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冰岛门将哈尔多松一战成名,怎么看待他的主业是一名导演,副业才是足球守门员?

散兵有勇


这个案例在我看来对职场人有很大的启迪。

在学校里的时候,教育的口号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做四有新人,而到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时,导向强调的是把力量集中于一点,打出最大的力量。在全面与精通方面,社会和校园给我们的导向似乎一直左拉右扯,让刚踏足社会的年轻人经常彷徨:到底是该专注,还是多方面发展?

斜杠青年的概念,在这样的困惑中应运而生。

所谓斜杠青年,就是一专多能,具备多个职业技能的人。因为写技能的时候往往“金融/法律/营养师”这种写法,所以被叫做斜杠青年。

我相信,不止一位斜杠青年都有过犹豫和恐惧,那是来自于对专业所学不精、成为一个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没成就的恐惧。

幸亏,这世界上还有冰岛门将哈尔多松这样的人,一直在鼓励斜杠青年。

扑出球王梅西的点球,这种胆识、技术,用精通专业来形容不为过。

哈尔多松给大多数职场人的认知提供了一份颠覆感:他们都说精力不能分散,然而这人就是能做到分散而专精,原来职业生涯还可以这么发展。

新奇的事物出现,很大程度上的意义是可以回过头来对比自身,思路是否被框定限制了,是否有新的契机和可能也在等着自己?


墙笑裂


对于1比1的结果,阿根廷显然无法接受,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失败,反观冰岛,一个30多万国家的人,扣掉老人、孩子、女人、残疾等等因素,全国能踢球的基本上也就场上这些了,当全部力量只有20几个人的冰岛能逼平劲旅阿根廷,这还不算一场大胜吗?特别是比赛中表现出彩的门将哈尔多森,虽然不务正业,但是却不影响他的伟大。为什么会说不务正业呢?

不务正业的哈尔多森

众所周知,冰岛的主帅是个牙医,所以牙医手下有个做导演的门将也就不足为奇。在2015年以来,哈尔多森号称在冰岛业余联赛踢球,但是其含金量和我们市队对抗的感觉是差不多。业务联赛的收入是无法养家糊口的,所以在当时,哈尔多森的主业是导演,而且成绩还不错。哈尔多森导演了可口可乐冰岛地区世界杯广告,他拍摄了纪录片《我们的球员》和西决《聪明人吉利兹》等作品,这年头,做不了跨界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踢足球的了。

哈尔多森的伟大表演

冰岛对阵阿根廷,几乎全世界都没人看好他们,赔率也高的让人咋舌,特别是开场不久,阿奎罗打进了领先的一球后,似乎比赛要进入阿根廷表演时刻,可顽强的冰岛人没有放弃,冰岛的芬博加松紧接着打入扳平一球,接下来就看哪位导演的了。在控球率只有22%的基础上,他化解了梅西的点球,下半场站在面对阿根廷一浪高过一浪的进攻狂潮,他封出了多记必进之球。虽然晚进职业联赛,虽然他已经34岁了,但哈尔多森用华丽的表演证明自己是世界杯上最好的门将之一。

为什么哈尔多森有如此伟大的表演呢?也许是原来的公司一直保留停薪留职的保障吧,好吧,这只是玩笑,有些人真的是为足球而生的。


东球弟


这门将是牛人啊

我相信在今天比赛前,大多数人对于冰岛队的守门员哈尔多松,不是很熟悉吧。经此阿根廷一战,因为扑掉了梅西的点球,他势必一战成名。身价也肯定水涨船高。


可能很多球迷不了解,他的主业是一名拍纪录片的导演,可口可乐在冰岛拍的世界杯广告,据说就是出自该老兄。

我只能说,老兄真是太多才多艺了。能导片、能守门踢球,还有什么你不会的吗?坦白说,今天的比赛,你的表现确实出色,高接抵挡。整场比赛,你应该是最忙碌的人。不过恭喜你,扑出了梅西的点球,等着广告商请你拍广告吧。接下去,你可能就是主演和导演兼职了。


老实说,今天的比赛,冰岛队踢得有点太保守了。他们完全可以压出来打一下。说实话,我真没想到,第一次参加世界杯的冰岛队,踢得会如此之好,一点没有怯场,跟强大的阿根廷硬扛了90分钟。

当然今天的比赛,表现出色的也不仅仅是,哈尔多松,冰岛队球员的整体防守值得称道,面对阿根廷队的狂轰乱炸,他们的阵型始终没有散乱,战术执行力之强,让人意外。不得不说,能在预选赛力压克罗地亚和土耳其,绝不是有运气这么简单。

有这么出色的门将,我更想看他们之后的比赛,这个只有35万人的北欧小国,经此一战,真的让人刮目相看。


散兵有勇


只要关键时刻不掉链子管你主业副业是什么,赢球才是硬道理,我想冰岛让我们国家队汗颜,冰岛“兼职”门将更让我们国脚无地自容。



俄罗斯世界杯D组首轮较量,谁能想到阿根廷会被冰岛1:1神奇扳平,也许你会责怪梅西没有大心脏,梅西理应为罚丢点球承担责任,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冰岛的“兼职”门将。



为何称呼他为兼职门将呢?

据悉冰岛首发门将哈尔多松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导演,冰岛世界杯宣传片就是他一身策划,真的是导演一出好戏,不知道扑出梅西的点球是之前写好的剧本吗?除了扑出梅西关键点球,哈尔多松全场比赛可圈可点,发挥出色高接抵挡为球队构建最后一道防线。



“我是来打酱油的”,不知道本届世界杯冰岛还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吗?真想问问哈尔多松的剧本如何。


没事侃侃球


俄罗斯世界杯结束一个多月,带给全世界球迷的欢乐仍在延续。除冠军法国队外,出风头的球员莫过于冰岛门神——汉尼斯·哈尔德松。他在与阿根廷的小组赛中扑出了球王梅西的点球;被曝出专业导演身份后,34岁的哈尔德松一时风头无两,用当下的时髦语说,他是一名“斜杠老男孩”。

世界杯后,哈尔德松找到了新目标,他转会来到亚洲阿塞拜疆的足球劲旅卡拉巴克俱乐部(Qarabag),开启了球员生涯新篇章。近日,这位冰岛国门接受了采访,讲述了他对中国的印象,畅谈他在世界杯前后,在导演与球员之间切换的“双面人生”。

哈尔德松,1984年出生于冰岛,作为运动员,34岁算作“老将”,实际上他29岁才以职业球员身份参赛,如今正处在事业上升期。

哈尔德松

与梅西面对面后 心有预感往右射

由于在世界杯上的出色表现,他从北欧来到亚洲,加盟被中国网友称为“阿塞拜疆恒大”的卡拉巴克队。

“以前踢球时还可以抽空拍点片子,现在忙得分身乏术,但我很开心转会来到亚洲。” 哈尔德松说。

与阿根廷的那场球,让哈尔德松登上了全球各大网站的头条,这位带着“导演光环”的门将,神奇地扑出了梅球王志在必得的点球,愣是把“梅西”变成了“没戏”。

哈尔德松扑出梅西点球瞬间。

回忆起那次惊天动地的扑救,哈尔德松坦言当时的感觉一点都不真实。“当时扑出来后,我脑海里闪过的念头是‘哇,刚才那一幕真的发生了吗?’ 赛后几天,脑子里不时还会嗡嗡作响。”

作为冰岛在世界杯的首秀,他们对那场比赛非常重视。哈尔德松跟以往准备国际大赛一样,在赛前研究了大量关于阿根廷的材料,其中一个重点就是梅西的进攻手段。“我在赛前看了梅西的多个点球视频,当他真站到我对面时,心里充满自信,那一刻,我有种良好的预感,相信他会往右边射。”

点球扑出来了,但冰岛队的神奇表现没能延续下去。哈尔德松坦言,他们是带着复杂的情绪离开世界杯,“心里五味杂陈,既有首次参加世界杯的自豪,更有早早出局的失落。无论如何这是一次很棒的大赛体验,逼平阿根廷就是我们最大的成绩。”

哈尔德松在世界杯赛场上。

事实上,熟悉欧洲足球的球迷都知道,冰岛足球的高光时刻远不止世界杯。早在两年前的法国欧洲杯上,首次出征的冰岛队便扮演了超级黑马的角色,他们不但在小组赛中逼平冠军葡萄牙队,还在小组出线后不可思议地淘汰了英格兰挺进八强,是冰岛足球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时坐稳国家队首发门将位置的哈尔德松,在比赛中一次次扑救,帮球队化险为夷,尤其在与葡萄牙的比赛中,他在终场前守住了C罗的一个关键头球,为冰岛保住了平局。

哈尔德松扑出梅西点球后振臂怒吼。

11岁自学导演拍摄 得意作冰岛“可乐”片

除了冰岛“国门”,哈尔德松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的第二职业——导演。其实这位从业十几年的导演非科班出身。“拍电影是儿时兴趣,我从没学过影视制作,一直都是通过实践获得经验。”

哈尔德松早在11岁时就喜欢电影制作,常跟小伙伴一起研究如何拍片,到了高中时期他已经忙着拍摄各类短片和纪录片,为此还荒废了课业。高中毕业后他成立了一家小型的影视制作公司,努力拍片,最终如愿以偿,被一家大型影视公司聘用,成为业务繁忙的商业片导演。

由于冰岛国内足球联赛的半职业性,热爱足球的哈尔德松得以在工作之余继续自己的足球梦,在他导演生涯的前10年,尽管足球事业一直磕磕绊绊,但导演事业上顺风顺水,他的作品中既有音乐电视(MTV),也有连续剧和各类商业广告片。

从2014年代表国家队参加世界杯预选赛开始,哈尔德松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他先后去了荷兰和丹麦的足球联赛效力。期间他偶尔接拍一些商业广告,但工作重心慢慢转移到足球上。在冰岛进入2018世界杯后,可口可乐公司邀请他为冰岛国家队拍摄一条商业宣传片。自己的两份工作第一次有了交集,激动的哈尔德松二话不说就答应了。“那段时间确实很忙,既要备战世界杯,又要挤时间安排队友一起拍摄,压力也蛮大的。”

这条冰岛国家队的形象宣传片一播出,便在网上好评如潮,短短两分钟内让观众深刻感受到冰岛“全民参与”的热情。

既当导演又当球员的哈尔德松感慨万千,“重拾老本行的感觉很美妙,这是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拍摄时往往是我先站在摄像机后面指导队友们完成动作,到下一个镜头我自己又穿着队服跳进去镜头里面。” 在镜头与镜头切换间,哈尔德松的两个身份也在不停地来回切换,他坦言那种感觉非同寻常。

目前专注踢球 成功只能脚踏实地

相比导演生涯,哈尔德松的足球路并非一帆风顺。他一开始就认准要当守门员,23岁开始兼职参加半职业联赛,却因技术和伤病原因不断在冰岛国内联赛中改换门庭。但他一直给自己设目标——下一站一定要比上一站更好。他一直以丹麦传奇门将彼得·舒梅切尔(Peter Schmeichel)为榜样激励自己,总有一天要去到更高的平台。

由于兼职踢球,他每日都要掰成两半过。“工作日一般每日早上9点前回到公司上班,到了下午4点半去球场训练,晚上9点才回家休息,周末一般都有联赛要踢。但无论是去联赛还是国家队训练,我都随身带着电脑,一有时间休息就开电脑为接下来的拍摄工作做准备。”

哈尔德松是幸运的,2012年,国家队向27岁的他敞开大门;2014年,29岁的哈尔德松正式成为职业球员,并通过世界杯预选赛12场比赛的出色表现奠定了自己在国家队的主力位置。

经历了欧洲杯和世界杯双重磨炼,如今的哈尔德松更从容自信。“我不去关注对手是谁,而是专注于努力训练提升自己,因为在球场上什么事都可能发生。”

目前,他专注于尽快适应阿塞拜疆联赛的节奏,为坐稳球队首发门将而努力,没有多余时间继续心爱的导演事业。对此哈尔德松不觉得遗憾,反而很享受专心踢球的状态,“把时间掰成两半来应付两份同样具备挑战性的工作,最终还是吃不消,所以我现在把精力先集中在足球上,等退役后会尽快回归老本行。”

哈尔德松对于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向往成为斜杠青年也有自己的看法,“从事多种职业并不一定是走向成功的最佳途径,假如你跟我类似,从事着两份甚至更多自己喜欢的工作,你必须比别人付出更多额外的努力,倾你所有。”

“成功没有捷径,你只有脚踏实地。”这是哈尔德松的人生信条。

34岁的哈尔德松如今儿女双全。

文、图/广报全媒体记者蔡凌跃


大洋网


中国吃皇粮的专业球队还不如人家一个副业,说明什么最重要?天赋个兴趣最重要,看看中国球员身板都不像运动健将,足球不光要踢,最重要是能跑,别人累了你还能跑,三口气跑一步就别上去献丑了,浪费掌声和表情!


宏观分析


让我静静……我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还有,我也是希望自己成为导演的,目前在自学相关,也在尝试拍一些短视频,国足考虑我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