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航母建好後,艦載機是在碼頭先吊到航母上,還是試航時飛到航母上?

每次見到你


2013年有一本很火的書《我在航母上的八年》作者是美籍華裔士兵鄭一鳴,在這本書中提到了美國海軍的艦載機是如何上航母的:航空母艦開出海,之後艦載機一架一架的按順序降落在航母甲板上!由此,也可以看出,艦載機是在海上降落到航行中的航母上的!


整裝待發的艦載機

艦載機在航母上的降落也是有一定限制的,首先,航母一般會以儘量高的航速頂風逆行,以最大限度的增加艦載機著艦時與氣流相對速度,提高可控性。其次,艦載機在飛臨航母附近時,要根據航母航行的情況將姿態調整至最佳,在航母著艦系統就位後按照指示順序著艦,同時,航母上的空勤、維護人員要及時將艦載機停靠、固定就位!


放下著艦鉤、準備著艦的殲-15(效果圖)

一般情況下,由於航母上空間較小、武器密度大、操作維護難度高等原因,航母出港和返港時是很少攜帶大量艦載機,大部分(或全部)艦載機都會停在岸上的基地,一旦航母招呼再投入航母的“懷抱”!


威吶解析


艦載機是會依靠自身動力進行飛行,在航母上升降,這是十分肯定的常識。但是在航母出海時,是先用吊機將艦載機送上航母,還是先出海艦載機自行飛行降落到航母上,這個答案在13年的一本書中進行了解釋。

書中提到過艦載機是如何上航母的,書上說:航空母艦駛出海,在這之後艦載機一架接著一架的按順序降落在航母甲板上。由此,也可以看出,艦載機是在海上降落到航行中的航母上的。

然而,現代的艦載機比二戰期間的螺旋槳式的艦載機大了好幾圈,而且結構也更加複雜,運輸起來十分困難。如果把飛機從機場運到海軍基地,那就要將艦載機進行分解,不然在運輸過程中是無法通過橋樑和隧道的。而且,即使運輸到軍事碼頭,一架艦載機的還好說,用吊車吊上航母,但是一般的航母都有數十架艦載機,中國的“遼寧”號就有20多架艦載機,這要是用吊車一架一架的吊上航母,那航母一週都出不了軍港。所以,採取航母先出海,再讓艦載機上航母是最優方案。

雖然艦載機可以自己飛行降落在航母上,但是艦載機在飛行中降落在航行中的航母需要一定的技巧,航母要儘量高的航速逆風行駛,最大限度的增加艦載機降落時與氣流的相對速度,提高艦載機的可控性。再次艦載機在接近航母時,要根據航母航線情況調整降落的最佳姿態,然後按照指示降落。


楠竹一


關於這個問題,由於我沒有看過任何一個國家海軍的航母作戰手冊和作戰條令,一切回答都是推測,但是一定是有依據的推測,不是瞎猜測。儘管不是“視力2.0以上的猜測”,但是一定也不是瞎猜測,我不瞎。


艦載機上航母,一定是有2種方式,一種是飛上去,一種是吊上去。美國海軍美籍華裔士兵鄭一鳴的鉅著《我在航母上的八年》提到了美國海軍的艦載機上航母的方式:航母出海之後,艦載機一架一架的按順序降落在航母甲板上!這種試不奇怪,但是一定得上航母運用熟練的國家,比如美國海軍,他們往CVN-77上放艦載機,一定與咱們在2013年往遼寧上放殲-15方式不同,航母運轉時間在那明擺著呢。

第二種方式就是吊上航母。這一點我是反向分析的,具體分析過程如下。航母上有救援起重車,任務是救援失事的艦載機,或者說是出故障的。1985年4月,美國海軍“獨立”號航空母艦(CV/CVA-62)在進行艦載機起飛作業時戰位工作疏忽大意,忘了在準備彈射起飛的F-14戰鬥機尾噴管後升起偏流板,導致其後一架等待起飛的F-14機頭直接被吹離甲板,兩名飛行員果彈射逃生,雄貓下海,航母救援起重車把它撈了上來。

撈上來之後它就廢物一個了,不可能放在航母上當警示教育基地用,得把它弄回陸上車間大修。它自己是飛不下去了,只能通過吊運設備。艦載機能被吊下航母,就一定也能吊上來。比如,一航母剛剛訓練科研的航母,艦載機訓練的不先是觸艦復飛,飛機上甲板上的機動,在機庫裡的部署,都需要科研的,這時候它就飛不上去,因為還沒練觸艦復飛呢,就得吊上去。

另外,救援起重車自己啥上航母,它又不會飛,也是吊上去的。這也側面證明了飛機可以吊裝上航母。兩棲攻擊艦上的救援起重車,也是吊上去了,再次證明了往大艦上吊飛機的可能性。

下面,我把我的雜誌稿航母救援起重車,相關資料奉獻給大家吧,以饗讀者。航母上的救援起重車通常由大型柴油機驅動,最大起重能力在30噸以上,主要職責是負責故障和失事艦載機的救援與起吊,隨後恢復失事的甲板區域,平時也可協助地勤人員完成諸如發動機更換這樣的重型部件的起吊工作。如果一艘航母上沒有配備救援起重車,那麼它就不被允許出海作戰。

“蒂莉”飛行甲板救援起重車又名“黃色齒輪”,是美國海軍航母上的制式裝備,從1950年代朝鮮戰爭開始就在航母上服役,由墜機與救援小隊的航空支持裝備技師負責,任務是救援發生事故的飛機,平時也負責各種型號的作戰飛機、訓練測試飛機上下航母飛行甲板。“蒂莉”也在隨著美軍航母和艦載機的更新而在不斷換代,美軍現役航母上的“蒂利”由陸基起重機改裝而成,長9.8米,寬5米,高17.6米,3軸6×6結構,使用肯沃斯卡車的巨型輪胎,功率強大的柴油發動機重達2858千克。“蒂莉”的通用性也非常強,美國海軍的兩棲攻擊艦(LHA)和直升機登陸艦(LPH)上也配備有飛行甲板救援起重車。

雖然“蒂莉”又大又醜,但是她擔負的任務對於航母至關重要,“約翰·F·肯尼迪”號航母(CVN-67)上的“蒂莉”起重車,還被載入了美國海軍歷史。2002年,“肯尼迪”號航母在海上航行時為一輛“蒂莉”更換髮動機,整個換裝和測試過程持續了18個小時,創造了美國海軍的一項紀錄。航空中修部(AIMD)支持裝備分部的4名技師是更換任務的主力,還有多名管工、木工技師協助進行工具、照明和油料保障。2858千克的發動機從加利福尼亞州的埃爾森特羅運往諾福克海軍基地,然後運至巴林,由於發動機身形龐大直升機無法吊運,先是通過駁船運送到“肯尼迪”號航母,然後用起重機把她吊裝上艦。


吾評武願


不同時期的航母接受艦載機的方式不一樣,現代化航母偏向於用“升降機”接收艦載機。

現代化航母普遍都是60000噸以上的龐然大物,即便是裸露在水面以上的部分都是十幾層樓高,因此使用起重機將脆弱的艦載機吊裝到甲板上再運進機庫非常不便,因此航母在設計時會考慮將升降機降到與碼頭平臺差不多高的位置,方便人員上下同時也方便艦載機直接裝進機庫中去,畢竟相比高聳的甲板升降機旁邊的開口是最快的登船通道。

但是這種裝載方式僅僅是用於側舷升降機,而二戰時期的航母是沒有這種設計的,早期的航母為了提高航母抗浪性與航行安全都儘可能不在側舷開口,升降機被設置在甲板的中間位置上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使用起重機吊裝艦載機上艦了,平時的生活補給也必須通過起重機吊裝上艦。今天的很多現代化航母也保留了這種起重機如下圖的戴高樂號。

此外,航母剛下水時僅僅測試穿上基本機組設備的航行能力,並不會安裝艦島設備、指揮系統、生活設施等與艦身無關的部件,因此艦載機也不會在剛下水時就上艦;而艦載機出廠後的是非也是在陸地機場進行的,飛行員也不可能駕駛每一架艦載機挨個著艦,因為攔阻索以及艦載機本身都是有使用次數限制的,浪費設備的使用壽命並不明智。

在特殊情況下艦載機補充會在飛行員駕駛下依次著艦,這就是接收艦載機的同時也要接收新手飛行員的情況下,看過電影《永遠的零》都應該記得新手海軍飛行員都要駕駛艦載機著艦訓練,主角“宮部久藏”的第一次著艦也是駕駛艦載機登上航母的過程中的。


兵器世界


首先,相信大家都應該知道,航母和艦載機就像是汽車和輪子的關係,汽車離開輪子只是個軀殼。同樣,航母離開艦載機,也並不能發揮太大的作用。儘管航母是海上利器,國家軍事力量的象徵。要知道,航母主要作用是作為艦載機的一個起降平臺存在的。也就是說,從某種意義上講,艦載機在世整個航母的靈魂。

那麼,新航母下水後,艦載機是通過哪種方式到達航母甲板的呢?對此,有網友稱是被航母自身搭載的起重機,將航母運送到其甲板上的。當然也有人稱,艦載機是通過試飛降落到航母甲板的。

其實,對於這個問題,此前有本關於航母的書中就曾提到過,艦載機是如何登上航母的。當然,這並不影響對大家的普及。我們不妨設想下,新航母下水後。要做的必然是進行一系列測試,這個過程中,按道理來講,很有可能使用吊車將艦載機從碼頭吊到航母甲板上。

但不知大家想過沒有,想要在碼頭將艦載機吊到航母上,首先要經過運輸。試問下,有什麼人見過艦載機在公路上進行運送的。因此,這種情況顯然是不存在的。

其次,艦載機會飛,新航母下水後,想要測試其性能,當然應該讓艦載機通過起降方式進行測試。然後,通過航母上的艦載機拖車將艦載機按順序排放好。所以,艦載機是飛上去的,並不是吊上去的。


軍武視界


肯定是飛上去的,不可能用吊車一架一架吊上去。

這個是有先例可以印證的。2012年11月23日中國海軍“遼寧”號航母完成了首次艦載機著艦試驗,當天的新聞報道如下:“2012年11月23日,是戴明盟終身難忘的日子。這一天,他駕駛殲-15戰機從陸地某機場起飛,飛臨正航行在渤海某海域的遼寧艦上空,中國艦載機首次著艦這一歷史性的時刻就掌握在戴明盟手中。”在這之前,“遼寧”號的海試一直是“裸奔”的。不過為了進行艦載機的模擬試驗,“遼寧”號上確實出現過1:1的殲-15和直-18飛機模型,沒有動力裝置,不能飛。真正能飛的殲-15艦載戰鬥機是在2012年11月23日才通過陸地機場起飛、攔阻著艦方式降落到“遼寧”號上面的。

(殲-15艦載機首次在“遼寧”號航母上著艦)

作為艦載機飛行員來說,攔阻著艦是最基本的操作技能,艦載機是要著艦的。海試的時候吊上去,那上艦以後是不是還得起飛、然後飛回海軍艦載航空兵基地、然後再運到碼頭用吊車吊上去?

再者,現代艦載戰鬥機長達數二十多米、翼展近二十米、空機重量接近20噸,比二戰時期的螺旋槳式艦載戰鬥機大了好幾圈,結構也更加複雜,運輸起來談何容易?如果要把真機從海軍航空兵的機場運到海軍基地去,必須先得把艦載機大卸八塊兒,不然是過不了橋樑、涵洞的,大卸八塊的艦載機零件到碼頭之後再組裝?一架不是問題,即使是“遼寧”號這樣的航母也有20多架殲-15,而美軍的核動力航母艦載固定翼飛機有70-80架,如果一架一架往上吊的話,航母一週都出不了軍港了。

首艘國產航母也一樣,在完成航母本身的海試之後,艦載機試驗也會有序展開,到時候艦載機的上艦方式肯定也是飛上去,而不是吊上去。


軍機圖


航母建好後,艦載機是如何到航母上的?很多人說是直接飛到航母上的,實際上這種說法並不全面。事實上,艦載機到航母上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剛剛擁有航母的國家,當這個國家的第一艘航母建好後,艦載機剛開始的時候是在碼頭直接利用吊車吊上去的,而不是直接飛上去的。另一種就是已經擁有航母的國家,往往是艦載機飛到指定海域與航母匯合,並直接降落在航母甲板上。


之所以在最開始的時候要利用吊車先吊到航母上,目的是為了確保安全,原因是因為缺少有經驗的、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這種情況下,開著艦載機直接在航母上降落,那就是在和生命開玩笑。等到擁有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之後,就沒必要再利用吊車吊到航母上了,比如說美國,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是利用吊車把艦載機吊到航母上去的。這是世界通用的做法,沒什麼好說的,還沒有哪個國家敢開這種玩笑。

美國現在的做法是新艦出海後,艦載機隨後飛到預定海域與航母匯合,按照預定的順序,直接降落在航母甲板上。這是因為等到航母建好的時候,所需要的艦載機飛行員早已培養了出來。我國的遼寧艦被譽為“航母搖籃”,就是因為它能夠培養出航母所需的各類人才,包括艦載機的飛行員。002剛開始的時候,艦載機就沒必要再利用吊車給吊上去了,因為我們已經培養出了很多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




艦載機在航母上的起降作業(艦載機起降),危險係數最高,有“刀尖上的舞蹈”之稱,所以才會有了遼寧艦艦長劉喆的那句“甚至可以說是飛行員拿命換回來的”。技術難度最大,也最危險的就是艦載機在航母上的降落(著艦):哪怕是出現一絲偏差,那造成的後果就是機毀人亡。艦載機飛行員的起降訓練分為兩大步:一、陸上的模擬訓練。二、艦上訓練。以我國為例,陸上建有專門模擬艦上起降的訓練場,儘管模擬訓練場就是完全照搬航母,但陸上沒有湧浪,風向、風速也沒那麼複雜。



簡單說就是,模擬終歸是模擬,與真實的環境是有差距的。艦上訓練分為:航母通場、起飛、復飛、著艦。在陸上的模擬訓練中完成的再好,也不能直接駕駛艦載機飛到航母上。“遼寧艦”副航空長李曉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過我遼寧艦艦載機的訓練步驟,感興趣的可以去查查,所有的這些都是嚴格按照規定一步步走出來的。很多人說“凡事都有第一次,著艦也一樣,話是沒錯,但為這個“第一次”多做準備卻是必須要做的事,否則那就是“作死”。



現在我們的遼寧艦在出海執行任務的時候,艦載機就是在預定海域與航母會合後,直接飛到甲板上。在返航後,艦載機提前與航母說“拜拜”,飛回自己的基地,進行維護保養等。等到下次再有任務的時候,艦載機才會與航母“複合”。


儒道之主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可以精簡成一句話:艦載機如何到航母上取決於是否具有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如果沒有,老老實實的用吊車吊上去,再麻煩也比出事故要好得多;如果有,那就簡單了,航母出海後飛上去。



儒道之主


機長 22.28米

翼展\t全幅:15.0米

高度\t5.92米

翼面積\t62.04米

空重\t17500千克;

從實際參數看如果採用吊裝有一定的困難,由於飛機長度太長,各類機載電子設備非常嬌貴,從機身固定吊裝不太可能,除非設計了起吊托架,將飛機停在托盤上整體吊到航母,整個重量在30頓左右,實際要看現有塔吊都能否勝任,因此對航母艦載機來說,適合吊裝的可以吊到航母上,無法滿足吊裝條件的只能飛降航母!另外航母有飛機升降平臺,是否可以臨時安裝跳板將飛機託運到升降平臺,送往機庫!





無憂谷逍遙子


當然是飛上去的,因為反正都要飛到航母上

拿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為例,在2012年9月25日服役後,根據網上曝光的照片顯示,在11月殲-15戰機首次觸艦復飛之前,我們都沒有看到遼寧艦的甲板上有殲-15的影子。在遼寧艦曝出所有殲-15飛行員戴明盟著艦成功的消息後,遼寧艦的甲板上才開始出現J-15,由此可見艦載機首次上艦是飛上去的。


艦載機飛行員在上艦之前要在陸上飛行模擬中心反覆訓練,在各項飛行考核指標合格之後,才能上航母訓練,以確保萬無一失。

在艦載機首次著艦時,航母會攜帶著地勤人員出海選擇一個合適的位置,這時艦載機會從陸地上的機場飛到航母所在海域,選擇一條合適的航線和角度降落在航母上,這是成為艦載機飛行員的第一步。

為什麼不用吊車把艦載機直接吊到航母上呢?這樣不是更簡單嗎?其實在二戰時期的艦載機的確是吊上去的,因為那個時候的攔阻索比較簡陋,也沒有專門的跑道供艦載機降落,艦載機降落在甲板上時磕磕碰碰甚至經常“翻機”,而且二戰時期的航母甲板經常密密麻麻的擺滿了戰機,所以那時的艦載機當然是吊上去的。



而現在不一樣了,航母上有專門的跑道供艦載機起降,而且還有很多輔助降落設備,艦載機飛行員經過反覆訓練降落在航母上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如果使用吊車的話,必須把艦載機大卸八塊之後吊上去,然後再在甲板上組裝戰機,這樣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會對戰機產生影響。


所以如果不是艦載機出現故障的話,是不會使用的吊車的。


青年視紀


先說遼寧艦!

遼寧艦上降落艦載機,應該動用哪些裝備、怎麼個流程、需要哪些數據……中國都是第一次運行!不先把艦載機吊上去試試?

這麼說吧:全新的設計、全新的裝備,試驗都是分步實施的!

美國佬為了試驗航母上電磁彈射、先把模型彈幾次……幾十噸的鐵塊、彈一次就廢在海底!著航降落是最難最複雜的,通過多次艦上起飛、著艦復飛 積累數據後才能進行!

當然技術成熟後,就不需要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