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高脑部微出血负荷影响静脉溶栓治疗获益

脑部微出血是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静脉溶栓(IVT)能否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脑部微出血患者的功能预后尚不清楚。近期,发表于

Stroke杂志的一项研究对高脑部微出血负担(>10)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行IVT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多步算法,用于模拟接受或不接受IVT治疗、90天脑部微出血Rankin调整评分≤10和>10的患者。从最近发表的荟萃分析中提取相关参数,包括脑部微出血、IVT、3个月功能预后和颅内出血等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概率敏感性分析量化不确定性。

与脑部微出血评分≤10的人群相比,评分>10的人群IVT后出现良好结局(Rankin调整量表评分≤2)的优势比(OR)值低7%~10%,但仍>1(范围1.03~1.51)。同时,评分>10的人群IVT后死亡率显著增加。在评分>10的患者中,使用-加权Rankin调整量表评分评价IVT的治疗净获益。结果显示,年龄较大、卒中较严重或治疗延迟时间较长的患者停止静脉注射更有利。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脑部微出血评分>10通用预检测检出的概率较低(0.6%~2.7%),故只有将IVT延迟<10分钟,才能通过预处理磁共振成像定量脑部微出血负荷。

研究结果显示,高脑部微出血负荷会影响IVT的治疗效果。对于脑部微出血评分>10的人群,IVT可增加死亡率,同时IVT的治疗净效益在老年严重卒中及治疗延迟患者中还会进一步减损。研究人员认为,若能有效控制不增加治疗时间,脑部微出血评分>10的患者可从磁共振成像筛查中获益。

参考文献

Ludwig Schlemm, Matthias Endres, et al. Benefit of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 With High Cerebral Microbleed Burden. Stroke.Originally published19 Nov 2019.

高脑部微出血负荷影响静脉溶栓治疗获益

版权属《国际循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循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