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09 郑州姑娘20岁接手黄花菜店 成行内最年轻“老人” 今年却不敢囤货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 吴军 实习生 张晶晶 文/图

这次,估计黄花菜是真的“凉”了。

眼下正是黄花菜采摘的季节,也是批发商开始大量收购、囤货之际,可是,今年,郑州信基调味食品城的部分批发商选择了观望。

原来,去年还卖28元左右一斤的黄花菜,今年跌至21元,甚至,上周,还有商户抛出了16元一斤的超低价。

这种超低的价格,到年底旺季时能卖上什么价?这时大批量囤货,年底会不会赔钱?种种思虑,让批发商们不敢冒然投资。

郑州姑娘20岁接手黄花菜店 成行内最年轻“老人” 今年却不敢囤货

故事:

黄花菜采摘季,怀孕7个月的“批二代”从早忙到晚

7月9日早上7点多,位于郑州市江山路的信基调味食品城已是一片热闹景象。

侯丹早早来到了市场,她没吃早饭,也没去店里,而是先去了仓库查看。

这事如果放在以前,对于侯丹来说根本不算啥,她最大的资本就是年轻。17岁就进入了这一行,如今干了8年多,都成了业内最年轻的“老人”了,也才25岁。

可今年不同往年的是,她已怀有7个月的身孕,大大的肚子让她看起来略显笨重。

“我不能休息啊。你看,这电话一个接一个的,我怕他们(指小工)说不明白。”侯丹边接电话,边忙里偷闲跟记者解释。

眼下正是黄花菜采摘的旺季,侯丹的父母正在陕西大荔的产区忙着收购,她老公则去了外地别的产区打探行情,留下她带着两个小工在店里和仓库之间来回奔波,一会儿收货,一会儿发货。

算起来,侯丹算是“批二代”。她父母做黄花菜批发已有20多年,她2011年高中毕业后即进入了这个行业。

“做黄花菜的,无论是产区的还是批发行业的,我是年龄最小的。”侯丹说,因为这,大家都习惯了叫她“小妮”。

可别小看这个“小妮”,2011年入行,2013年,刚满20岁,她父母就把信基调味食品城的店交给了她,双双去了产区专门做收购。

如今,店里每年进多少货、进什么货、囤多少货等,都由她决定。

郑州姑娘20岁接手黄花菜店 成行内最年轻“老人” 今年却不敢囤货

价格:

去年每斤最高28元,今年最低16元

但今年,一向大刀阔斧的侯丹有些犹豫了。

每年六七月份,都是黄花菜的采摘季,也是批发商们的收货季。

去年时,黄花菜的批发价普遍在每斤25元至28元,今年则掉到了21元至23元,甚至,上周,有市场传言,每斤最低可按16元批。

侯丹说,黄花菜行业和大料行业不一样,后者的价格忽高忽低可能会有炒作的嫌疑,但黄花菜全靠人工采摘,人工成本特别高,价格涨跌一两元就算行业内的大事,今年一下子跌了六七块钱,特别让人心里不安。

据了解,作为亚洲最大的调味品专业批发市场,郑州信基调味食品城目前共有1000多家经营干调的商户,其中有15家左右专门做黄花菜批发。

河南商报记者在走访时获悉,今年的黄花菜自6月中旬开始采摘以来,价格就一路下跌,刚开始还卖300多元一包(12斤),后来降至300元,再降至280多元,7月9日又降至265元。

同样在信基调味食品城做黄花菜批发的樊满良称,黄花菜涨价,也就是这几年的事。

上个世纪90年代,樊满良刚进入这一行时,每斤黄花菜的售价只有两三块钱;到了2000年左右,涨到了10块钱以上;2015年,突然暴涨到了20多元。最近几年,也一直稳定在这个价位。

只不过,今年的价格下跌得有点出人意料。

郑州姑娘20岁接手黄花菜店 成行内最年轻“老人” 今年却不敢囤货

溯因:

产区和种植面积都在大幅增加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今年黄花菜价格大跌?

侯丹认为,产区增加是主要原因。以前中国产黄花菜的就三个省份:甘肃、湖南和陕西。但自2017年开始,全国各地增加了若干个小产区,像河南的南阳、驻马店、新乡,陕西的西安等,都是这两年新增加的产区。

樊满良称,前几年黄花菜价格大幅上涨,让种植户看到了有利可图,导致这几年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就拿他老家陕西大荔来说,以前黄花菜种植面积只有1万多亩,今年统计的则有2万多亩。而全国的黄花菜种植面积增加了有三分之一左右。

田晓亮2008年开始做黄花菜生意,目前除了在信基调味食品城开有店,在山东还有一家店。

他认为,今年黄花菜的价格下跌,和天气好也有一定关系。

“天气好,黄花菜长得快,采摘的质量也高,产量就会高。”田晓亮称,每年采摘时,前期的质量一般都比后期的好,价格也会稍高,到了后期,价格就会下降。

此外,几位批发商都提到了小商贩的增多。

“小产区的商贩把收购上来的黄花菜,直接卖给了零售商,甩开了我们这些批发商。”侯丹认为,中间环节减少,也会导致价格下跌。

田晓亮称,原来种植户都是自己采摘完,再杀青、蒸煮、晾晒,然后再统一卖给前来收购的小商贩,然后由小商贩再卖给批发商等。而今年的情况则是,小商贩直接收购种植户采摘完的鲜菜,然后拉回去自己杀青、蒸煮等,这样收上来的价格更低,自己的利润更大。

“这样的小商贩,今年光大荔就有1000多家。”樊满良说。

影响:

去年囤货200吨,今年只收了50吨

价格的一路下跌,让批发商们在囤货时有些犹豫。

侯丹店里黄花菜每年的走量大约在500吨左右。往年时,她都会在采摘季准备500万元资金,囤200吨左右的货,但今年,只囤了50吨。

“目前产区只采摘了一半,还有一半没采摘,我觉得等通货下来了,价格还会掉。现在不敢囤。”侯丹说,囤货需要租冷库,囤200吨的货,两个月就得5万元。如果利润和支出不对等的话,就没法囤。

田晓亮也提到了种植户的投入和产出问题。

他说,黄花菜之所以这几年价格大涨,是因为和小麦等农作物相比,它的经济价值更大。

种黄花菜很省事,只要种下去,从第三年开始,可以连续6至10年有收成,而且不用打农药,只要施施肥,到每年六七月份时,可连续采摘30天至40天。一亩地一年可产鲜菜2000斤左右,六七斤鲜菜可制成一斤干菜,一亩地可出干菜300至400斤,一斤按20元卖,一亩地收成就是6000元至8000元。

但田晓亮同时称,黄花菜的采摘只能靠人工,不能用机器,而且黄花菜长得很快,头一天刚采摘完,第二天新的又长起来了,还得继续采,否则就不能要了,所以,一亩地得两个人才能及时采完,这也是导致前些年的种植面积不太高的原因之一。

变化:

批发商向产区转移,瞄上产销一条龙

批发商的生意不好做了,怎么办?

侯丹说,有一部分批发商现在正向产区转移,比如她父母。

“在产区,不用交房租等费用,不用担心客户流失,价格低了大不了我不卖,反正有冷库。”侯丹说,这几年,她父母感觉挣同样多的钱,做产区要比在批发市场做轻松很多。

而她的店,也因为父母在产区,自己可以赊账,也可以拿到更好的货,才维持到现在。

樊满良走的也是“产销一条龙”的路子。

不过,上个世纪90年代至2010年,他一直在产区做代办代收,主要给全国各地的批发商供货。2010年开始,他一边做产区,一边在批发市场开店。如今,他卖的黄花菜,从收购到杀青、蒸煮、晾晒再到销售,全是自己人在做。

前几年,他还为自己的黄花菜专门申请了商标。

“有产区,有厂子,有品牌,客户才会更信任你。”樊满良说,

小贴士:

河南也有黄花菜原产地保护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忘忧草。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清热、利湿、消食、明目、安神等功效。

2008年2月28日,国家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淮阳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8年第13号)》发布,准予对河南

省淮阳县所属城关镇、冯塘乡、刘振屯乡、临蔡镇等1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所产的淮阳黄花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