著咕嘟慢燉的小火彌散了整個廚房。

等面醒好後,在手裡揉了又揉,經反覆柔和後,光滑的像極了嬰兒肌膚。

然後,擀麵杖拿在手裡從麵糰的中央向外擀,慢慢的擀成圓形厚薄均勻的大面丕,再把面纏在擀麵杖上捲起來,雙手推出再收回,如此來回反覆嫻熟的動作一氣呵成。

散文:女兒的手擀麵

女兒痴痴地看著我操作,那認真的小模樣,好可愛的。我笑了笑說:“最關鍵的,用在擀麵杖上的整體力道,一定要均勻,否則會一塊厚一塊薄。”

女兒嗯嗯地點頭說:“媽,我記住了。”

這時候,我似乎又穿越時空看見姥姥就站在我旁邊,悉心指導我。

八歲那年姥姥對我說:“女孩兒家長大了要嫁人過日子,學會做飯才不會被餓著。”

那個時候貪玩,其實是不想幹活的,表現的有點極其不情願,說白了,是被她強迫學習做各種飯菜。姥姥一生不識字卻通曉大理,勤勞質樸。

在她守舊的思想裡,女兒家應該把家務做好,伺候好一家老小才是根本。

散文:女兒的手擀麵

或許正是她的這種思想潛移默化了我,成年之後在我對女人理想化的認知裡,“女人不僅要上得廳堂,更能下得了廚房”,姥姥當時的教誨正是成就了我認知的下半部分。

已近中午時分,女兒探頭探腦走進廚房,有點著急地說:“媽媽,手擀麵做好沒?我餓了。”

此時,滷已打好,鍋裡的水也已接近沸騰,手中的面也擀的厚薄剛好,於是,將擀好的面折疊起來,刀在我的手中快速運動,手起刀落,刀刀利索,切好的面整齊的碼在案板上。

“咱們今兒吃韭葉面。”我對女兒說。“咦,什麼是韭葉面?”女兒一臉茫然。我笑了說:“你看這面切的寬度是不是和咱家種的韭菜差不多啊。”

女兒抿嘴一笑恍然大悟,連聲說:“像,很像,巧媽媽。”隨後,我藉機又給女兒傳授了寬麵條、斜葉面、細爐面絲的切法,愛好廚藝的女兒聽的頻頻點頭,看得出,她很高興。

鍋開水滾,將切好的面下鍋。麵條隨著水翻滾著一會兒翻到下面,一會兒又沉到鍋底。

散文:女兒的手擀麵

約莫三五分外,麵條煮熟,出鍋。撈在碗裡後,先澆上滷,然後就上黃瓜辣椒小菜以及自己醃的糖蒜下飯,就這樣樸素的手擀麵也成就了活色生香的美味佳餚。

生命似一趟前行的列車,人有上有下,有些人只能陪伴你走一程,但有人卻可以傾其所有,把愛傳遞給你,給你眾多教誨讓你獲益匪淺,受教終身。

這裡,有我們的親人、愛人,有朋友有知己,就像我的姥姥,她對我的寵愛裡包含有理性有長遠,任時光匆匆流逝,但愛永恆。

我一直在深深懷念她老人家,並將我一生所學傳授給我的女兒。

這就是傳承,中華文化,中華文明,包括孝道的傳承,更是一個家庭中一代人對另一代人愛的延續,永永遠遠,生生不息。

散文:女兒的手擀麵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