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0 晴雯被撵,宝玉为什么不向贾母求救

点击右上角,关注“苏小妮”

晴雯被撵,宝玉为什么不向贾母求救

晴雯是什么样子的一个人,我们来看看贾母和王夫人对她的全面评价。

话说两个尼姑领了芳官等去后,王夫人便往贾母处来省晨,见贾母喜欢,便趁便回道:“宝玉屋里有个晴雯,那个丫头也大了,而且一年之间,病不离身,我常见他比别人分外淘气,也懒,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下去了。若养好了也不用叫他进来,就赏他家配人去也罢了。”

在王夫人眼里,晴雯一堆毛病,淘气,懒,都是伺候主子的严重问题,尽管如此,王夫人在贾母面前还不敢拿这些毛病作为理由来打发晴雯,而是说她得了女儿痨,所以才赶她,并且一次性把话说死,养好了也不用叫她进来了。王夫人跟贾母的这一番话,软中带硬,表明了自己的决心:打死也不要晴雯了。

贾母听了,点头道:“这倒是正理,我也正想着如此呢。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怎么就这样起来。我的意思这些丫头的模样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谁知变了。”

晴雯被撵,宝玉为什么不向贾母求救

在王夫人眼里一身毛病的晴雯,在贾母眼里却有三样好:模样、言谈和针线。长得好看,说话伶俐,手工了得。也就是说晴雯要貌有貌,要才有才,才貌双全,简直就是个完人。所以《红楼梦》中,宝玉在太虚幻境,见到“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的第一人就是晴雯,所以老有人讨论老太太究竟是选的袭人还是晴雯,又副册的名单和贾母的话正好是相应对上了。

我们再来看看王夫人怎么说?王夫人看到贾母的态度,其实是尴尬的,但她少不得要为自己辩解辩解。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挑中的人原不错。只怕他命里没造化,所以得了这个病。俗语又说,‘女大十八变’。况且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老太太还有什么不曾经验过的。三年前我也就留心这件事。先只取中了他,我便留心。冷眼看去,他色色虽比人强,只是不大沉重。若说沉重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虽说贤妻美妾,然也要性情和顺举止沉重的更好些。就是袭人模样虽比晴雯略次一等,然放在房里,也算得一二等的了。况且行事大方,心地老实,这几年来,从未逢迎着宝玉淘气。凡宝玉十分胡闹的事,他只有死劝的。因此品择了二年,一点不错了,我就悄悄的把他丫头的月分钱止住,我的月分银子里批出二两银子来给他。不过使他自己知道越发小心学好之意。且不明说者,一则宝玉年纪尚小,老爷知道了又恐说耽误了书,二则宝玉再自为已是跟前的人不敢劝他说他,反倒纵性起来。所以直到今日才回明老太太。”

晴雯被撵,宝玉为什么不向贾母求救

好一个“有本事的人,未免就有些调歪。”这是一棍子打倒一大片啊,王夫人对其他人诸如像芳官等的态度,也是这样吧。而且在这里,王夫人明确告诉贾母,她已经先宰后奏了,早已经把袭人安排好,即使是贾母想要改也是不可能的了。谁说王夫人在贾母面前是那个老老实实的儿媳妇?她才不是呢?她只不过不像王熙凤那样显山露水、锋芒毕露罢了。

贾母听了,笑道:“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袭人本来从小儿不言不语,我只说他是没嘴的葫芦。既是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

既然王夫伸就作出了决定,贾母岂有因为一个丫头去跟儿媳妇闹翻的?更何况儿女婚姻之事在父母之命,祖母只作参考,所以有人问,晴雯被王夫人赶了出去,宝玉为什么不向贾母求救,不是不求救,而是宝玉深知,求也没用,不如不求。

晴雯被撵,宝玉为什么不向贾母求救

而袭人在王夫人眼里,行事大方,心地老实,不逢迎宝玉淘气,碰到宝玉胡闹时,他只有死劝的。我们知道,袭人不仅在宝玉面前劝,而且“劝”到了王夫人那里,把自己劝的决心传递给了王夫人。而在王夫人眼里,晴雯恰恰是那个陪着宝玉胡闹的人,不赶她走才怪。

而在贾母眼里,袭人是个“没嘴的葫芦”,粗粗笨笨的。但是,王夫人定了,“岂有大错误的”。这话很有意思,贾母没有说既然你深知,那必是妥妥的。而是说岂有大错误的。言下之意,有没有错你去想,贾母的潜台词是:在我眼中的袭人是这个样子的。她是从服侍我处被派去服侍宝玉的,我对她还不如你了解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