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4 别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的大脑发育!

别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的大脑发育!

曾经,我们一度认为——孩子的智力是天生的,与后天无关,真的是这样吗?

01 面无表情实验

在儿童情绪管理的课堂上老师给大家看了一个视频——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Dr.Edward Tronick做的著名的面无表情实验(still-face experiement)。

整个实验分三步进行。

  • 01 积极互动

妈妈与宝宝(一岁左右)积极互动,妈妈有爱,宝宝可爱,很温暖的画面。

  • 02 面无表情

妈妈扭过头去,然后被要求面无表情地回头面对孩子,而且2分钟之内,不管孩子做出什么样的举动,妈妈都不能有任何反应。

视频中可以看到在妈妈回头的那一瞬间,孩子就捕捉到了妈妈表情的变化。孩子用尽各种方法想引起妈妈的回应,可是妈妈始终无动于衷,直到最后,孩子的情绪崩溃了,哇哇大哭起来。

  • 03 恢复正常

看到孩子情绪崩溃,妈妈赶快恢复到之前的正常状态,与孩子积极互动,孩子也很快投入到了与妈妈的欢声笑语中。

别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的大脑发育!

02 不同互动模式对孩子的影响

Dr.Edward Tronick总结说,孩子对外界的交流和刺激非常敏感,而并非我们认为的——婴幼儿没有社交能力。

而且,不同的互动模式会对孩子的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

1. 积极健康的互动,可以促进孩子大脑中沟通与社交能力的发展。

2. 短暂的没有回应,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影响,可以在健康互动后恢复正常。

3. 长期的没有回应,比如产后抑郁的妈妈,会影响孩子大脑的发育,孩子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都会有一定的发展障碍。

别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的大脑发育!

03 自我反省

看到这个实验结果,我不禁心里咯噔一下,我们有多少次在自己心情不佳的情况下,看孩子不顺眼、拒绝孩子的一切要求,甚至对孩子大喊大叫?

虽然我是学过一些育儿知识的,但我也是人,也会有因为自己不开心而对孩子不友好的情况。

  • 频繁吃手

每次长时间不看书我就会有一种莫名的焦虑感,前段时间心情一直不太美丽,明显感觉到对添添缺乏耐心。之前可以接受的行为,现在变得不可接受了;之前可以柔声细语地去安慰他、接纳他的情绪,现在变得像个后妈一样,动不动就大吼大叫。

我对添添的态度,使添添变得缺乏安全感——开始频繁吃手。虽然我知道,添添的这种行为是因我而起,可仍然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一次次直接批评、说教,甚至威胁。

可想而知,添添吃手的行为只增不减。

别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的大脑发育!

  • 调整自己

直到有一天,要出去旅游,准备找一本书带上,我随手拿起了尹建莉老师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2:自由的孩子最自觉》。

在腰封上看到了马伊俐的推荐语。

跟尹建莉老师求教过孩子咬指甲的问题,尹老师说这是孩子偶尔紧张的表现,你越在意越批评,他越停不下来。给他保留这个发泄紧张和压力的渠道吧。照做了,果然好了!真心喜欢尹老师的方式!

这不正是现在的我所需要的吗?虽然很早之前就知道这个方法,但是现在心浮气躁的我已经完全做不到了!看来我需要重新修炼一下了,于是毫不犹豫地带上了这本书。

趁添午睡的时间,我翻了几页。虽然书看得并不多,但是又找回了那种久违的亲切感,心情慢慢平静了下来。

等添醒来,我已经基本恢复到往日的正常了。不再动不动就“河东狮吼”,添添再吃手的时候,我虽然还不能特别平静地接受,但是也基本上能克制住自己,不再去针对这个事情展开教育了。我不断提醒自己——忍住,给孩子留住这个发泄紧张和压力的方式吧!

别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的大脑发育!

  • 孩子的状态因家长而改变

都说“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有问题了,要去改原件”。果然如此,随着我的改变,添添的状态也很快好了起来,吃手的频率明显降低。

现在偶尔也会吃一下,但是我已经能够完全做到心平气和地接受了。有时候会当没看见,并不去制止他;有时候会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他把手从嘴里拿出来。总之,不再因为这件事情而发生不愉快。

别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的大脑发育!

End

还是那句话,爱孩子的前提是照顾好自己。不要让你的坏脾气影响了孩子大脑的发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