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兩個劉家人,劉徹和劉秀誰的本事大?

暄和高端鑄件


我一點都不認為漢武帝劉徹是一個糟糕的皇帝,應該算是功和過都很突出的皇帝,但是,劉徹拿什麼跟光武帝劉秀相比呢?


第一,以內政政績而言,劉秀結束亂世,開創了新的盛世“光武中興”,輕徭薄賦,與民休息;這一點可能是劉徹相較劉秀失分最多的一點,劉徹不僅沒有開創盛世,反而因為連年戰爭,將 “文景之治”留下的所有財富消耗殆盡,“海內虛耗,戶口減半”,社會經濟幾近崩潰,差點重蹈秦亡之跡。

值得強調的是,兩人接手時的底牌完全不一樣。劉徹接受的是文景二帝留下的盛世之基,而劉秀接手的是歷經混亂的王莽時代及之後的數十年戰亂折磨的國家,除了白手起家,身無長物。


第二,如果談及軍事上的成就,漢武帝顧名思義,自然是成就巨大,打殘了匈奴,但問題是,漢武帝基本上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漢帝國也被打光了家底和元氣,從個人軍事才能而言,劉徹只是戰略決策型的,並沒有親自帶兵上陣的才華,在戰略上也屬於“以本傷人”型的;而劉秀呢,起家時沒有什麼軍事上的本錢,真正是篳路藍縷,親臨戰陣,一仗一仗一刀一槍,在戰爭中越戰越強,最終統一了中國,重光漢室。在個人軍事才華上,劉秀的江山是自馬上得之,幾乎親歷了“光復”漢室的所有關鍵性戰役,更有在偉大的昆陽之戰中,親自率領數千死士大勝王莽四十餘萬主力的戰爭神話。

或許有人說,與漢武帝相比,劉秀的軍事成就是要打折扣的,因為劉秀的戰爭都是對內的,而劉徹打的是開疆拓土的外戰。這個邏輯本身我並不反對,但是,我們要注意的是,第一,漢武帝只是以慘重代價打殘了匈奴,這當然非常偉大,但漢武帝的征伐並沒有徹底消滅匈奴,漢武帝被迫停戰之後,匈奴在西域的勢力仍然很強大,否則也就沒有日後班超的功績;再看劉秀,劉秀統一全國後迅速投身反戰主義陣營,與民休息,以柔道治國,恢復國力,剋制了“好大喜功”的政治誘惑。儘管,劉秀個人並沒有取得外戰上的成就,但正是因為劉秀的剋制與修養生息,讓東漢王朝恢復了元氣,積累了雄厚的國力,劉秀是在公元57年去世的,在他的兒子漢明帝時代出了威震西域的班超,孫子漢章帝時代出了“燕然勒石”的竇憲,徹底解決了匈奴問題。更重要的是,此時東漢對付匈奴已不用像漢武帝時代那樣吃力,基本上都是損失不大的殲滅戰。


劉秀給我們的啟示是,一代人只能幹一代人的事情。善戰卻不發動戰爭,將戰爭和榮耀留給機會更好的子孫,這如果不能叫偉大,我不知道什麼叫偉大了。


張明揚不說話


論功績應該是劉徹的大,主要是開疆拓土,打通西域,痛擊匈奴,打出漢族威風。劉秀在國土面積上並沒有什麼貢獻。

題主問的是誰的本事大,這點劉秀就是全方位碾壓了。首先一個打仗,劉徹是大膽任用諸多無名將領時碰巧遇到衛霍兩個曠世猛將,衛霍之後劉徹還想用原來那招,用一敗塗地來形容再適當不過,要不是後來的託孤大臣裡有個霍光,估計漢武帝要變漢煬帝了。其次論治國,劉徹賣官鬻爵,官員將領犯死罪也可以交錢免死,司馬遷的腐刑本也可以交錢了事的,可惜沒有。再論氣量,劉徹在君王裡算是很不錯的,至少說容忍史記流傳下來,晚年還能發罪己詔。

可是這樣本事跟劉秀都沒法比,論打仗,劉秀昆陽3萬草寇大敗42萬正規軍,之後更是孤身闖河北滅王朗,殲赤眉,將領聽話則打勝仗。

論治國,劉秀柔道治國,釋放奴婢,史稱光武中興?論氣量,對岑彭,朱鮪之類屠殺自己宗族,陷害兄長的人能理解他們的立場與處境,並委以重任。


coldevil


如果拿漢武帝劉徹和漢光武帝劉秀相比,從多方面來看,是劉秀更勝一籌的。


首先從起點上看。雖然都是劉氏皇族出身,豐功偉績。但是二人的出發點就是千差萬別了。

劉徹是漢景帝的次子,但是很快長子的太子之位被廢,劉徹被立為太子,較早確立了儲君的位置,而且經過漢初其父祖的文景之治和其父漢景帝的平定七國之亂,到了劉徹順利接班稱帝的時候,天下太平而且富足,糧倉裡面的糧食多到開始腐爛,金庫內的金錢多到繩子腐爛掉,長安的有錢人家都是街頭跑馬,要知道劉邦建漢時,皇帝找到顏色一致的馬匹都困難,達官貴人們都以牛車出行。劉徹的基礎是在太好了,即位後劉徹依仗父祖遺留的家底,大展宏圖,北擊匈奴、南攻諸越、東平朝鮮,西通西域,建立了強漢的宏偉基業。

漢武帝開啟西漢的全盛版圖

劉秀時代,西漢已經成為過去式,他所處的新朝正式處於內外大變革的時代,他們本身的劉姓皇族就處於受打壓狀態,而且他作為西漢景帝第六子長沙王劉發的後代,到他父親劉欽之時,便已經成為沒落為布衣,成為普通的種地人,所以相比較劉徹,劉秀的起點太低了,但是就這樣的起點,劉秀順勢而為和他哥哥劉縯一起加入起義軍,在昆陽之戰中顯露手腳,成為起義軍的中重要將領,在哥哥劉縯被更始帝殺害後,他韜光隱晦,隱忍不發,然後開拓河北,並最終以河北為基地,席捲天下,成為東漢的開國之君,而且劉秀時東漢疆域,已經基本恢復了西漢強盛時除西域以外的版圖。

劉秀重建東漢的時候疆域

其次在個人情感上,劉秀更加忠於愛情、親情。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兩位皇帝都為後人留下“金屋藏嬌”和“娶妻當得陰麗華”的美好佳話,不過劉徹沒有善始善終,他和表姐阿嬌的愛情上不僅有嚴重的政治交易的烙印(阿嬌是劉徹姑姑長公主劉嫖女兒),而且在婚後,劉徹就對阿嬌移情別戀,並最後廢黜阿嬌的皇后,後來有殺掉自己的皇后衛子夫和鉤弋夫人;反觀劉秀對陰麗華一見鍾情,後來如願以償後,劉秀立陰麗華為皇后,對陰麗華的愛情終生不渝。晚年的劉徹出於對死亡的恐懼,而對於權力過分的執著,結果就是連自己的太子劉據都被他殺掉,劉秀則是立與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為皇帝,並且順利接班。

影視劇中的陰麗華和劉秀

第三是對待功臣舊將上,劉秀更是良禽擇木而棲的好領導。

漢武帝雖然也是重用人才,不拘一格,很多人都能在武帝被重用,武帝仍有些刻薄掛恩和重用外戚,西漢時重要的將領衛青和霍去病都是武帝的後族,但是對於忠貞的李廣等人確實寡恩的,忠勇的李廣一生未封侯,而鬱郁自殺;李廣的兒子李敢被霍去病射殺,但是霍去病卻沒有被治罪,李廣的孫子李陵勇戰匈奴,不得已而降,漢武帝不念李廣祖孫的忠勇,竟然將李氏一門誅殺殆盡。反觀跟劉秀起兵打天下的將領,都得到了劉秀的善待和信任,“雲臺二十八將”在歷史上傳為佳話。

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

第四是對待國內百姓上,劉秀更加善待百姓。

劉徹雄心壯志,東征西討固然打下來了偌大版圖,但是過分的好大喜功,一味通過軍事手段解決問題,造成富強的漢朝到了劉徹晚年一片凋零,百姓生活困苦,可以說父祖的藏富於民的家業快被劉徹敗光了,不過後來劉徹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向天下發布著名的“輪臺罪己詔”,而劉秀布衣起家,深知百姓疾苦,他平定天下後,修養生息,並沒有貿然對匈奴和西域用兵,而是為東漢的繁榮打下了堅實基礎。

輪臺罪己詔


我是本文的作者大東北的小豆包,感謝你的閱讀,歡迎你關注和評論。


大東北的小豆包


把兩個不同時代的人放在一起對比,多少有點兒關公戰秦瓊的感覺。不過,有時候這種對比也非常有趣。我們就拿劉徹和劉秀來做一番對比吧。

陳寶國所飾演的漢武帝

論時代,他們相錯了一百多年,劉秀出生的時候,劉徹已經死去八九十年了。論輩分,劉徹是劉秀的高祖輩。劉徹是劉邦的曾孫,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劉秀的高祖劉發是劉徹的兄弟。這些事情,都對比不出個什麼名堂來。

傳世光武帝劉秀畫像

劉徹和劉秀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他們都是皇帝。但是,他們又有所不同,漢武帝劉徹是以太子的身份繼承了其父親漢景帝的帝位而登基稱帝的。而光武皇帝劉秀則是以一介布衣,由南陽的一個土財主打下了東漢的江山。當然,劉徹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四年,而劉秀在位時間只有三十四年。劉徹壽近七十,劉秀享年六十二歲。在中國古代的帝王之中都算是在位時間比較長,壽命也比較長的皇帝。

中華書局標點本《史記》書影

若論其個人的文化程度,應該說是不相伯仲,漢武帝劉徹的很多詔書都出自其本人的手筆,司馬遷在《三王世家》裡曾經讚揚過劉徹本人的文采,司馬遷說:“三子之王,文辭可觀。”在《儒林列傳》裡,公孫弘也說漢武帝的詔書:“詔書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際,通古今之義,文章爾雅,訓辭深厚,恩施甚美。”司馬遷還在《史記》中記錄了漢武帝所做的《瓠子歌》,歷代都給予了很高度的評價。漢光武帝劉徹雖然沒有這樣氣勢磅礴的詩作傳世,但是他早年曾經在太學裡學習,是一個標準的儒生。

漢畫像石太學講經圖

論其在文化領域內的建樹來說,漢武帝創建了太學,開創了兩千多年中國科舉制的先河,從那個時代開始讀朝廷規定的書,參加朝廷組織的考試,考試合格後就可以做官。而光武帝劉秀則是在建武五年就在洛陽城開陽門外修建起了太學,東漢最輝煌的時候太學生的人數達到了三萬多人。在意識形態領域內,漢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逐漸明確了以儒家理論作為治國的主導思想,為其專制政治裝點門面。光武帝劉秀也是進一步強化了這一趨勢。

漢武帝時期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地方上剝奪了諸侯王治理其封地的權力,將地方的豪強遷移到長安就近加以控制。尤其是,漢武帝不滿於丞相權力過大,剝奪了丞相的決策權。在正式的政府組織機構之外另設內朝,以侍中、給事中的名義將一些中下級的官員引入到政府核心決策之中。光武帝劉秀也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東漢不設丞相,以太尉、司徒、司空三公行使皇帝職權。同時,光武帝並沒有賦予三公以實際的權力,而是將中央的決策權收歸尚書檯。“雖設三公,事歸臺閣”。

以上這些,都是漢武帝和光武帝的共同點。

西漢時期疆域圖

但是,在以下這些領域內,他們就不同了。漢武帝時期曾經發動了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三次對匈奴作戰基本確立了漢朝對匈奴的優勢。向西奪取了河西走廊,設置了河西四郡。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後,逐漸奪取了西域的控制權。漢武帝也消滅了南越國,將帝國的疆域擴展到了越南南部。他也消滅了朝鮮王國,在朝鮮半島設置了四個郡。就開疆拓土而言,漢武帝功勳卓著。光武帝劉秀則是一個非常務實的人,他拒絕了西域要求漢朝主持西域事務的請求,表示,在國力還沒有恢復之前,先做好國內的事情。南匈奴投降之後,光武帝也沒有主動發起對北匈奴的進攻,而是採取了羈縻的措施。

東漢時期疆域圖

就個人的軍事才能來說,光武帝劉秀應該是遠在劉徹之上。漢武帝劉徹雖然以“武”為諡號,但他並沒有實際指揮過任何一場戰爭,他也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戰鬥。光武帝劉秀則不然,他的天下完全是靠他打下來的,他經常身臨前線,也經歷過許多兇險的戰鬥。在昆陽,光武帝劉秀一戰成名,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光武帝隻身踏入河北的土地之後,曾被當地軍閥王朗追擊,十分狼狽,但最終化險為夷,消滅了王朗,佔據了河北。光武帝劉秀在稱帝之後,其所控制的區域並不大,當時天下尚存在著諸多割據政權。光武帝用了十二年的時間消滅群雄,最終一統天下。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光武帝劉秀經常御駕親征。就這一點來說,光武帝劉秀的功績遠在漢武帝劉徹之上。

雲臺二十八將圖,後世將雲臺二十八將比如天上的二十八星宿

就對待功臣來說,光武帝劉秀也是仁至義盡,他的功臣大多受到保全,雲臺二十八將被後世傳為美談。而漢武帝的功臣則很難有好的結果,李廣難封,這是大家所熟知的,其他的蘇建、公孫敖、公孫賀、李蔡等人都是死於非命,下場悽慘。就這一點來說,漢武帝也不如漢光武帝。不僅是功臣,其他的大臣在漢武帝的時代裡也不好過。漢武帝的時期,做丞相成了高風險的行業。莊青翟、趙周、李蔡、公孫賀、劉屈氂等人都是被殺於丞相的職位上。張湯、朱買臣、主父偃等著名的人物都死於非命,司馬遷就因為說了句話而被下獄處以宮刑。淮南王衡山王都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而被殺,株連數萬人。光武帝劉秀則是對待大臣比較仁厚,在位三十多年很少興起大獄。司徒歐陽歙被下獄最終死於獄中,後來光武帝劉秀在其身後也是賜予喪葬費用封其子為官,而有所撫卹。

在治理天下的效果上來說,漢武帝劉徹就更不如光武帝劉秀了。漢武帝經常巡行天下,耗費了大量的金錢。有一次,漢武帝突然出巡到了山西,當地官員一看來不及招待皇帝,乾脆自殺身亡。他還孜孜不倦地求仙,為了長生不老藥,他一再上當受騙,花費不可勝計。漢文帝、漢景帝給漢武帝劉徹留下了豐厚的家底,最後被他揮霍得差不多了,朝廷經常為沒有錢而犯愁。為了籌錢,漢武帝也是想盡了辦法,算緡、告緡等,使得天下中產以上的家庭都破產。到漢武帝去世的時候,天下戶口減半。大漢王朝到了滅亡的邊緣。對此漢武帝也認識到了,晚年的漢武帝不得不下罪己詔,表示要對國家的內外政策進行根本性的調整。光武帝劉秀則不然,他繼承的是一副爛攤子。奪取天下之後,經歷了多年的戰亂,天下凋敝。到光武帝晚年的時候,則已經到了天下基本實現富足的局面。但是即便如此,劉秀也對自己的政績並不滿意。他說:“即位三十年,百姓怨氣滿腹,吾誰欺,欺天乎?”當然不是百姓真的不滿,而是劉秀自己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

劉秀也是中國古代皇帝勤政的典範,太子劉莊勸諫劉秀,別太累著了,劉秀答道:“我自樂此,不為疲也。”樂此不疲說的就是劉秀。劉秀也能接納別人的勸諫,光武帝劉秀有一次外出打獵,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等回到了洛陽城上東門下,城門已經關了。光武帝派人喊門,上東門的城門候郅(zhì)惲拒絕開門。光武帝讓人打著火把照自己,告訴城上這是皇帝駕到。郅惲卻說天黑看不清楚,依然拒絕開門。光武帝沒有辦法,只好繞到其他的城門才得以回宮。第二天,光武帝還沒來得及怪罪郅惲,郅惲反而主動上書責怪光武帝,他說:“以前周文王就從來不敢過度沉迷於打獵,成為萬民的榜樣。陛下去遊獵,竟然夜以繼晝。您如此將江山社稷置於何地呢?”光武帝不僅沒有怪他,反而特別賞識他,後來郅惲官至長沙(今湖南長沙市)太守。至於強項令董宣的故事,更是大家所熟知的。

學術界一般認為洛陽北邙山上的大漢冢就是光武帝的原陵

漢光武帝劉秀也是一個十分節儉的人。這一點也體現在他身後的安排上。光武帝劉秀臨終之際下令簡葬。東漢的帝陵,就起規模上遠不能和西漢相比。拿劉秀的原陵和漢武帝的茂陵相比,簡直可以用寒酸兩個字來形容。

就處理家庭內部的事務上,漢武帝劉徹也不如漢光武帝劉秀。漢武帝晚年疑心很重,懷疑太子謀反而爆發的巫蠱事件,長安城中血流成河,數萬人被殺。最後太子自殺,皇后衛子夫也自殺身亡。漢武帝劉徹不得不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而為了防止出現身後太后專權而殺死了劉弗陵的母親鉤弋夫人。相反劉秀本人則是一個比較重感情的人,他一生有過兩個皇后。早年的摯愛是陰麗華,但由於種種原因,身處河北的劉秀在登基之初立郭聖通為皇后。到了建武十七年,劉秀和郭聖通感情破裂,廢黜了郭聖通的皇后之位。不過,郭聖通並沒有被打入冷宮,而是封劉秀和郭聖通的一個而字為中山王,給了郭聖通一箇中山王太后的名義。郭聖通的兄弟也繼續享有榮華富貴,劉秀也經常到郭家做客。兩年後,郭聖通的長子劉強主動提出辭去太子之位,劉秀出於對兒子的保護,接受了這一請求,封劉強為東海王,改立陰麗華的兒子劉莊為太子。改立太子,並沒有引起朝廷的動盪。這都不能不說是劉秀妥善處理家庭內部事務的結果。

當然,劉秀也有一些缺點,比如他過於迷信讖緯,頗受史家詬病。不過從總體看,雖然在網絡上,漢武帝劉徹的名頭要遠大於漢光武帝劉秀,但是假如可以穿越的話,我寧願意穿越到光武帝劉秀的時代裡,而不願意到漢武帝那裡去!


野叟雜談


兩個人不是太好比較,漢武帝更偏重於守住並且擴大祖宗留下來的基業。

劉秀則是大漢王室的中興之主,你也可以理解為,劉秀是開國之主,只不過他建立的國家,沿用了西漢的稱號,直接叫了一個東漢。

西漢和東漢的都城不是在一個地,西漢的國都在長安,東漢的國都在洛陽。這就是西漢和東漢最大的區別。

漢武帝的主要功績是和匈奴交戰,把匈奴趕到了漠北,漠北也就是今天的貝加爾湖一代。漢武帝剛登基的時候,還派張騫出使西域,並且打通了河西走廊等地,讓中國和西亞等地區得到了更加頻繁的交流。

漢武帝時期中國的疆土得到了很大的擴充,奠定了以後各個王朝建國的版圖。

但是,漢武帝也犯了很多錯誤,他好大喜功。因為常年發動戰爭,把本來文帝和景帝給他留下來的一個富庶的大漢帝國,差點會揮霍完了。

他在晚年還犯了錯,被小人江充利用,錯殺了太子,逼死了皇后衛子夫。不過,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又頒佈了《罪己詔》,糾正自己的錯誤。

用司馬遷的話來說,漢武帝有秦始皇的功勞,但是,沒有秦始皇的過錯。

這就是大漢帝國得意持續下去的原因。

劉秀相對比於漢武帝來說,要完美的多。要知道劉秀是劉邦的九世孫,若是王莽沒有篡權,他還是皇親國戚,過得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

但是,所有的這一切美好,全部被王莽這個外戚派給打破了。

王莽篡權成功之後,劉秀一夜就回到了解放前,他再也不是皇室後裔了,就連朝廷每年給他們家發派的皇糧,都被王莽給終止掉了,因為姓王的當了皇帝,是不會給姓劉的人發皇糧吃的。

劉秀就這樣從皇室後裔,變成了只能靠種莊稼,討生活的一個農民。

到了天下大亂的時候,劉秀和哥哥商議了一下,就開始一起起義了。

因為王莽篡權,皇位來的不正,在加上他統治的年份,國家出現了天災,導致了人民沒有飯吃,對他的統治不滿。所以,人民群眾紛紛起義,要推翻王莽建立的新朝。

農民起義中最大的兩支隊伍就是綠林軍和赤眉軍。

劉秀和哥哥等一大家人,就投靠了綠林軍。

最後綠林軍把王莽給殺死了,劉秀到了河北趁著收復失地的機會,就脫離了綠林軍,自己獨立出來當老大了。

王莽被殺後,綠林軍裡的人推舉劉玄當皇帝,等赤眉軍帶領部隊殺到長安後,就把皇帝劉玄給趕下了臺。

然後赤眉軍開始和劉秀幹仗,最後赤眉軍投降了劉秀,劉秀得到了天下。說要說劉秀的江山,是自己打下來的。


史學達人


我從幾個方面來比較劉徹與劉秀。

1、從事功之難易而言,劉秀難而劉徹易

漢武帝劉徹在當皇帝的路上雖然有點曲折,但主要是別人幫他擺平的,所以他是以皇帝、天子的身份來幹事情,可以說順風順水。劉秀則不然,他雖有皇族身份,其實就是個下層百姓,一介農夫,從農夫奮鬥到皇帝,這種艱辛,豈是劉徹能比?

2、從行軍打仗來看,劉秀是天才,劉徹沒打過仗

劉徹是漢武帝,劉秀是光武帝,兩個人的諡號都有一個“武”字。不過,漢武帝的武功,是別人打來的,是衛青、霍去病等一批將領幫他掙來的。光武帝的武功,首先是自己打出來的,歷史上著名的昆陽之戰,就是劉秀的傑作。要對比這方面的才能,劉秀是碾壓劉徹。

3、從用人的水平來看,兩人大體相當

劉徹是比較能識人用人的,他的時代出了許多光耀史冊的人物,比如衛青、霍去病、張騫、蘇武等。相比之下,劉秀麾下雖然有云臺二十八將,但是知名度要稍遜一籌。然而,劉徹後期亂用人,大失水平,這就大大失分了;劉秀的人才雖然不如劉徹的拔尖,但是沒有拖後腿的,所以說兩人大體相當。

4、從為政的角度看,劉秀仁慈,而劉徹暴虐

光武帝劉秀是中國歷史上道德水平比較高的皇帝,他保全功臣,九次下達詔令釋放奴婢及保障奴婢人身權利,用法寬鬆,多次下詔恤刑,都非常有人道主義色彩。而劉徹就是徹頭徹尾的暴君,殺人不眨眼,任用酷吏,從親生子女到宰相高官,手起刀落,毫無人情。

5、從開拓精神言,劉秀保守,劉徹進取

漢武帝值得稱道的是其開拓精神,他是中國歷史上對領土拓展貢獻最大的皇帝,他在任期,開疆拓土,從河南地到河西走廊,勢力一直抵達西域;在東面吞併朝鮮半島;在南面征服南越、閩越、東越;在西南開拓西南夷,設郡置縣。他目光宏遠,雄心萬丈,這是光武帝所不及的。光武帝時,對匈奴採取守勢,西域諸國欲歸附中國,光武帝甚至拒絕。


君山話史


長話短說,簡明扼要。

光武帝和武帝的詳細生平,史書和百科裡都有很清晰的分解,這就不多加贅述了。

兩個人都是比較有名的戰鬥狂人,論述對比兩個人的本事首先得從他們所處的當下環境和人文狀為前提條件。

劉徹蒙兩代福廕,身處盛世,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是劉秀遠遠不及的。故而劉徹在世料當中的名氣遠遠大於劉徹是情理之中。

雖然劉徹終其一生的對外戰爭的確是可以用強悍來形容,但是追根揭底,其實不在乎於其本身好戰的本性罷了。衛·霍兩代將軍終身戎馬,並沒有得到劉徹絲毫提點和戰術佈置。所以說,漢武時期的武運昌隆,實質上並非跟劉徹本身有著什麼過多的關係。但是給他的親信和家屬謀得了很多封侯的機遇。


有說“無為而治”本就是帝王治理賢臣能將的至高作為。這我不否認,但是戰爭的發起,以及戰後的處理,這些在最高執政者的胸中應該是有著很明晰的條框才對。而劉徹並非如此,一直處在“犯我必死”的狂熱狀態,文景的遺蓄全部耗盡不說,戶口減半也是血淋淋的事實。

至於戰爭的對錯,有說當代不好評判,這也很有道理,但是一個文治武功的皇帝,首先要做到“功在當下”,然後再去想“利於千秋”。否則如同後來的隋煬帝,還沒將思想完全貫徹到下一任繼承者,國家就完蛋了。漢武晚年,數不清的農民起義就很說明問題了。更甚者,漢武中後期賣官買罪等用錢換前程的方式已經公開合法化,將所有賺錢的行業統一國家控股,雖說緩解了戰爭帶來的強大消耗。但是限制了民生,更也限制了社會發展。

拋開代價來說,漢武帝北擊匈奴,南滅越族,西破大宛,威服西域。的確是功績滿滿。但作為對比,光武帝對異族的恩威並施,的確是要比他的前輩高明許多。


光武帝從無到有收復失地,功績之大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就單說對比,光武帝對匈奴始終實行仁政守勢,將邊境百姓內遷的確是上善之道。最終被困擾的匈奴果然內亂,南匈奴主動依附和親,北匈奴內災不止。徹底被光武拖死,對漢民族失去威脅。不戰而屈人之兵,大抵如此。朱重八後來在對待外族的戰略上效仿光武,也得到了不俗的成效。不得不說劉秀的高瞻遠矚,真知灼見。


身為一代帝王,國家的至高掌控者,主動發起戰爭,首先要考慮的不是勝與負,而是勝了之後怎麼樣怎麼做,也就是說這場戰爭的目的明確性,以及戰後的處理。還是那句話“剿不得撫,不如不剿”。

一場仗打完,百廢待興,如果不能及時建立制度以及計量戰後的即時收益是否足夠應付各種剛需,那麼這場仗就是昏庸之戰。 只攻不守以戰養戰的閃電戰術,只有蒙古鐵騎做到了。那跟漢朝的情形和制度完全不是一個回事。

曾經和我同為學員的時候,就這個問題跟我討論過,大致意思說為了拓疆土無需考慮甚多。我深不以為然。蛇吞象被撐死的典故很多人都聽說過,也都以此為戒。沒有計量好戰後的收支,戰後如何賑災重建?若不得重建,極有可能發生民變,鎮壓還是棄守?棄守了何來拓疆土?鎮壓之錢糧何處出?戰爭雖然瞬息萬變,有勝有負,那麼提前對勝利之後的事情都沒有詳加考慮,不是昏庸是什麼?


光武帝和武帝的對比勝出不僅僅停留在軍事層面,漢武晚年,淫蘼奢華。重用小人術士,連心心相印的衛皇后和太子都被逼迫致死。又建立後宮等級十三,古之未聞。反觀光武,一生只出十子,九子出於兩代皇后。


如實對比,設身處地最是直觀。光武若處於文景之後,漢朝必成光武盛世。而劉徹處於新朝之年,是否能憑藉星火之力復國?深值得推敲。


偏偏一句話說不完


劉徹vs劉秀,一個是刻薄寡恩、好大喜功的渣男;一個是布衣起家、有顏有才的男神,相信不少人會傾心後者。但若真要論本事,歷史上有幾人能和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漢武帝相比?


因此,這一波必須站劉徹!

內政PK:劉徹多的是偉大舉措

作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型,劉秀重新統一漢朝常被看作是他有才能的完美論證。其實,統一固然是大功,但其意義和劉徹開疆擴土的影響比起來,可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都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熱衷於大一統的環境下,王莽失敗後群雄四起,必然會有人來重整山河,不過剛好在劉秀手中實現罷了。況且,他一統山河的難度係數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

(由於完美男神的屬性,劉秀比劉徹更容易圈粉)


劉秀確實有文武雙全的優秀基因,但他之所以能夠迅速脫穎而出,還不是因為對手實在太弱!當時,新莽政權內部矛盾重重,民心盡失;更始軍進入長安後與隨之而來的赤眉軍火併,搞得兩敗俱傷;隗囂雖也想稱帝,但並不介意做條鹹魚,認為能當一個諸侯國君也不錯;公孫述更是作死地錯失進軍中原的良機;其他割據勢力就更別說了,沒啥戰鬥力。

劉徹本事大在哪兒?古有“漢唐盛世”,今有“秦皇漢武”之說就是最好的例證!

秦始皇創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國家,他鞏固的;史上最牛B的軟刀子政策推恩令,他頒佈的;絲綢之路,他籌劃的;帝王使用年號,他開始的……就更別說他用人唯才,開創察舉制,興太學,一時名臣良將迭起。還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從此儒家作為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這些哪一個不是深遠影響後世的政策?

(關於治國用人,漢武帝很有自己的一套)


即位後的20年裡,他整理幣制,將貨幣的鑄造和發行直接控制起來;廢各種雜劣銅錢,統一推行“五銖錢”;實行鹽鐵官營,設立鹽官和鐵官,控制與經濟命脈有關的大手工業和大商業。有了這些政策,漢朝的錢包也慢慢鼓了起來。

後來他又兩次派張騫出使西域,加強了和西域的聯繫,開闢“絲綢之路”。不然如今哪來的葡萄、核桃、胡蘿蔔、駱駝、獅子、駝鳥……西方又怎會知道我們精美的絲綢、漆器、玉器、銅器?

勇氣battle:劉徹不知道啥叫退縮

作為一名員工,誰不喜歡劉秀這種寬厚仁愛的暖男CEO?然而,這並不能證明他就是一位合格的老闆。

劉秀即位初期,大多沿襲西漢初年的政策,雖然很快就有了些稍具開創性的做法,卻只是臨時起作用,不僅沒有行之久遠,有的甚至還為後世埋下了禍患。比如,度田政策。

(為解決邊境威脅,劉徹全力攻打匈奴)


為了避免豪族失控對統治造成威脅,他推行度田制,丈量土地、核實戶口、收錢糧。然而,他卻從一開始就忽略了,東漢本身就是建立在地主豪族之上的政權,抑制豪族的同時也會給自己的王朝帶來損害。最終,他不得不妥協。妥協的後果就是,地主、豪強獲得了更多發展空間,為東漢滅亡埋下了禍根。

由此可以看出,劉秀沒有能夠排除一切阻力革新的魄力。所以,他這種性格也造成了東漢制度不立。自己在位時倒是能夠震住場面,但是後世之君大多年幼即位,而且“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哪怕成年後,才智也沒能達到劉秀的level,朝政自然混亂不堪。

(有人認為,劉徹晚年迷信巫蠱之術,算不上偉大)


而劉徹就不一樣了!為了實現政治抱負,他不惜向整個權貴階層開戰: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對付諸侯王;酎金奪爵對付勳貴集團、外戚勢力;刺史制度、遷徙茂陵對付地方豪強;算緡告緡對付大商人。這些勢力哪個好惹?但是劉徹硬生生把他們收拾了個遍,前幾任皇帝遺留下來的問題迎刃而解。

為了提高北方邊境地區的人民生活幸福指數,他還決定改變漢初以來對匈奴的和親政策,不惜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先後發動了3次大規模匈奴反擊戰。最終,對方遭受致命打擊,一個長期以來的威脅基本解決。單看這份決心和勇氣,是劉秀能比的嗎?


然而有人卻覺得,劉徹晚年迷信巫蠱之術,甚至因此害死太子劉據、盲目任用李廣利,實在算不上一個偉大的君王,你覺得呢?在評論裡和我一起分享吧!


Allhistory:基於AI知識圖譜,展現不同角度的歷史世界。歡迎關注!


全歷史


這裡是不請自來的守仁君

守仁君認為,兩漢所有的皇帝中,漢高祖排第一,漢光武能排第二,文帝、昭帝、宣帝並列第三,漢武帝只能排到第四,再往後就是,景帝,明帝,章帝,元帝其實也還可以。至於其它的皇帝就夠嗆了。

拿漢武帝和光武帝相比,個人認為漢武帝完敗。

漢武帝是西漢的第七位皇帝,漢武帝繼位時,漢朝已經經歷了數十年的休養生息,國力大幅度的強盛。相傳,武帝初年,漢有戰馬八十萬匹。這是後世王朝想都不敢想的數量。武帝初期,國庫裡穿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糧倉裡堆積著大量的餘糧,陳穀子堆著舊穀子,一直堆到倉外。

可以說,漢武帝的起點非常的高。武帝登基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加強統治。隨後向四周大肆用兵,北征匈奴,南平百越,向西打通西域,向東威震朝鮮。把大漢疆土擴大了兩倍。這是漢武帝的功績,但是在這些赫赫威名的背後卻是國家的衰敗。武帝后期,戰馬由原來的八十萬匹銳減到六萬匹。國庫也變得空虛。老百姓飽受征戰之苦,國家一片衰敗。萬幸漢武帝后來想明白了,發表罪己詔,下令休養生息。有人說武帝有亡秦之過,但無亡秦之失。

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

讓我們來看看漢光武帝

光武帝出身布衣,在新莽末年和大哥劉演一起赤手空拳打下一片天地。新莽滅亡後,劉秀又從河北起家,將四面八方的敵人逐一擊敗,完成了國家的統一,重塑漢祚。可以說劉秀統一天下是歷史上任何一個統一戰爭中難度最高的,但是劉秀做到了。不僅如此,建國後,劉秀開辦太學,廣施仁政。使國家迅速復興。這樣即能馬上打天下,又能馬上治天下的皇帝是非常少見的。更可貴的是,劉秀有這麼大的功績,為人卻非常低調以至於我們現在對劉秀的認知嚴重不足。



守仁讀仁


劉徹,漢世宗孝武皇帝。

劉秀,漢世祖光武皇帝。

無論廟號和諡號,二人均很相似。

1,從個人建功立業之心來看,劉徹從登基之日起便雄才大略,他的一生就是為了建功立業。


劉秀則不同最初只想做執金吾,娶陰麗華,後來稱帝一統天下被稱為“位面之子”。

2,從個人打仗能力來說,劉徹並無實戰的機會,而劉秀卻是戰場上走出來的,這方面劉秀本身更強。

但劉徹能御將,衛青霍去病均是不世之才,這一點劉秀的雲臺二十八將恐怕略遜一籌。

3,從對中國的影響來看,劉秀是完全不能跟劉徹相比的。

劉徹西域鑿空、北擊匈奴,開拓了華夏族的生存空間,第一次將漢族的勢力伸向了遙遠的西域。

同時,劉徹“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奠定了思想統一的基礎,完成了從秦始皇開始的大一統。

漢武帝與秦始皇並稱千古一帝。

劉秀太學生出身,太學同樣是劉徹首建。


劉秀的價值在於以優秀的個人能力將大漢國祚又延續了近兩百年,且以柔道治國,善待功臣,但不足以與劉徹相提並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