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諸葛亮遺言可保蜀漢百年國運,可惜姜維不聽,導致國家滅亡

出師未捷身先死,孔明的興復漢室的夢想還未實現,他就撒手人寰,飲恨離世,引得後人無線唏噓。諸葛亮作為蜀國丞相,臨終前為蜀國可謂嘔心瀝血,安排了一系列後事,叮囑姜維一段重要的話,如果姜維聽取了,也許蜀漢就不會滅亡,或許我們還能看到更多英雄豪傑在三國亂世大放異彩。可惜姜維並沒有聽,導致滅頂之災。

諸葛亮遺言可保蜀漢百年國運,可惜姜維不聽,導致國家滅亡

姜維曾是魏國的將領,後來被太守馬遵懷疑有叛亂之心,不得已之下投奔蜀國,被諸葛亮收入麾下,他深受諸葛亮的賞識,“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也許孔明在姜維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才重用姜維。在姜維投降的次年就任命他為徵西大將軍,培養他成為自己的“接班人”。

諸葛亮遺言可保蜀漢百年國運,可惜姜維不聽,導致國家滅亡

諸葛亮病逝前,曾告誡姜維說,“蜀中諸道,皆不必多憂;惟陰平之地,切須仔細。此地雖險峻,久必有失。”不得不說諸葛亮不愧是三國第一謀士,料事如神。蜀國最終確實亡在了陰平古道。鄧艾兵行險招,偷渡陰平,殺到成都,劉禪投降,蜀國終滅。姜維若能再考慮一下諸葛亮的囑託,或許蜀國未來不至於滅亡。

諸葛亮遺言可保蜀漢百年國運,可惜姜維不聽,導致國家滅亡

姜維主張北伐,他出徵了十一次之多,雖然沒有成功,但他以一己之力維持蜀國國祚,他在朝內受蔣琬壓制,宦官亂政,後備供給不足,在外與鄧艾,郭淮,鍾會對峙,憑藉著興復漢室的理想,揹負著諸葛亮的期望踽踽前行。人力有時不足,他也不可避免地犯錯。陰平古道素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然而它卻是天險,峭壁陡立,易守難攻,讓他失去了警惕之心,給鄧艾以可乘之機,奇兵突襲,是他始料不及的。

諸葛亮遺言可保蜀漢百年國運,可惜姜維不聽,導致國家滅亡

為了彌補犯下的錯誤,他假意投降,發現鍾會有謀反之心後告訴鄧艾,又唆使鍾會嫁禍給鄧艾,在他不懈努力之下,二人反目,終於在營帳之中鷸蚌相爭,兩敗俱傷,只不過姜維也被衛瓘等人所殺,最終落得個剖腹分屍,曝屍荒野的下場。這樣一個執著的人,執著地追求興復漢室,即使在夾縫裡生存,他也從未放棄,戰鬥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姜維死,蜀國亡,他做了一切他能做的,死得其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