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侯耀华最后一个拜入常宝华门下,却自称认识最早,要当大师兄,这在相声届合不合规矩?

震撼心灵的书单


侯耀华就是一个规矩的破坏者。插手遗产、当大师兄、替父清理门户、开除郝爱民、替侯耀文清理门户,哪一件是守规矩的?弄个女徒弟送个包还是假的,泡妞都不守规矩。



相声门中,历来的规矩就是入门,早为大师兄。著名的例子就是李伯祥,小高英培十岁,但入门早几个月。高英培喊了一辈子李伯祥师哥。苏文茂小常宝堃六岁,比常宝堃的几个弟弟岁数都大。但还是师父师叔分得清清楚楚,师父去世后孝顺师娘如儿子一般。

辈分其实就是人伦,乱辈分如乱人伦。以他的能力,相声是说不了的,但是相声大师的名头,他是很乐意接受的。以侯氏相声掌门人的身份自居,也是他常干的事儿。


没有了假药广告的收入,只好利用花边新闻、绯闻、整顿门户等等来炒作自己。近来又频频参与各项相声活动。对付郭德纲,无非就是利用郭德纲的热度来炒作自己。本来与侯耀华八竿子打不着的各路徒弟家谱也都成了他的利用对象。

侯耀华的存在,对于娱乐界来说,只能是笑料一枚。因为他不属于相声界,他也不是相声演员,虽然他自认为是相声大师。


小智摄影文学


去年常宝华老先生去世时,作为“曾经”大徒弟的牛群并未出现在其葬礼上,死者为大,又是授业恩师,有什么理由拒绝出席和恩师最后一别的葬礼呢。

说到底就是因为牛群当了二十多年常宝华的大徒弟,却在侯耀华拜师常必须屈居老二之位。相声界的许多传统和规矩,被一群为老不尊的“艺术家”彻底玩坏了。

拜师仪式上牛群也出现了,笑容很尴尬,知道侯耀华要拜师、却不知道自己要退居“二线”。人生最懵逼的事情就是在你混得连狗都要欺负的时候,最熟悉的人在你伤口上撒了把盐。

那种时刻估计牛群内心只有一种感受:憋气!即使在香港古惑仔世界里,也得讲究个先来后到,何况一个百余年历史的传统曲艺,居然为了利益交换,什么规矩什么传统,通通滚蛋,剩下只有拜师喜庆场面下的污气熏天。

如果不是牛群,而是冯巩,或者姜昆,或者郭德纲,或者牛群还是在上世纪末的牛群,能上演这出“退位让贤”的丑剧吗?归根结底就是牛群混得不好,没给师父长脸。又有侯门余辉照耀下的侯耀华上门求师,一拍即合。

只能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仅此而已。在有了“门户”之后,侯耀华随即批量收了二十几位徒弟,声势浩大。

而实际上,侯耀华几乎没说过什么相声,仅有的几段还是在侯耀文在世时表演的,甚至被亲弟弟侯耀文评价为:你的相声朗诵得真好!也许是玩笑话,只不过玩笑话却戳中了侯耀华的软肋。

正如郭德纲所说:如果你让一个人去唱京剧、去表演武术,他会觉得自己干不了。唯独你让他去说相声,他心里会咯噔一下,你也会说话、我也会说话,说相声无非就是换个地方说话,无非就背背台词、穿上西装到台上说,有何难?

相声这行说难干也真难,说学逗唱要样样精通,要勤学苦练。说好干也挺好蒙事,从小耳濡目染,即使没正儿八经学过,也能说几段让人笑的段子,也能上台表演,但效果却不是那么回事。

侯耀华就是属于这类相声演员,从小家庭熏陶,也主持过电视综艺节目,演过小品,干过影视,穿上西装或大褂也能说小段相声。但真称不上相声演员,更成不了相声艺术家。却能被常宝华收为徒弟、还是“首席”大徒弟,让牛群情何以堪、相声界规矩情何以堪。


岑詮


看了看常宝华的那些徒弟,还别说侯耀华真的有这底气当顶门大弟子。


在百科上,常宝华的弟子大约有这么几位:牛群、赵福玉、包春、杨鲁平、杨子春、冯翊纲、宋少卿、侯耀华。


除了侯耀华,最有名的就是牛群了。

牛群和冯巩搭档说相声那些年,可谓如日中天,地位相当于今天的郭德纲。


但是牛群对自己的定位很模糊,主业之外玩了很多副业,玩的比价好的是摄影,玩砸了的是当副县长。


在他事业最红火的时候,和冯巩拜拜,去蒙县当了一任副县长,但是从政和说相声还是不一样的,他的县老爷当的很憋屈,后来又回到娱乐圈,但是冯巩还是当年的冯巩,牛群却不再是当年的牛群了。


他再也回不到昔日的风光岁月了。


他娱乐圈的资源还在,曾经和赵本山宋丹丹上过春晚,但是人们只记住了赵本山和宋丹丹,他自己把自己玩残了,怨不得别人。


过气的牛群当然无法和侯二爷挣大师兄的地位了。

赵福玉当年和牛群短期搭档过,给牛群捧哏,在相声圈资源不多。


包春甚至在网上连他的资料都找不到,算是小透明,这俩和侯二爷争门长基本没戏。


杨鲁平、杨子春一个在南京一个在广州,在当地混的不错,但是对于相声的核心地带的京津圈,他们基本也没有啥影响力。


最后冯翊纲、宋少卿是台湾同胞,相声圈里的纷争他们基本没啥关系,不管谁当大师兄,他们都是那个搬着小板凳在旁边鼓掌的。


所以看下来,好像除了牛群,最晚入门的侯二爷如果想当大师兄,是能轻轻松松当上的。


而牛群大约也不会和他挣这个门长的位子吧。


其实我觉得侯二爷当门长也不错,他一身本事,只有当上门长才能够以身作则的教育师弟们,怎么卖药,怎么教那些又美丽又风流,又年轻又漂泊,又勾勾又丢丢的女孩子爱上相声。

============

文/ 薛白袍

薛白袍


由于最近常宝华老先生的逝世,侯耀华作为大徒弟参加了师傅的追悼会,而他们这段颇为争议的师徒关系又再次被提及。

侯耀华63岁拜入了常宝华门下,也算是高龄学徒了吧!只是本该是小师弟的他,却破格升为大师兄,这让本该是大师兄的牛群也彻底失了脸面,从此和常宝华也算是面和心不和了,自古曲艺门最重辈分和排位,只是这高龄学徒是拿岁数来撑了大师兄的门脸吗?



其实不然,常宝华看在侯宝林相声大师的面子,破格收了侯耀华作为大徒弟,既给足了侯宝林的脸面,又提升了自己的地位,但是谁也没想到侯耀华虽是名门之子,但是却不干名门该干的事,相声不但没什么成就,反而和自己的女徒弟不清不楚,真是让常宝华看了都想打人的举动啊!


不过自己选择的徒弟,怕是哭着也要教下去吧!


娱乐昕说


今天,常宝华老师逝世,一路走好!

相声界的“大师兄”并不是按照年龄来排序,而是按照入门顺序来排列。在相声界,每一代只有一位大师兄,也称作门长,是那一代入门最早的才成为大师兄,并不是每一个老师的大徒弟都能称为大师兄,七代“大师兄”分别为:

第一代自不用说,是张三禄,只有他一人;

第二代就是朱绍文,也算是相声界的祖师爷;

第三代有字辈,为“贫有本”(艺名),是朱绍文的大弟子;

第四代德字辈,为裕德隆,是富有根的大弟子;

第五代寿字辈,为张寿臣,是焦德海的大弟子;

第六代宝字辈,为赵佩茹(宝琛),是焦寿海(焦德海之子、范瑞亭徒弟)大弟子;

第七代文字辈,为赵心敏,是李洁尘的大弟子。

常宝华是相声第六代弟子,其师父是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其弟子有牛群、赵福玉、包常春、杨鲁平、杨子春、冯翊纲、宋少卿、侯耀华。侯耀华拜入常宝华老师门下,即为第七代,而第七代的“大师兄”是赵心敏老师,如果论年龄,比侯耀华大二十多岁。


楚邾


常宝华的弟子包括这几位:牛群、赵福玉、包春、杨鲁平、杨子春、冯翊纲、宋少卿、侯耀华。最出名的就是牛群和候耀华,牛群依靠扎实的嘴上功夫和创作能力扬名立万,却因为踄足官场而沉寂江湖,候耀华凭借父辈打下的荣耀畅玩世界笑傲江湖!

侯耀华出身于相声世家,父亲是大名鼎鼎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是相声界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解放前就是相声表演界的明星艺人,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是他老人家把侯氏相声开宗立派。侯耀文是候派相声里最出色的名家。但侯耀华本人刚开始并不是说相声的,父亲说相声母亲唱京剧。侯耀华从小就对舞台充满了神往,可他最初的向往却并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父亲希望家里能出个科学家。但是候耀华老师还是坚持在艺术舞台上,在主持表演话剧综艺各个领域百花齐放。

63岁拜师常宝华老师摇身一变成为了相声大师,凭借父辈的江湖名声开始收徒弟,一时间风光无限。只是本该是师弟的他,却破格升为大师兄,自古以来曲艺一行最讲究辈份和排位。这让原来一直做为大师兄的牛群颜面扫地。从此和常宝华老师心生芥蒂!候耀华在弟弟候耀文去世后因为遗产问题与侄辈几乎对博公堂,和相声新势力郭德纲直接反目成仇。此后因为各种代言、收“女徒弟”、买假包.、屡屡登上热搜,惹得大家议论纷纷。侯耀华也名声受损。

按理来说候耀华出身艺术世家,从小到大受家庭艺术熏陶,曾经主持过电视综艺节目,演过小品,干过影视,说过相声。但是在相声同行中想成为一个真正的相声艺术家。即使贵为常宝华“首席”大徒弟,但在相声门中,还是不能让同行的人心服口服的!


风光亥卯未


这个事情,要从侯宝林大师聊起。


侯宝林大师是相声界当之无愧的泰山北斗,解放前就曾经以一己之力,第一次让相声成为「大轴」(最后一个表演的节目),提高了相声在整个曲艺界的水平。解放后,更是积极投身到相声改革中去,在其他曲艺形式都渐渐走衰的时候,相声反而越来越繁荣。

他也获得了极高的社会地位,堪称一辈相声演员中,最耀眼的一颗巨星。侯氏相声,也就成为了相声界如少林武当一样的名门正派。


而对侯宝林大师的继承,也主要分成了两个脉络:一个是血缘这一脉,一个是业务和行政职务这一脉。

郭德纲作为侯耀文的弟子,在师傅去世之后,要站出来为师傅料理家务事同时侯家的一位孙子侯震也在德云社,郭德纲每次介绍他时,总要强调他是侯家掌门长子的地位,这些也不外乎证明,他要从血缘一脉来表示自己是侯门的一位继承人。


其实也不只是相声界,在别的领域,这种后入门的弟子反为大师兄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著名的像晚清的大佬曾国藩与李鸿章,在李鸿章为曾国藩所写的挽联上,他就明明白白的写道:

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

李鸿章拜曾国藩为师,但是比李鸿章更早入门的,大有人在。他的亲哥哥李翰章,就比他更早成为曾国藩的弟子。但因为李鸿章后来的爵位、官职、影响力,李鸿章也就以曾国藩门下的大弟子自居,大家也愿意承认。


包括马季先生,作为侯宝林大师的弟子,姜昆作为马季先生的弟子,他们都不是最早入门,但是都被看作同一代师兄弟中最有话语权的人物。究其原因,固然自己的业务能力,更主要是在同一辈相声演员中,拥有最高的影响力和行政职务。


这也是新的时代相声界的一个缩影,旧时代的师徒门派的秩序在或多或少的延续,但同时以职务来区分地位的观念也被认同,这样的一个双轨制并行,才造成了一些错位。


但不论从哪个方面来看。侯耀华都不可能作为大师兄,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根本没有相声的业务能力。


说一千道一万,不论你的级别多高,不论你的影响力多大,你还是要有一个基本的及格线,才能够把自己称为相声演员,更何况,作为侯耀华,他也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谈不上行政级别。


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说这是一出闹剧了。


常氏一门,侯氏一门,都曾经是中国相声史上让人仰望的高峰,而如今这样一出闹剧,不禁让人唏嘘,也许相声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相声人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我是陈章鱼,知乎60万人关注的读书人,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章鱼读书」,和我一起,做更聪明的读书人。


陈章鱼


杨少华认识郭荣起更早,就是因为没“摆枝”到现在还让人非议呢,你刚刚入门就要当大师兄?凭啥?认识的早顶用吗?国有国法,行有行规!你爸爸是说相声的,你就能为所欲为?侯宝林大师是死了,要是活着,都得让你老小子气死!你说说你干过点什么人事儿?私分弟弟遗产、代言假壮阳药、收“女徒弟”、买假包......!你对得起你们侯家的名声吗?我敢说!要是没有你爹的福音,你老小子要是生在一个寻常百姓家。不把你饿死,你也得进监狱!都70多岁的人了,给自己的后人基点阴德吧!让后人也对你有点念想儿!再有你还好意思打压人家郭德纲?你放眼看看,你们家“侯氏”相声的门人里边。有几个出息的?现在郭德纲把相声又个盘活了,你作为“侯氏”的家人,难道不感到骄傲吗?你应该挺郭德纲,你打压他是什么理由呢?你虽然不是“侯氏”相声的门人,但你是“侯氏”的家人呀?这么做是不是吃里扒外?


怒怼BEYOND脑残粉


侯耀华拜常宝华为师确实够晚的,由于他所在的侯家和常家有世交,我相信他们认识也确实很早,但因为认识早就后来居上当上大徒弟,这事儿也就侯家的人能做得出来。关键问题是,常宝华默认了这一切。

侯耀华极少说相声,只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说过几段相声,当时没有正式的师承关系,而后他因出演《编辑部的故事》影视剧开始走红,而后又在很多晚会上表演小品,相声也就更少演了。如果换做别人,不吃相声这碗饭也就不用拜师了,但侯耀华身在侯门,最后还是选择了拜师,近水楼台,说起来还有个相声门。但他拜师是非常晚的事情,2009年他才拜师常宝华,当时他已经63岁,相声圈里到这个岁数,不要说拜师,连收徒孙的人都有了。

但他的辈分确实也算大。常宝华是当时为数不多宝字辈的老先生,与侯耀华的父亲侯宝林同辈,在业内被称为常四爷,相声常家更是有口皆碑。按理说常宝华收徒非常早,1980年代就收牛群和赵福玉等人为徒,那时候牛群才30多岁。徒弟的长幼不是按照岁数排,而是按照拜师先后来排,因此牛群就理所当然成为常宝华的大徒弟。

侯耀华很晚才拜常宝华,却以两人关系早就比较熟悉为由自称大徒弟,这是不太符合规矩的,但由于他出身特殊,很多人公开也不好反驳。而且常宝华对此也持默许态度,这就更让旁人无法置喙。加上牛群这些年事业发展不太顺利,估计在常宝华面前说话也不太硬气,因此也只能忍气吞声。

常宝华2018年9月去世,按理说这事儿应该真正的大徒弟牛群张罗,但最终出面的却是侯耀华,身为大徒弟的牛群考虑再三之后根本就没有露面,这也让很多人不禁唏嘘。

相声讲究师承,这对相声传承来说不是坏事,但因此出现的笑话和闹剧确实也不少。


郑捕头


猴儿,休得无礼!认识早,年龄大就得当大师兄?伦理道德何在?

要是比年龄长,王八应该是祖师爷!

山羊下生就有胡子,猫也是如此!

这个泼猴就一搅屎棍!

坑兄灭弟

欺师灭祖

大师如果健在

会后悔没在下生时掐死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