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4 晚清時,大批洋人欺辱我國,為何多數老百姓不反抗?哀莫大於心死

清末的中國可謂山雨欲來風滿樓,經過太平天國的折騰以後,基本已經算是元氣大傷。但是,統治者還是不願意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思,他們始終認為百姓一旦得勢就會傷害到他們的利益。所以,我們看到,幾乎所有的清末統治階級都是短視的。

他們妄想只學習西方的技術,不學習西方的思想。哪怕買來了洋槍洋炮,還是要用封建思想去統治臣民。

晚清時,大批洋人欺辱我國,為何多數老百姓不反抗?哀莫大於心死

事實上,以慈禧太后為首的統治者並非看不到東、西之間的巨大差距,但是,他們的腦子裡面對這種差距並不以為然。對於這些人來說,如何在自己活著的時候鞏固住地位和權力才是最要緊的。有可能危及到自己地位的事情,他們絕對是不會去做的。

因此,洋務派的改革終究只有一個可能——失敗!

慈禧太后從來就對西方的東西不感冒,她更不願意學習那些思想和技術,如果有可能的話,她甚至想要讓中國徹底與世隔絕,然後,自己坐在至高無上的寶座上千秋萬代。

晚清時,大批洋人欺辱我國,為何多數老百姓不反抗?哀莫大於心死

就像她說的那樣,任何讓她不高興的人或者物,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因此,她可以為了自己的生日挪用軍費、掏空國庫。但是,她也知道洋人始終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於是,在義和團爆發以後,她選擇了支持,利用漢人去對抗洋人,希冀依靠神秘的力量將其趕出中國。

事實上,慈禧的種種作為都不過是為了延續自己的權力,她所考慮的始終都只有自己的利益。在她的利益面前,整個大清國的未來根本就無足輕重,國家將來會不會滅亡並不重要,只要不滅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不讓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害就行了。所以說,他們的眼中只有家沒有國,看中的永遠只是自己的一腔私慾。

有了這樣的統治者,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清朝的百姓對於國家如此淡漠了。

晚清時,大批洋人欺辱我國,為何多數老百姓不反抗?哀莫大於心死

如果一個國家的領導者根本就不關心百姓的死活,那麼,這個國家的政府在某種程度上就和百姓割裂了。百姓根本不會愛護這個所謂的政權,在災難到來的時候,他們甚至會為推翻它而出力。慈禧在位的時候,中國已經是積貧積弱,但是,她依然願意用四億五千萬兩白銀去換回自己的京城,換回自己的榮華富貴。

四億五千萬對於慈禧來說不過是個數字,她沒有物力維艱的概念,畢竟,那些銀子又不需要從她的口袋裡出,大清的國民一人一兩湊一湊就行了嘛!如果自己有需要,再行徵收便是。於是,在這種情況下,百姓對於國家整體是失望的,他們不可能用自己的全部身家去“結與國之歡心”。

晚清時,大批洋人欺辱我國,為何多數老百姓不反抗?哀莫大於心死

在鴉片戰爭爆發以後,百姓們看著氣勢洶洶的英國艦隊,並沒有想象中的義憤填膺,也沒有想象中的跪地求饒,他們便顯得異常冷靜、異常冷漠。黑壓壓一片的中國百姓,站在江岸邊,沒有一個人站出來鬥爭,他們就如同看熱鬧一樣冷漠的看著進犯的敵國軍隊。

梁先生曾說:“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國家不過是統治者的私產,是人家的國家,朝廷從來不把老百姓當人看待,這樣的國家,朝廷,官府,與老百姓何干呢?”

中國人有一句古語:“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意思是說,皇帝如何看待臣子,臣子就會如何報答君王。如果皇帝不看重臣子的生命,那麼大臣將會將皇帝視為仇敵,欲殺之而後快。

晚清時,大批洋人欺辱我國,為何多數老百姓不反抗?哀莫大於心死

可以說,這句話就是晚晴末期中國的真實寫照,既然,慈禧根本就不關心百姓的死活,那麼,就不要奢望百姓能夠為國捐軀。百姓不揭竿而起就已經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了,又怎麼能說他們麻木不仁呢?就好像一個人天天受欺負,當欺負他的人瀕臨死亡的時候,就不要奢望受欺負的人施以援手。

所以說,有人指責清朝的百姓不愛國,這是不對的。雖然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但是,那也要給百姓一個愛國的理由呀。

他們既然已經不被當做國人,那麼,你又怎麼要求他們為國家奮戰呢。清政府腐敗透頂,對外媚顏屈膝搖尾乞憐,對內橫徵暴斂殘酷壓迫。百姓民不聊生,已經恨透了這個大清帝國,你還能指望為這個給他們帶來無盡屈辱和災難的政府賣命嗎?哀莫大於心死,當然,老百姓也會變得麻木不仁了。

晚清時,大批洋人欺辱我國,為何多數老百姓不反抗?哀莫大於心死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人湧現出了多少英雄兒女啊!那是因為當時的中國人深深明白,他們身後就是家園,保衛的就是自己的家人,它們是真正將國視為自己的家的。歷史最重要的價值就是可以讓後人時時惕厲自省,看著清朝的悽慘下場,我們就更加應該引以為戒,絕不能重蹈覆轍。

『《晚清的老百姓》、《洋務運動》、《鴉片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