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類風溼性關節炎,中醫病因病機,辨證論治

(一)中醫病因病機

1.先天不足,腎精虧虛:先天稟賦不足,外邪乘虛葡人;或病久陰血暗耗,陰虛血少,成為發病的內在基礎,或房勞過度,腎精不足,水虧於下,火炎於上,陰水消爍,真陰愈耗。

類風溼性關節炎,中醫病因病機,辨證論治

2. 外感寒溼,痺阻經絡:由於居住潮溼,涉水冒雨,冷熱交錯等原因,風、寒、溼邪乘虛侵入,痺阻經絡,流注關節,發為本病。

3. 風寒溼邪,鬱而化熱:風寒溼邪,流連不去,鬱閉陽氣日久,鬱而化熱化火,變生熱毒,阻滯血脈,流注關節而發病。

4. 溼熱內蘊,痰瘀阻滯:溼熱瘀相互蘊結,阻於經脈,氣血瘀滯,阻遏氣機,終致溼熱痰瘀痺阻經絡,流注骨節而成本病。

類風溼性關節炎,中醫病因病機,辨證論治

5. 溼熱傷陰,陰虛血熱:溼熱內生,蘊結為毒,攻注骨節,或邪熱灼傷血脈,或熱傷陰津,血脈乾澀,均可導致血瘀。

(二)論治

1. 寒熱錯雜證

證候:低熱,關節灼熱疼痛,舌質紅,苔白,脈弦細或數,或有紅腫,形寒肢涼,陰雨天疼痛加重,得溫則舒。

治法:祛風散寒,清熱化溼。

方藥:桂枝芍藥知母湯加減。

類風溼性關節炎,中醫病因病機,辨證論治

2.陰虛內熱證

證候:口乾咽燥,手足心熱,午後或夜間發熱,盜汗或兼自汗,小便赤澀,大便秘結,關節腫脹疼痛,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清熱,祛風通絡。

方藥:丁氏清絡飲加減。

3. 溼熱痺阻證

證候:噁心嘔吐,關節腫痛以下肢為重,全身睏乏無力,下肢沉重酸脹,發熱,口苦,飲食無味,納呆,浮腫或有關節積液,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溼,祛風通絡。

方藥:四妙丸加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