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初練形意拳應關注哪幾個方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初練形意拳應關注哪幾個方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浙江武協形意拳專業組會刊)

形意拳是中國武林的一個重要流派,其特點是:拳勢緊湊,勁力精巧,內外相合,剛柔相濟,具有實際的鍛鍊價值,是一項適合老、中、青健身與技擊鍛鍊的優秀傳統運動項目,受到了廣大武術愛好者的喜愛。

特別值是形意拳的“氣”,是由運用腹式呼吸,可以使橫隔膜下降,增加肺活量,加強心臟的功能,這樣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環,供給身體各部充分的氧氣,因而這種深長的呼吸運動對於促進健康,延長壽命都具有重大的意義。同時,還可以促進消化,增加食慾,加強和改進消化器官的功能,使食物能在人體內得到充分的消化,並且大大加強吸收能力,以充分供給全身各部所需的養料。所以,凡是經常練拳的人,大多身強體壯,行動敏捷,精力充沛。

由於身體各部分的器官經受到鍛鍊,促進了新陳代謝的作用,就會使身體各部器官明顯地得到改善和加強,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這樣就可減少疾病的發生,推延人體衰老過程,使青年人生龍活虎,精神煥發;老年人老當益壯,延年益壽。

除以上作用外,而更有意義的是:形意拳的內三合,鍛鍊日久並持之以恆,就會產生一種"內氣"貫通全身。練拳時自己也會感到"內氣"隨著拳勢運行;練完後,全身感覺無限暢快。練到這個程度,就會給你一種無形的舒暢的享受。

形意拳與大多數北派拳術不同的是,它沒有很多竄蹦跳繞的動作,拳勢古樸簡練,很適合中老年朋友練習,有一種玩笑說法是“只要能走路,就可學形意。”歷史上也不乏中老年人學習形意的例子,如形意拳祖師李洛能,據說就是37歲才在山西學得了心意拳,而後再改變為形意拳的,李洛能的學生李鏡齋先生年六十三拜李能然為師,研究拳術,練至七十餘歲,頗得拳術之奧理,動作輕靈,仍如當年。當代的山東的李靜軒先生也是從37歲的練起了形意拳,這一練就是近70年,以106歲高齡走完了漫長的人生旅程。

初練形意拳應關注哪幾個方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李靜軒先生(來自網絡))

形意拳的演練線路大多以直線為主,對場地的要求不高,鍛鍊距離可根據自己的情況,可長可短,即便在自家客廳裡也可以鍛鍊,可謂“拳打臥牛之地”。

任何拳術的鍛鍊和提高都是和基本功分不開的,形意拳也不例外。雖說形意拳動作簡單,但要學好並真正掌握它,也是需要認真努力去學才行的。正確的練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這對於想提高拳術技藝的年輕人,還是隻想強身健體的中老人來說莫不如此。對於怎麼樣才能正確地去學習形意拳,提高鍛鍊效果,初學者應切記以下幾個方面:

(1)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初練形意拳,不要貪多求快。在一兩個月甚至半年內,應該以"少而精"的原則,以五行拳為基礎,循序漸進地學習。雖然練得內容少些,但主要的是按照動作規格,要求姿勢正確,逐步地摸索找尋形意的"合勁兒"。你能初歩把這種勁兒找著了,這就算你初步有了成績。不然你儘管練得內容多,卻只是些空架子,那就毫無意義了。所以,初練應少練幾樣,然後逐步增加。

雖然說初學不要貪多求快,但是不等於停步不前,而是在有了一定基礎之後,才能加快速度。開始學得慢些少些, 實際是為了以後學得更多、更快、更好。而更重要的是要經常練習,持之以恆。


(2)克服認為"單調"的思想,練好過硬的基本功

不少認為形意拳就是那麼幾下,一學就會,很"單調"。這是因為他還沒有練得入了門,還沒有嚐到甜頭。比如在練虎形時,這猛虎撲食的姿勢好學,但這種合勁卻不是輕易地就可以練到家的。所以,在練習中,要假設所撲的"敵人"就在你的面前,每練一拳一腳都要有的放矢。這樣,不僅不感覺"單調",而且會感到濃厚的興趣。正所謂:"拳打萬遍,其理自現"。

(3) 要做好身體的防護工作

1.做好練習前準備運動

我們無論做什麼工作,都得講究科學,練拳也不例外,不能盲幹蠻練。

人的身體在平靜的環境中,如剛起床就突然做負擔較重的活動,就會使肌肉、關節、韌帶等部位受傷。所以在每次鍛鍊前,要做些輕微的活動。如甩臂、下蹲曲伸、轉轉腰、踢踢腿等,使身體發了熱,然後再進行練拳。開始練也要輕些、慢些,逐步增加力量。這種準備活動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冬季,就更需要做做準備活動。練拳結束後,可以運用雞腿步繞幾個圈子,或稍微散步,然後再工作或休息。

2.鍛鍊中如果身上出了汗,要回到屋裡換上乾的衣服,以免受涼感冒。

3.平時要特別注意使膝關節、胯、腳心等部位保持溫曖,以免受涼。

4.吃飯要定時定量,不要吃得太飽,有十成的飯量, 吃上八成正好。剛吃完飯不要馬上就練,至少要經過一個半小時以後才好。

5.要按時睡覺,按時起床,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學習古人"雞鳴起舞"的精神,在早晨的新鮮空氣中鍛鍊,對身體大有益處。

(4)鍛鍊要嚴肅認真,一絲不苟

老師所講的內容無論哪一方面,都要牢牢地記住,細心地體會,反覆地練習。對每一拳每一腳的動作都要逼真,不要了草馬虎。特別是初學的人必須嚴格按規定練,不然就會形成姿勢還可以,但合勁兒不合;或者合勁兒還對,但是姿勢不好,這些都是不夠理想的。只要經常從事鍛鍊,熟能生巧,自能達到出身入化的境地。但是在初學時,必須嚴格要求,接受前人的經驗,才能更好地傳承和創新。

初練形意拳應關注哪幾個方面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孫祿堂先生所著《形意拳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