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0 雲朵上的民族留下的獨特建築文化,一場地震後卻一片荒涼

羌族,是中國西部的一個古老民族,又稱“雲朵上的民族”。傳說5000年前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大戰,戰敗後炎帝率其大部與黃帝部落融合,形成華夏族(漢族)。少部分西遷、南遷,與青海、四川、重慶等地的原住民融合,形成藏族、彝族以及今天的羌族。故羌族與漢族、藏族、彝族等民族一樣,都具有一部分炎帝部落血統,為兄弟民族。現在中國官方認定的羌族主要聚居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汶川、理縣等、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其它省市。今天我們來聊聊羌族的一些古建築,讓大家感受下古文化建築的獨特魅力。

雲朵上的民族留下的獨特建築文化,一場地震後卻一片荒涼

桃坪羌寨,羌語意為“楔子”,一座以羌族和古碉樓群聞名的古寨。依山伴水、土沃水豐,人傑地靈。它用古樸濃郁的民風民俗,神奇,獨特的羌民族建築,天然地道的羌族刺繡和奔放自然的羌族歌舞,向世人訴說著一部迷離的羌族史。

羌寨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佈局嚴密工整。結構嚴謹的羌寨渾然一體,屋屋相連,戶戶相通,遠望呈八卦佈局。羌寨依然保留著原始的傳統文化,寨子裡至今仍然居住著98戶“格爾麥阿嘎”—這在羌語裡是“古巷人家”的意思。

雲朵上的民族留下的獨特建築文化,一場地震後卻一片荒涼

勤勞、善良、純樸的羌族,自古就擁有砌石修房的精湛技藝,至今仍然保持著古樸原始的羌族風情。桃坪羌寨“依山而建,壘石為室”。寨前雜谷腦河水奔流而過,兩座聳立的土舍雕,與對岸山峰上的烽火臺遙遙相望。構思獨特的羌族建築,為防禦敵人侵略,把所有住房都相互連通,另外,古羌先民修建暗溝引山泉從寨內的房屋底下流過。因此,在極具人性化的寨內,常可聞一股水聲叮叮咚咚地流過的聲音。

雲朵上的民族留下的獨特建築文化,一場地震後卻一片荒涼

走入桃坪羌寨,便走進了羌寨民族,映入眼簾的是歷史悠久,參差交錯、神秘古樸的羌族建築。領略濃郁的羌族風情,感受羌民族古老的歷史,品嚐醇香的青稞酒,體味羌民族神秘的文化,品嚐風味別緻的羌族餐飲,觀賞熱情奔放的羌家歌舞,誰能不被這個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所撼動?

桃坪羌寨,這片位於高山山腰、保存完好的泥石傑作,靠近溪流,遠望如一片黃褐色的石屋順陡勢依坡逐漸上壘,高低分明,錯落有致,其間碉堡林立、氣勢獨特。這片不繪圖、不畫線而全憑良好的眼力砌石壘木的建築,堅韌古樸卻結構均勻,稜角分明,雄偉堅固,別具一格,一氣呵成地把整個山寨連成一體,令人歎為觀止。

雲朵上的民族留下的獨特建築文化,一場地震後卻一片荒涼

碉樓作為整個寨子的標誌性建築,由於經歷戰事、災害的摧殘,目前僅剩下兩座,一座是陳仕明的住宅,另一座雄踞在寨子對面的河岸上。深幽而神秘的巷道介於牆體和牆體之間,由於一些巷道上搭建了房屋,於是便有了無數暗道,進入其中就彷彿走進一個深深淺淺、迂迴曲折的迷魂陣。

雲朵上的民族留下的獨特建築文化,一場地震後卻一片荒涼

2008年,突如其來的5.12“大地震”,雖然並未完全將這裡夷為平地,卻使這裡數座高聳的古碉堡遭到嚴重損壞。如今失去了古碉的桃坪,再也見不到那昔日熟悉的群樓身影,留下的,只是深深的扼腕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