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李光弼:沒落時代的悲劇註腳,力壓郭子儀中興唐室卻鬱鬱而終

唐朝的繁榮盛世靠的不僅僅統治者的過人政治才能,還要靠一群在戰場上所向披靡的勇士來守護國家。因而,唐朝的統治者還專門把從古到唐的武將一一列舉出來,表彰他們的功勞。在這之中,與郭子儀齊名的李光弼便是被人們認為平定安史之亂的第一人。

關於李光弼是哪族人這個問題一定有很多人不瞭解,事實上,李光弼雖在唐朝做官,但是他並不是漢族人,而是契丹族人,那麼為什麼身為契丹族人的李光弼又為何會在唐朝落戶並且在唐朝朝廷做官呢?
李光弼:沒落時代的悲劇註腳,力壓郭子儀中興唐室卻鬱鬱而終

原因是李光弼的父親本來是一名契丹族的酋長,但是在武則天時期選擇歸順了朝廷,並被授予左羽林大將軍一職,還負責擔任朔方節度副使這一職位。李光弼的父親還曾被封為薊國公爵位,最後是在與突厥的戰爭中去世的。

軍人家庭長大的李光弱,自幼喜讀《漢書》,尤擅騎射。他為人嚴肅剛毅,治軍極嚴。在溯方節度使王忠鬧賬下時,深得王忠鬧器重,曾當眾言道:"他日得我兵者,光弼也。"後來由於在擊破吐藩、吐谷渾的戰鬥中屢建戰功,唐廷進封李光弼為雲磨將軍。

時至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安史之亂"爆發,經郭子儀推薦,李光弼出任河東節度副使,率朔方兵東出井陘(今河北井隆西北),至常山(今河北正定),常山團練兵聽說官軍勁旅進入河北,發動了兵變,捆綁了史思明的舊部安思義出降唐軍。

接下來,李光弼又出奇兵擊退了史思明的援兵,攻下了九門(即今河北黃城西北)三月,李光弼被唐廷任命兼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在常山與史思明相持四十餘日,由於兵力懸殊,他請求郭子儀支援。同年四月,李光弼率軍與郭子儀的援軍會師,在常山的嘉山一帶大敗史思明,斬首萬餘,生擒四千,史思明敗逃。朔方軍一舉收復河北十餘郡,切斷了安祿山軍隊從洛陽到范陽的交通,聲勢大振。

李光弼:沒落時代的悲劇註腳,力壓郭子儀中興唐室卻鬱鬱而終

李光弼本想繼續出擊范陽,但正值潼關失守,長安陷落,只能帶兵退守太原(即今山西太原西南)。至德二年(公元757),史思明、蔡希德等率兵十餘萬圍攻太原,當時,唐軍的精兵都被徵調到朔方軍保衛唐肅宗,李光弼手中的兵力僅有萬餘人,面對十倍於己的強敵,李光弼面對強敵仍然坐鎮不亂,鼓勵士卒加緊構建防備工事,先在城外鑿墩溝,又用挖出來的土加固城壘,暗掘地道,多次擊退叛軍來犯。不久,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父自立為帝,史思明則趕回范陽,留下蔡希德叛軍進次路線繼續攻城。

李光弼抓住這個機會,趁著敵軍防範不備。出兵反擊,大敗蔡希德,其部眾七萬多人,守住了太原。乾元元年(公元758),唐肅宗調動了郭子儀、李光弼等九路節度使集中兵力圍攻相州。但是唐肅宗擔心郭、李二人權力過大,故意不設主帥,只任命了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總督九軍。

乾元二年三月,史思明從范陽帶兵趕到相州救援安慶緒,唐軍沒有統一指揮,很快敗退,郭子儀退守洛陽。魚朝恩把失利的責任全部推給了郭子儀,唐肅宗聽信魚朝恩的話,解除了郭子儀朔方節度使的職務,命李光弼為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

李光弼:沒落時代的悲劇註腳,力壓郭子儀中興唐室卻鬱鬱而終

這時,史思明藉口安慶緒殺父謀位,以大逆不道之罪將其殺死,自稱大燕皇帝,帶兵繼續向洛陽進攻。唐軍之中有人建議退守潼關,可李光弼身經百戰,知道以當下的兵力只能智取,不宜強攻,於是下令將官員和百姓都從洛陽撤出,留下了一座空城,自己率大軍扼守河陽三城(今河南孟縣東南)。

到史思明進入洛陽時,洛陽已是一座空城,只得在河陽南部修築月城,與李光弼對峙。史思明幾次派部將進犯河陽,都被李光弼用計擊退。第二年,李光弼猛然出兵,大敗史思明於河陽,並乘勝收復了懷州(即今河南沁陽)。史思明全軍崩潰,不敢再戰,連忙下令撤退,逃回洛陽。

據說當時李、史兩軍交戰之際還發生了這麼一個有趣的事情。在當時李光弼聽說史思明從河北帶來一千多四戰馬,每天會放到河邊的沙洲吃草,於是命部下把母馬集中起來,又把小馬撿在馬廄裡,等叛軍的戰馬一到沙洲,就把母馬放出來和敵人的戰馬混在一起。過了一會,母馬想起小馬,嘶叫著奔了回來,敵人的戰馬也跟著到唐軍陣地來了。

李光弼:沒落時代的悲劇註腳,力壓郭子儀中興唐室卻鬱鬱而終

史思明一下損失了上千四戰馬,憤怒難當,命令部下集中幾百條戰船,從水路進攻。前面則用一條火船開路,想把唐軍的浮橋燒掉。李光弼得知這個消息,令人準備了幾百枝粗大的長竹竿,用鐵甲聚扎竿頭。等叛軍火船一來,幾百名兵士站在浮橋上,用個華頂住火船,火船沒法前進,很快船便燒盡而沉入水中。唐軍又在浮橋上發射石頭炮攻擊敵人的戰船,把船上的敵兵打得落花流水。可見李光弼確實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將才啊!

公元763年二月,經過八年奮戰,危害甚深,給國家和人們帶來巨大災難,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的安史之亂終於平定。

居功至偉的李光弼,卻遭宦官魚朝恩和程元振嫉妒和陷害。

同年,被逼謀反的僕固懷恩(平定安史之亂另一個大功臣)引來吐蕃兵攻入關中,佔領長安,那時的帝國老大換了人,由唐肅宗變成了唐代宗,他逃到陝州(今河南三門峽市)後,急詔李光弼到陝州行在,李光弼卻怕魚朝恩那個閹貨,不敢前往,又不敢說不去,就採取拖延戰術,一拖再拖,拖著拖著就沒了下文。

李光弼:沒落時代的悲劇註腳,力壓郭子儀中興唐室卻鬱鬱而終

從此以後,拖延戰術就成了他避禍的法寶,比如吐蕃軍被郭子儀打敗,唐代宗回到長安"老家",任命李光弼為東都留守,李光弼不但藉口詔書未到而拒絕上任,還把部隊帶到徐州收租去了,唐代宗再詔他入朝,他更是不敢去,因為朝中有魚朝恩、程元振——反正有那兩個閹貨的地方,他都不去,惹不起躲得起。

李光弼自安史之亂開始一直戰鬥到安史之亂結束,無愧於"戰功推為中興第一"的評價。但郭子儀被棄用、來瑱被誣陷致死等事件讓李光弼徹底怕了宦官,所以在安史之亂之後,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麼召見他、需要他,他就是不敢前去面見皇帝。這雖然是李光弼在消極的保命,但另一方面在別人看來就是擁兵自重,即便是他曾經的老部下,也這麼認為他而不再敬重他,這讓他鬱鬱寡歡,764年就病逝了,時年57歲。

李光弼身上,鮮明體現了中晚唐武將的悲劇宿命:盡心竭力、效忠王室,但在皇權猜忌防範之下難得善終。然而站在唐王朝一邊,對功勳武將的監視掣肘,卻也有著一番難以言傳的情非得已。

李光弼:沒落時代的悲劇註腳,力壓郭子儀中興唐室卻鬱鬱而終

李光弼戰功赫赫,被正史推為平定安史之亂的首席功臣。令人扼腕的是,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的李光弼的結局卻很不幸,最終眾叛親離、悲憤辭世,對此,後世多認為是皇帝猜忌、奸臣陷害所致,但有一種聲音中肯指出,李光弼為人防心過重、剛而易怒,這種嚴重的性格弱點使其軍旅生涯善始而未能善終。

史書上把李光弼與古代的名將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人相比,認為李光弼"

雄才出將,軍旅之政肅然;以奇用兵,以少敗眾,將今比古,詢事考言,彼四子者,或有慚德"。就是說在用兵打仗方面,古代這四位有名的將軍有時還比不上李光弼。人們對他的結局也深表惋惜,認為"邙山之敗,閫外之權不專;徐州之留,君側之人伺隙。失律之尤難免,匪躬之義或虧,令名不全,良可惜也"。


歷史紀聞:深淺度挖掘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