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警惕药物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本文作者为青岛平度市中医医院

高丽萍药师。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很常见。许多药物都有潜在的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有些药物可以影响神经肌肉间的介质传递,通过对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作用而引起呼吸阻抑,导致肌无力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警惕药物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在认识此类药物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及兴奋在其间的传递过程。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NMJ)由突触前、突触间隙和突触后三部分构成,是运动神经元轴突末梢和肌纤维相连接的效应位点,通过神经递质在神经和肌肉两种细胞间进行“电-化学-电”的信号传导,引起肌肉收缩[1]。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具体传递过程为:兴奋信号传到肌接头处时,兴奋引起钙离子大量释放,释放的钙离子促进神经轴突中的囊泡膜与接头前膜(突触前膜)发生融合而破裂,释放囊泡中的乙酰胆碱(递质),乙酰胆碱(递质)经过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突触间隙);与接头后膜(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终板电位。一些具有神经肌肉传导阻滞作用的药物可阻断上述过程,使兴奋传递过程受阻,致使患者出现肌肉麻痹、呼吸抑制等症状。

警惕药物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

下面归纳了有关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常用药物,供大家参考:

<table><tbody>

分类

代表药物

说明

N2胆碱受体阻断药

氯化琥珀胆碱、顺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维库溴铵

能选择性的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运动神经终板膜上的N2 胆碱受体),可对神经肌肉兴奋传递起到阻断作用[2]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

可以抑制突触前乙酰胆碱的释放,防止钙离子内化进入突触前膜。此外,还会降低突触后膜受体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3]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

有多个作用部位,对突触前、受体、通道及肌肉均具阻滞作用[4]

多粘菌素类

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

可竞争性地阻滞乙酰胆碱与其受体位点的结合,阻断突触间隙释放乙酰胆碱,进而产生神经肌肉阻滞作用[5]

四环素类

四环素、土霉素

偶可致神经肌肉阻滞

H2受体阻断药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

有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相似的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tbody>/<table>

上述药物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轻者可引起肌肉无力、手脚麻木、胸闷等,重者可导致呼吸困难、尿潴留、心功能抑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因此使用此类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静脉应用时应控制剂量和滴注速度,不宜大剂量快速滴注,防止药物浓度过高,疗程不宜过长,同时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加强临床监护。另外,这些具有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的药物除了避免相互联合以外,还要避免与麻醉药、镇痛药、催眠药、镇静药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等联合应用,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宋彬彬,宋惠平,李保英等.神经肌肉接头老化退变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11):721-726.

2.庄俊雪,潘霖.肌松药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9(216):74-77.

3.张蓬华,董永成,卢伟.常见抗菌药物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南药学, 2019,17(10):1746-1750.

4.张忠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的不良反应[J].医师进修杂志,2005,28(11):5-6.

5.孟现民,董平,张永信.多黏菌素类抗生素[J].上海医药2015,36(23):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