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難免犯錯,而批評,就成了親子溝通的常用手段,但是,你真的會批評孩子嗎?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批評孩子的那些事兒。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01

兩個關於孩子寫字的故事:

故事1:媽媽A上週因為寫字的事情,跟孩子大吵了一架,老師佈置的寫字作業,其中有個“講”字,朋友讓孩子按照老師給的模板寫,但她怎麼寫也寫不好:講字的那兩條橫,怎麼也對不到中線上面去,不是高是低了,於是讓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寫,寫了擦擦了寫,到最後,本子都給擦破了,那這個時候孩子已經哭的泣不成聲。到最後竟然帶著哭腔說:“媽媽,我討厭寫字,我討厭你!”

故事2:媽媽B也拿到了女兒的寫字作業,有幾個字也寫的不那麼工整,但是她並不是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而是說:你這幾個筆劃寫得好漂亮呀,筆畫的定位也特別準,沒有跑出格子的,孩子跟著媽媽的目光看過去,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有幾個字有點歪了,我改改。

同樣的一件事,兩位媽媽不同的處理方式,收到了完全不同的效果。故事1中的媽媽發現孩子的問題,採用直接批評的手段,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打擊了孩子學習的興趣,容易導致孩子消極、悲觀的情緒。

而故事2中的媽媽,雖然知道孩子的作業存在問題,但是並不是直接指出來,而是藉助孩子做的好的一面,讓孩子自己發現不好的地方,把“批評”包裝在善意的表揚裡,其實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椰殼效應”。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02

什麼是椰殼效應

椰殼效應來自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個孩子非常不喜歡吃飯,無論爸爸是換著花樣做什麼樣的菜,孩子都不喜歡吃,於是有一天爸爸想了一個辦法,他把椰子殼切成兩半當碗盛飯給孩子吃,孩子看了覺得非常好玩,然後大口大口的就把飯吃完了。

很多家長對待孩子的錯誤,眼睛裡容不得一點沙子,一心想指出孩子的錯誤,給孩子講道理,素不知這樣的方法,孩子根本不買賬。

沒有孩子喜歡批評,每個孩子都害怕批評。

有的家長對孩子過於嚴厲,不允許孩子犯錯反倒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昨天看到的一個新聞,江蘇一個9歲的小男孩因為打破了學校的玻璃,非常害怕,因為擔心受到懲罰,也沒有勇氣告訴家人,最後竟然留下遺書跳樓自殺。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不敢想象小男孩心裡究竟經歷了什麼樣的掙扎,才選擇了這樣一條決絕的路,但可以想見的是,家人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無疑是嚴厲的、不容違抗的,過多的批評只會讓孩子變得退縮,喪失生活的勇氣。

孩子不能接受批評,但是卻非常容易接受鼓勵。

著名教育學家尹建莉,曾經分享過她女兒圓圓讀書的例子。

圓圓的數學成績不是很好,然後老師要求她上數學補習班。一般人聽到老師這樣說,肯定會告訴孩子:“看,你學的不好吧,老師都來跟我說了,讓你強化補習。”

但尹建莉不是這樣,她並沒有直接批評圓圓,而是跟她說:“你老師覺得你數學學得不錯,平常再多做做練習就更好了。”

圓圓覺得很驚訝,“我成績這麼差,老師竟然還誇獎我?”心裡還有一點小得意。

後來尹建莉又專門給老師打電話,讓老師多鼓勵鼓勵孩子,結果圓圓的成績數學成績真的上去了。

我小的時候成績也並不是很好,但是我的父母逢人就說這個孩子學習很刻苦、很自覺,我為了達到做到父母所說的這個樣子,所以也非常的努力。上課更認真了,寫作業的時候也很仔細,考試中也經常取得不錯的成績。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的鼓勵,真的非常重要。在跟孩子的溝通中,不妨多多鼓勵,用鼓勵的 “椰殼”當碗,孩子才能聽進去家長的道理。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03

批評孩子,還可以用哪些“椰殼”?

1.批評孩子時,不要強調錯誤

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在《孩子:挑戰》一書中曾說:“我們不停地指出孩子的錯誤,不停地告誡他們……這樣的方式事實上是在表現出我們對孩子沒有信心,這會讓所有人沮喪和氣餒。”

如果我們總是過分關注負面的事情,把孩子的缺點無限放大,那還怎麼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自信呢?

很多學生家長一看孩子沒有考到100分就會發火,責備孩子粗心大意。我覺得尹建莉老師在處理孩子分數的這件事上有一個技巧,值得借鑑:

她永遠都不會為了孩子的分數而高興、或者是生氣,不管孩子考多少分,如果她能自己自覺地檢查出錯誤來,她就在試卷上加上相應的分數,告訴她這才是你應得的分數。

多次重複以後,孩子就知道了,原來只要我做好了,結果就可以改變,讓孩子理解過程和結果的關係,下次才會做得更好。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2.批評孩子時,不應帶有任何情緒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泰國的一位媽媽,她聽到5歲的孩子跟她說“媽媽我不想上學”的時候,她的反應不是憤怒,也不是傷心,而是真的給了孩子請了一天假,讓他不上學。

她跟孩子說,你不上學可以,但是必須學會賺錢才能養活自己,你還這麼小,沒有什麼能做的事,那就去撿垃圾賣錢吧。

孩子一聽還挺開心,於是跟著媽媽出發了。

母子倆在太陽底下一路走,一路撿垃圾,撿了滿滿一袋子空瓶,卻只換了2泰銖(合人民幣0.4元),孩子說自己走不動了,能不能坐公交車回家?媽媽說坐公交車一個人就要10泰銖,他們的錢根本不夠。孩子沒辦法,只好跟著媽媽往回走。

太陽太大了,孩子的汗水一個勁地往下流,經過一個冰激凌店的時候,又熱又渴的孩子又開口,“媽媽,我想吃冰激凌。”“一個冰激凌5泰銖,我們的錢夠嗎?”

他們繼續走,經過一家餐廳,餓了的孩子跟媽媽說想吃燕麥,但仍然被媽媽拒絕了。

經過這一番身體力行地磨難教育,孩子總算明白,能夠上學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了,從此再也不說不想上學的話了。

在這個故事中,這位媽媽碰到孩子提出的奇葩要求,沒有苛責,沒有打罵,而是用行動就讓孩子明白了道理,這種不帶情緒的批評,起到的作用反而更明顯。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3. 批評孩子時,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每個父母批評孩子的時候,往往容易脫口而出這些話:

“你就是笨!”

“你就是傻!”

“你就是磨蹭!”

“你就是不聽話!”

“你就是要跟我對著幹!”

……

這樣的標籤,一張一張的貼在孩子的身上,其實也會一張一張的烙在孩子的心裡,他也會按照你所說的樣子成長:你不是說我笨嗎?你不是說我磨蹭嗎?那我就笨給你看、磨蹭給你看,而且只有我笨了,我磨蹭了,才會更多的關注我。

給孩子貼標籤,關注他的缺點,只能只會強化他的這認知,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4.批評孩子時,不要使用暴力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時會一打了之,希望孩子能通過肉體的疼痛長點記性,但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告訴我們:“打孩子是唯一一種會讓父母上癮的懲罰。這是一種惡性循環,因為孩子從中學不到什麼,於是這種犯錯和被懲罰的循環便會無休止地延續下去。”

還有一種暴力是言語上的暴力。電視劇《都挺好》裡蘇明玉的母親就是一個非常喜歡使用語言暴力的人,當蘇明玉得知家裡第二間房被賣掉給二哥結婚用時,她跑去質問蘇母,蘇母卻說:“我們給你吃,給你喝,養你這麼大,我們有罪了是不是?你要是有能耐,你就別用我們錢吶!”一句話就逼得蘇明玉離家出走,往後十年都不再跟家裡人聯繫。

別這樣批評孩子,聰明的父母善用“椰殼效應”,讓孩子更聽話

還有一種暴力為冷暴力。高鐵上有個孩子太過吵鬧,媽媽一氣之下就把他扔高鐵上了,自己到站下車,還好最後警察幫忙送回了孩子。這樣冷暴力、嚇唬式的批評方式,只會傷害孩子的感情,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希媽說:孩子犯錯,家長不要急於批評,放大錯誤的嚴重性,而是要善於引導、剋制脾氣,把滿滿的愛裝進“椰殼”裡,用智慧的方式去糾正和引導,才能讓孩子更好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