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5 你说话的语气,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情商!

父母和孩子说的话,对孩子的性格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一个被积极鼓励的孩子,更勇敢进取;一个被肯定的孩子,更自信阳光;一个被平等对待的孩子,更善于表达自己,乐观开朗。

相反,长期生活在吼叫氛围里的孩子,容易变得歇斯底里;一个常常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容易不自信,怀疑自我;一个常常被命令的孩子,容易内向压抑……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

你说话的语气,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情商!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父母要为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

父母要尽量减少这几种语气

1、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

孩子听你命令的口吻,心里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了,也是不开心、不甘愿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健是父母如何教育和引导,一定要多鼓励孩子,而不是打击他的信心。

2、不要用催促的语气

用催促的语气叫孩子起床、写作业等,是父母们惯用的方式。

“快点、抓紧时间、要迟到了、怎么还没写完”之类的话语,不但并不能让孩子加快速度,反而还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引起内心反感,甚至做的更慢。

3、不要用责备的语气

父母经常用责备的语气对待孩子,会严重影响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破坏孩子学习或生活的内在驱动力,甚至还会对亲子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你说话的语气,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情商!

父母采用这几种语气会收获更好的效果

1、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

孩子们期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做想做的事情,当孩子执拗于自己的需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

应该用尊重的语气:那你先做你想做的,不过,做完之后,就一定要完成你的任务。

2、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

想让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

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宝贝,玩具乱丢,是很不好的习惯,妈妈陪你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3、信任的语气

被人信任,是件让人愉悦的事情。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

比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只要你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

这在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你说话的语气,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情商!

4、赞美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就是最大的优点。

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而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想不到我的宝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的。

5、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

当孩子做错了事时,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当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时。你不能责备他: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

而应该用鼓励的语气: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

这样,既教给了孩子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你说话的语气,往往决定了孩子的情商!

父母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在孩子人生成长这个课题上,父母的责任心与智慧才是最关键因素。

孩子的情商,得益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培养一个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诚实的孩子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它值得每一位父母用心学习探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