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此人是晚清名臣,靠洋務運動中飽私囊,家產富可敵國

此人是晚清名臣,靠洋務運動中飽私囊,家產富可敵國

作為晚清的重臣之一,李鴻章的名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並且李中堂有著多重面孔,洋務運動領導者,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李中堂在歷史上的地位不可謂不高,更有人將他稱之為“東方俾斯麥”。而他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當然,歷史的背後或許讓人有些不適,這個位高權重的晚清官僚卻擁有億萬家財,家產之多可以說三代人都花不完。

李鴻章不僅是洋務運動的領袖,所以致力經濟的同時也開始和國外財閥合作,在經濟上與英國的大財閥羅斯柴爾德家族有私人來往,李鴻章曾被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皇家維多利亞勳章。而李鴻章也可以通過這樣的交往之中發展自己的企業,他先後創辦了河北磁州煤鐵礦、江西興國煤礦、湖北廣濟煤礦、開平礦務局、上海機器織布局、山東嶧縣煤礦、天津電報總局、唐胥鐵路、上海電報總局、津沽鐵路、漠河金礦、熱河四道溝銅礦及三山鉛銀礦、上海華盛紡織總廠等一系列民用企業。

此人是晚清名臣,靠洋務運動中飽私囊,家產富可敵國

也正是有著這樣的發展機遇,李鴻章實現了悶聲發大財,成為當時清朝官僚中最富有的。李鴻章的財產究竟有多少?雖然沒有具體的數字記錄,可是據容閎《西學東漸記》估計, 約合白銀四千萬兩,而當時的清朝一年的財政收入僅有八千多萬量,也就是說李鴻章的財產簡直可以富可敵國,不過這個數字應該有一定的水分。真是應了那句 “宰相合肥天下瘦”的古語啊!

李鴻章既然有如此高位,他家的其他兄弟也不甘示弱,他的哥哥李瀚章歷任湖廣、漕運、兩廣總督;老三李鶴章官居道臺,後來用錢買個二品銜;最小的六弟昭慶雖死得早,因隨李鴻章在淮軍中效力,早早當了知府,死後贈太常卿。所以,李鴻章的家族之中處處都是當官之人。

此人是晚清名臣,靠洋務運動中飽私囊,家產富可敵國

除了巨大的財產之外,李鴻章還是十足的地產巨頭,《中國近代農業史資料》第一輯中相關史料記載,李氏六兄弟,僅在家鄉合肥,“ 每人平均有十萬畝”,合計共六十萬畝土地,“其在外縣更無論矣”。李鴻章本人所置田產,每年可收租五萬石。 直到1936年,“李文忠享堂每年收租稻仍有三萬餘石”,統計者不禁感慨萬分:“則是一個骷髏地主仍有田地三萬餘畝矣!”就是說一個死人還有三萬畝田地,真是對現實莫大的諷刺。

所以有著巨大財富的李鴻章給自己女兒的嫁妝更是滿滿的金銀珠寶以及房產,尤其是李鴻章將好多房產送給了自己的這個新女婿,有人說李菊耦嫁給張佩綸時候光嫁妝就能嚇死人,那叫一個煊赫,烈火烹油,繁花似錦,銀子如流水一般淌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