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0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导读

他是犹太人口中的“中国神医”,被德国政府授予“国家大十字勋章”,可他却不愿被称为“中国辛德勒”。他,就是被称为“当代医圣”的中国著名医学家"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今日医疗人物

裘法祖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1914.12.6-2008.6.14,享年94岁)

  • 被誉为“中国外科之父”
  •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的主要开拓者,肝胆外科和器官移植外科的主要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
  • 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
  • 其刀法以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

裘法祖院士先后撰写了240多篇学术论文。主编了《一般外科手术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学基础》等书。创办了《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等。他是中国创刊最早、影响最大的医学科普杂志《大众医学》的主要发起人和创刊人之一。

1914年12月6日,裘法祖出生在西子湖畔。从小学习勤奋的他,18岁那年如愿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

一年后他的母亲突然腹内剧痛,医生、郎中都束手无策,不久后母亲就离开了人世、裘法祖查阅西医书籍,发现他的母亲竟是死于在国外只需要十几分钟做个手术,就能解决问题的阑尾炎。他一拳狠狠地打在桌子上,立志要解除千万个母亲的病痛!

1936年,在两个姐姐的资助下。裘法祖只身远赴德国留学。裘法祖在学习上异常勤奋,上课时总抢着坐在第一排。毕业后的裘法祖成功应聘上,慕尼黑最大的市立Schwabing医院,成为一名“志愿医生”。从此正式开启医生的职业生涯。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在外科工作一年后,他才被允许做第一个阑尾切除术。在做第三个阑尾切除手术时,病人是一位中年妇女,术后第五天这位病人忽然死去。尽管尸体解剖没有发现手术方面的问题,但导师以严肃的眼光对他说:“裘,她(死者)是一位四个孩子的妈妈。”

这句话直接影响了裘法祖65年外科生涯中的作风和态度。

在来到德国的第7年,他被提升为外科主任。而由中国人担任外科主任,这在当时的德国史无前例。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更不可思议的是,他还在纳粹的枪口下解救了几十位犹太人。

1945年4月的一天,裘法祖正要准备做手术,突然一名护士长跑进来,神色紧张地喊道:“地上躺着许多从集中营来的囚犯。”

对集中营里发生的事早有耳闻的他,连手术帽都没摘就跟着跑了出去。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裘法祖,大街的一侧蹲着大约40名,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疲惫不堪的纳粹集中营囚犯。他们都戴着镣铐,武装人员站在他们周围,强迫他们站起来。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出于医生的本能,他心生一计:“这些囚犯都得了伤寒,危险得很,让我把他们带走吧。”裘法祖鼓足勇气,向党卫军军官大声说。

那一刻面对纳粹恐怖,他想到的只是自己是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在他的坚持下,这40多个病弱交加的生命最终得以保全。

1985年,德国政府授予他“国家大十字勋章”。裘法祖也因此成为德国这项传统荣誉制度史上,第一位获得勋章的亚洲人!

在参加这次救助行动的人中,有一位叫做罗妮·科尼希的护士,后来成为了裘法祖的妻子。中文名叫裘罗懿,他们风雨相伴60余年,成就了一段人间佳话。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裘法祖从医的60多年,正是中国外科扶摇直上的60多年。

直到现在,裘法祖主持的肝移植仍然保持着两项全国纪录:

例数最多,存活时间最长

50年代,在我国开展分流术和断流术并创建了“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60年代,在手术中确诊全世界第一例临床脑血吸虫病,是我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

80年代,在无数次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筹建起我国第一所器官移植研究所,并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器官移植病房。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据说他要划破两张纸,下面的第三张纸一定完好无损。自创“裘式刀法”点燃患者生命之灯,这套刀法的最大特点是:

“稳、准、轻、细、快”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2004年,裘老90岁生日时,他将自己获得的100多万元奖金全部捐出。设立了“裘法祖普通外科青年基金,奖励我国杰出的45岁以下的青年外科医生,以保持和提高我国普通外科水平。

裘法祖院士一生著作等身,救死扶伤,树人树德,屡获殊荣。然而,他说他最看重的是国务院颁发的“医德风范终身奖”,因为做一个好医生,正是他一生的追求。

至今为止,国家一共给三人颁发过“医德风范终身奖”,其中便有裘法祖院士。

一个“谎言”救了40多条人命的中国外科之父——裘法祖

从医69年,施行手术无数,未错一刀。他的手术台被认为是最安全的手术台。把手捂热了再给患者做体格检查,为近距离看片子,选择坐在离灯箱最近的地方……这些简单而温暖的小事,映照出一名医者无国界的仁爱之心。

他的所作所为是“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的最好诠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