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重庆和四川比,谁的发展潜力更大?

寂静之春


其实每当提起重庆和四川的比较,或者重庆和成都的比较,很多人都认为是在抹黑某一方。另外也有人对此类问题并不感冒,因为在很多人眼中巴蜀自古是一家,即便今天重庆是一个直辖市的存在,但从地域以及文化上来看,四川和重庆彼此交织在一起,无法分开而论,但是或许从其他层面无法比较,仅仅从地理地貌的优越性上比较下也未尝不可。

从地形上看,重庆和四川有一个非常相似的点,两者的主城区(主要城市)广义上讲都位于四川盆地以内,四川主要以成都为主四周扩散,重庆主要以主城区偏向盆地,其他区域重庆东部也是连绵山脉,而四川省内除了成都盆地所在,西部北部也是高山的存在,所以两者相似,但是四川的盆地面积更大,未来可供发展的土地更多。

提到重庆就不得不提到长江,重庆是当年“长江五虎”之一,即便到了今天重庆依然是长江上重要的大型城市,可以说重庆的发展离不开长江,长江也造就了重庆。而反观四川,其实四川的宜宾、泸州也都是长江沿岸城市,但是长江有个特点,上游城市的通航能力不及下游,因为下游有很多支流的补充,所以从水运方面讲,重庆要强于四川。

其实四川和重庆各有各的优势,单纯的城市比较,重庆作为直辖市可能胜之不武,但是重庆和四川的比较,四川的面积要远大于重庆,前文说了四川适合开发的城市还有很多,言外之意就是四川除了成都以外,目前其他城市发展一般,越是发展一般的城市也越是可以认为发展潜力越大。


地理有意思


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两者的体量不是一个级别的。重庆虽然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其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但四川省陆地面积则更大,高达48.6万平方公里;人口方面,重庆常住人口300多万,但四川省人口则有8300多万。根据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重庆GDP为20363.19亿元,而四川则达到40678.13亿元,是重庆的2倍左右。因此两者本来就不是一个量级的,体量大的自然优势更明显,因此这没有什么可比性。

重庆和四川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省市,这些年来经济发展得很快。尤其是重庆,自成为直辖市之后,重庆经济突飞猛进,多年来其经济都实现了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经济增速多年处于全国前三甲。但重庆经济迅猛发展离不开巨大的固投投入,这两年固投增长放缓,重庆经济发展也出现了较大跌幅,2018年重庆经济增速只有6%,目前正在进行经济转型。重庆作为我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它未来的发展前景肯定也很好。

四川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大省,这些年来,尤其是在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四川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GDP已经突破4万亿大关。四川经济较为发达,是我国西部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实力最强的工业基地,在机械电子、航空航天、化工、冶金、核工业等产业实力雄厚,但四川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因此人均GDP并不高。此外,四川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客观事实,从四川省各市的GDP来看,省会成都无疑是“一城独大”,其GDP高达15342.77亿元,占全省的比重高达37.7%。想必短时间内四川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格局是难以改变的。


四川省会成都和直辖市重庆都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未来四川与重庆应该携手共建好成渝城市群,使其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新增长极。


锦绣中源


川渝两地永远都会做邻居,外省人都会认为川渝人是一个地方的。

两地各有优劣势,当前没有哪一方明显优于另一方。对于未来两地的发展前景,各位对照长三角和珠三角就会明白,未来的区域的发展不可能只依托一个城市,而是靠城市群的发展。因为城市群可以容纳足够多的人,形成足够大的市场,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工业体系。

成渝两地是除了长三角,珠三角和首都经济圈以外最有潜力成为中国第四级的城市群。从人口基数够大,文化,语言,距离都很接近,能够融合。如果两地抱团发展,打造成中国经济文化第四级,西部经济中心,那么未来潜力巨大。

但是如果两地恶性竞争,错过历史机遇,则会拉大与其他城市群的距离,两个城市都不可能真正做成有世界影响力的城市。

对于两地老百姓来讲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共同的期盼,两地携手起来打造成渝经济圈,在世界发展大潮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各位,从你我做起,把咱大川渝团结起来共同发展👍

以上。




Louie大路


这个问题提出来就有点过了,既然如此我就来论述一下,首先一个48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省,人口9千万,产值4万个亿。四川省各地市现在处于发展阶段,工业总体偏弱,农村经济萧条,农村发展程度偏低,在国家各省区市属于中等偏下成绩,总体来说城市人口收入不算高,除了公务员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一小部分人口外,大多数人口靠低收入工资过日子,农村人口总体收入低,农村庄稼地空置多,年轻人靠出门打工和当地做技术活挣钱养家,加上人们吃好喝好的习惯,存钱就很少了!总体而言借助党中央提出来的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助力发展四川省,希望川人生活更加美满。 再来说说重庆市,全域8.2万平方公里人口3千万,产值2万亿,重庆是兼顾大城市及大农村、山区和丘陵的直辖市,工业主要集中在老重庆如汽车、摩配、重工业,农村经济较差,总体上看西部大开发,三峡移民人口多,事务多而繁琐,任务坚巨任重而道远,加上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的武陵山区,山高水长…修复生态涵养区时间紧迫,渝西地区总体上是一主城及各区城区优先发展,然后再向周边农村扩大,工业引资集中,当好西部大开发排头兵,希望会越来越好,在此说一句两地一家亲,不要互相伤害,不喜勿喷!


勇哥142666172


重庆这回提问人的标靶找对了,重庆直辖市是个省级行政区,对应的对象就是省。

▲重庆万州区▲

重庆直辖市和四川省,都处在四川盆地中,不同的是,四川省占据四川盆地最优质的区域,而重庆却领受四川盆地最边缘劣质的区域。一个地区能否发展的好不好,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天文地理优与劣,重庆是全世界耳能相熟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夏季高温酷热,冬季湿冷,大雾锁城,乱水横流。不是上坡就是下坎。如此恶劣的天文地理条件,让重庆发展受到了制约,难怪从2018开始,重庆经济增速一落千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3%/6.5%)。而四川,却一直在平稳增长(11.8%)。



▲四川省德阳市▲

重庆经济的发展,靠的是直辖红利,靠的是每年国家近20000亿元人民币的固投,除去这些,重庆的GDP增长就是零或负值。重庆的经济门类,在中国各省市当中,有些另类。偏重依靠汽摩装配,笔电来料组装,以及老旧落后的第一、第二产业。

四川是中国西部工业门类最齐全,优势产品最多实力最强的工业基地。机械、电子、冶金、化工、航空航天、核工业、医药、建筑材料、食品、丝绸、皮革等行业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国人引以为豪的以J-20、核能为代表的军事工业,也是中国最强。



▲重庆秀山县▲

四川省经济发展,也在GDP上反映出来。2017年度,四川省是我国第6大经济体,而产业门类落后的重庆,经济排在全国第19位。四川省的经济,几乎相当于两个重庆直辖市,重庆实属西部落后地区。

重庆除以渝中区为代表的经济还算可以外,其它如万州、石柱、秀山、巫溪等经济,还不如甘肃的地县。

而四川省,除西部发展最好、最快的成都外,绵阳、德阳、宜宾、泸州、南充、资阳等地区,让四川经济多点开花。

四川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龙头,重庆只是库区扶贫的领头人,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目前,国家对重庆的扶持逐步走向常规,重庆的经济也就跟着降下来。假以时日,四川省的发展,与重庆的发展,必然拉的越来越大。


▲四川省岳池县▲

人多力量大,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四川近9000万人,远多于重庆的3000万(3倍),四川经济的发展,是重庆的三倍才趋于合理。在国家支持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四川必然会以比重庆快的速度发展。


梅死了


四川财政补贴全国第一名,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这是其它省份无法相比的。




用户2237042816992


重庆现在都要和四川比了,为什么不去和其他的直辖市比呢。

首先,无论怎么发展都不要忘本!!!

投资环境来讲,四川省更值得投资,而且发展的潜力还是比较大的。现在中国要实现全面脱贫预计要2020年才能实现,中国版图那么大在发展上肯定会不均衡的,就算是发达国家也一样。

复兴之路需要的是相互扶持与相互学习才会使中国更加强大,那么有时间有精力在国内比来比去,你把中国拿去跟外国比嘛。有个话说的好叫“这个世界上除了中国,就是外国”。

不管是刻意还是无意,中国是一个整体,一个大家庭,何必为自己拉仇恨呢!看来一些人就是喜欢膨胀,可惜的是这边从来就不想与他们比。





知天府


这个题目有点不合适,个人觉得这么起题更好一些。

建设国家第四极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四川与重庆相关的城市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为国家第四极城市群做贡献。

不过,欣喜的看到回答问题的人中,站在自己狭隘地域立场上单纯指责对方的少了。这一点值得称赞。

成渝城市群的两个大哥成都重庆是其他城市不可替代的。因为体量提别突出,以至于提到成渝城市,就不自觉的想到成都重庆,而忽视了其它城市。这个是不对的,应该及时纠正。

成渝城市群按照管理层级涉及到2个主体。一个是重庆(这里的重庆是指在成渝城市群地界的政府主管),一个是四川(指的是成渝城市群内政府主管,这些城市有一部分不归成都管辖)。这样理解才能明确四川省政府的职责。即成渝城市群建设的主体管理责任部门是重庆和四川省。

这里的1 个国家责任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要重点突出出来。就是四川盆地是国家的战略大后方。1个国家当代战略高地,即“一带一路”要突出出来。渝新欧,蓉新欧做得很好。现在的渝西新(重庆,广西,新加坡,其他相关城市都参加了,而四川或成都竟然没有参加。重庆成都都应该打板子),渝昆缅也在落实。这个是其他国内城市所没有的。

围绕这两个战略,进行成渝城市群的定位。发挥各个城市的优势共同,错位发展。而不是“内战”。


藏像


其实这种比较没有意义。谁有潜力不是凭口说的。

这是国家转移支付的数据,四川人均是重庆的近两倍。

当然这都不能说明问题,其实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很多包括成都人在内的四川人一面在重庆打工一面做出一副很不喜欢重庆的样子。比如说 。

我觉得有一天这些人回成都去了,四川就有希望了。那时候四川也许就不会出现中国:百强城市榜单:不如贵州广西的尴尬了。

作为前四川人,我们希望四川越来越好。


勇行万里路


我是重庆人,讲发展潜力,四川更有优势,地广,人多,中等城市多,地区条件相对较好,要比也只能比两个城市的主城区发展潜力或者比人均gtp.所以不能拿大象和绵羊比体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