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怎么说,孩子都不听怎么办?

怎么说,孩子都不听怎么办?

上一次我们分享了当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我们该怎么帮他面对这些感受。可是也许有些妈妈回去尝试过以后发现:这几个技巧我听明白了,可是每次你跟他好好说,说了一遍又一遍,他就是不听,这时候我自己都快气死了,哪里还能想到这些技巧啊?

的确,当妈太不容易了:孩子回来写作业,一会儿就把书桌上摆得乱七八糟,上学的时候丢三落四,找不着东西你批评说他他会哭、你不批评他他因为担心老师骂也会哭,你刚开始可能还能耐着性子,可是总有些时候,你忍无可忍开始河东狮吼……

遇到这些情况,即便是脾气好的父母也很难始终保持冷静,其实这个时候,控制情绪不仅很难,而且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是:孩子的合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这个时候批评、讲道理、和别人家的孩子比,统统不管用,要想明白这个道理,你只需要换位思考一下就能理解:当别人对你指责、威胁、对比、讲道理时,你的感受是什么?至少我是不舒服、也听不进去的。

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要想孩子听话,愿意跟父母合作,首先需要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爱和信任。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

今天我们就说说“寻求合作”的 六个技巧:

1.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提供选择

5.说出你的感受

6.写便条

大家可能都熟悉“有一种冷叫做妈妈觉得你冷”这句话,现在我们就看看同样的情境下,为了避免常常会两败俱伤的亲子大战,运用这六个技巧,具体怎么说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

1.描述问题:今天外面的人都穿上厚外套了。 当你不加评判地描述你看到的现象的时候,因为你说的是事实,所以孩子很难说不冷。

2.提示:今天比昨天降温8度。 简单的提示,而不是要求孩子必须穿外套,孩子就不会感觉到被限制,自己就会想到要加件衣服。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太冷了。 当你客观描述环境的变化的时候,孩子往往也会感觉一下:是挺冷的!

4.提供选择:降温了,你要不要加衣服? 把选择权交给孩子,孩子会因为被尊重而作出更理性的决定。

5.说出你的感受:天太冷了,穿上厚外套吧,不然我会担心你感冒的。 说出你的担心,孩子体会到了你的爱,往往也会选择合适的衣物。

6.写便条。天冷啦!需要穿外套啦! 面对面交流容易引发对抗,以便条为媒介就容易避开冲突。

那么,回到开始,当孩子书桌上很乱时,

你可以描述:你的书桌上都快没有你写字的地方了。

或者提示:书桌需要收拾了!

或者提供选择:你是想现在收拾书桌还是写完作业再收拾?

这样说,孩子合作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好,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六个技巧:

1.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提供选择

5.说出你的感受

6.写便条

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就是咱们学到的这些沟通技巧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起作用,因为没有一种做法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于任何一个孩子的,这就是为什么熟悉不同的技巧非常重要,我们这里分享的所有的技巧,背后都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尊重。只有我们用尊重的态度和尊重的语言跟孩子交流,孩子才会愿意听,才会愿意和我们合作。

孩子能够时时刻刻与我们合作当然是很开心的一件事情,然而那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总有些时候他们会忘了对父母的承诺,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甚至在外面惹事生非,我们从小常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打是亲、骂是爱,那么打骂真的是爱吗?类似这样的惩罚管用吗?解决亲子冲突真的要靠吼吗?下一次我们将讨论这个问题,看看能不能“不吼不叫,解决亲子冲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