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未来五年,哪个行业最值得创业?

被称为神


大健康产业未来5年,你不容错过。


在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出2030年健康中国的战略要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2018年中国的中老年人口超过了4个亿

马云说;未来打败我的只有大健康,而且会造就大批量的千万富翁。


而且;


之前的传统医疗公司,已经开始布局自己的大健康生态

万达,恒大这些房地产企业也通过合作,并购,自建等方式快速进入大健康产业

百度,阿里巴巴,希望通过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与大健康进行对接


什么是大健康;

就是你喝进去的水,呼吸的空气,吃的食物。


优势有哪些?

1;高科技化,我们可以通过智能穿戴,双向视频远程,区块链医学等应用来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2;精准化,我们可以精准检测,治疗实现个性化定制,专业化的生命周期系统来延长人的寿命

3;AI人工智能,物联网+全方位提供诊断治疗的智能化


社会主义的浪潮一浪接一浪,

未来5年就是大健康产业的春天。


道悟金银赵志国


预测未来是一件最受人喜欢但又最没意义的事情。因为大家其实更像是赌马,看看哪个大嘴说的靠谱。更常见的情况是,不管你说什么,不用5年,最多两个月,大家就已经忘记得无影无踪,毕竟新的预言又诞生了。

套用当前模式,对局部某一个领域进行幻想,预言总会陷入“以后会有更快的马”这个窘境。就IT行业来说,五年年前估计会想以后硬盘应该是100T?下电影多方便?然而现在都是流媒体的天下了。

而如果一个创业者问出这样的问题,不用说,他们精神上和高利贷没有两样,都在干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事。——他其实是在问接下来泡沫往哪边涌。

人人知道晴天备伞的道理;你越不需要、或是越有选择的时候,就会有越多人对你有兴趣。

但真实情况是,只要有核心价值的公司,熬过苦日子都有辉煌。有家公司叫能源科技,并不准备大举进攻电动车市场,而是希望维持自给自足的模式;无论碰到多少困难,经营团队一直都准备克服万难、自己前进。然而这几年,为了解决雾霾问题,规定汽车工业必须最快速转为电动车,所以一下子电池市场的需求强力大增;因此,能源科技必须忽然间迅速扩产数十倍。

不知道你是否了解:提供小打小闹的电池系统是一回事,但提供巨量的汽车电源系统,可就是天大地大不得了、牵涉资金动辄数百亿、数千亿的大事情。无论规模或资金,所有需求都迅速暴增。

能源科技竟然在去年一年之内,有好几个月出货量超过汽车业大哥“比亚迪”,登上了龙头的地位。

此外我结识过一位能力高强的朋友,他多年来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所以换公司、开公司,没有一次有耐心支撑到底。这位聪明人开了多家公司,却没有一家成功。

这算是非常难得少见的特例吗?刚好相反,另外几位当年在他之下谦虚工作的朋友,现在早就翻好几倍了。

只能说,他真是“世事变迁,人物依旧”的相反写照。

一心想快速翻牌,就会抓到一手瘪三;一心定神踏实经营,总会有好牌上手。很显然的,气长的人或许不像天才一样,一出手就能震慑人心,但那种“来什么牌都能打到底”的长久精神,才是投资人优良的投资对象。

当然,围绕着问题本身,我们来说点正事。投资这件事,除了创业者的特点外,主要看这新公司和两个大潮流的关系,一是摩尔定律,与电脑速度发展的定律,二是梅特卡夫定律,讲网络效应的定律。现代的科技发展,很多都是建立在这两个大势上。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都和这两定律连结。这种“势”,在经济史上没有很多次,石油是另外一个有名的“势”。国家发展、个人命运,有起有落,但如果能搭上大“势”,那是天之大幸。

相信世界是复杂的经济学家,通常都会支持效率市场,也都会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仅管如此,我们还是常设法把视角拉远一点,把历史纵深拉长一点,可以把大势看清一点。我们虽然无法准确指出什么事会发生,何时会发生,但顺着“势”走,就算有错,也不至于太离谱。

中国的崛起,也是一个大势所趋,就连中国在历史发展最低点的时候,西方也都还不敢小看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世俗化的人口,还有这么独特的文明,怎么可能不是世界的一大强权?

今天马云、马化腾、李彦宏这些比拟美国原始资本社会时期的robber barons,有权有势,未来会怎样,必然会想办法蚕食传统产业的底盘。那么道理就很明显了,如果你现在是传统行业的分子,看看能不能折腾几年成为巨头,和互联网公司一起搞;如果你是小兵,跟着消费升级的路子走;如果你懂技术或者对纯互联网感兴趣,那么努力向上多积累就够了,是金子总会发光。回到五年前,你会all-in人工智能、区块链吗?就算有人这么说了,恐怕你也不会信吧。


孙志超说


从人类社会整体来看,我们正在通过技术更紧密的连接,而绝大多数的创新和商业,都来自于这张趋于致密的网络,从几十年以前的电话网络,到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这所有的网络都可以理解为物联网发展的不同阶段,我们看到在仓储、交通、安防、零售等细分场景,物联网已经落地,同时在向更多场景延伸。通过物联网的发展,我们需要新的传感器,获得了增量数据,通过数据获得了更多的行为和商业洞察,从而优化重构商业和服务,从技术底层来看,物联网带来更大的数据连接,数据运算和数据安全的需求,在更高速的数据网络、更强大的算力,更智能的算法,更灵活的操作系统,自组织网络等方面,也催生了一系列变革和进化。

物联网是未来创新发展的底层驱动,未来5年,甚至20年,都将是物联网及相关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


范黎


当前经济处于高速的发展时期,科技占着主导力量,科技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是有着催化剂的作用,未来几年,我觉得依托科技的力量,从事科技类的创业是最值得发展的项目。

网络卖家平台

传统的行业已经被电子商务等网络科技击溃的体无完肤。人们主流是在线下去看商品,再到线上去购物付款,这种形式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如果你有一套自己的供销流程,不去依赖现有的销售平台,例如淘宝京东,自主的打出多样化的平台,通过质量,物流,服务等手段进一步的提升,那么把它铺设到网络中去,利用各种网络渠道,增加更多的曝光机会,面对已有的平台,能做出的就是与众不同的特点,网络中拼的就是创意。

电池行业

现在科技已经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但是涉及到的便携移动的产品都有一个软肋,那就是需要外接电源来作为产品的驱动,近些年来新兴的电动汽车,性能不断提升的手机和平板等。哪一样都需要电池,但是电池的续航能力小伙伴们也是有目共睹,如果涉足到电池的领域创业,这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和团队去开发新型的电池技术,有的时候我曾想,如果人类能控制住核能,100%的抑制住它的活性,那么提供给人类将是源源不断的福利。

自媒体行业

自媒体行业作为新兴的一种手段,已经把信息变得不再遥远,沟通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自媒体对于新闻的及时性和碎片化知识的整合,已经深入到了小伙伴们的思维中,对于大的平台,例如今日头条,知乎,百度,腾讯,都有对应的自媒体平台,在这些平台中,拥有着数以百万计的网络写手,每天都在海量的产出自媒体文章。如果组建一个小型的团队,研究自媒体的发展方向,持续的对各大网络自媒体平台进行输出文章,不但会在网络中点亮了自己,也会在收入方面有着更丰厚的回报。


吉吉美学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觉得先是从历史数据的角度去看:过去10年什么行业发展得最好呢?我给出的答案是房地产,金融还有互联网企业。我们能不能在网络上找到一些可以提前预测这个行业走好的征兆?

答案是中国股市。

我们常常听说过,中国股市2005至2007年的大牛市,指数是从998涨到6124点,很多行业个股都翻了10倍,在12年后的今天,我们突然醒悟,原来当初牛市时大涨的行业,这十二年来发展都很好。最突出的是房地产,然后是银行。2014至2015年中国股市出现了一次短暂的杠杆牛市,翻10倍的就是以新兴行业,互联网+企业,所以这几年来大家看到了不少大型互联网企业飞速发展,如字节跳动(今日头条)、美团、拼多多等。

所以我认为中国股市中涨得最好的行业,都会指引实体经济中相关行业出现高速发展。

从这个思路出发,只要知道近来股市中那个行业涨得最好,无疑就能判定未来3-5年中国经济发展最好的行业。2019年什么行业在股市中表现最好?答案是以贵州茅台为首的白酒行业、以长春高新为首的生物医药行业、以卓胜微为首的芯片半导体行业,以及以吉比特为首的游戏行业。

1、白酒:

2019年贵州茅台从600涨到1200实现翻倍,五年涨幅从120涨至1200实现翻10倍,可以看出资金对白酒行业有多看好。按照历史经验,未来五年发展最快的,应该就是白酒行业。

2、生物医药:

2019年长春高新从170涨到460实现翻2倍,五年涨幅从70涨至460实现翻6倍,可以看出生物医药行业受欢迎的程度。按照历史经验,未来五年发展第二快的,应该就是生物医药行业

3、半导体芯片:

2019年卓胜微上市,从新股申购价35涨至420实现当年翻12倍的涨幅,在当前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的大环境下,国家大力发展高新、高精尖科技,半导体芯片绝对是未来五年甚至是十年发展最快的行业。

4、游戏:

2019年吉比特从140涨至300实现翻倍,上市三年从54涨至300实现翻5倍,再看看目前大家人人手上都有手机,手机上都有游戏,前景相当广阔。

以上4个行业,我认为是未来5年发展最快的行业。有兴趣的朋友建议向这些方向创业发展。


风雨顺德人


未来五年,哪个行业最值得创业。


我觉得这个问题问的比较矛盾,因为这就像很多数学题,它没有最佳答案,只有最优区间,顾名思义,就是最正确的那块区域。

我觉得,最值得去投入的有以下几个。

1. 新 能 源 汽 车
国内产销增速超50% 新能源汽车发展前景乐观。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5.6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9.9%和61.7%。
不仅如此,国家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因为环境使然,下一个经济时代,新能源汽车绝对能有一席之地。


2. 3 D 打 印
3D打印技术,被称为2018年,“具有工业革命的制造技术”,加上3D打印技术可以应用的领域广泛,它又是一种“将理念转换为实质的技术”。加上它正在被不断完善,你在它还未彻底成熟时“雪中送炭”,一定比它成熟时“锦上添花”好的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了解的多。

3. 人 工 智 能

或许这个这个创业项目听起十分高端,其实不然,你的投资不一定决定它创造的价值,它可能给你一种爆发,因为人工智能此时尚未全面完善,它应该就像一个还在制作中的泥人,它应用的领域并不广泛,现在,但是,它可以应用的地方却是多的数不过来,其实如果创业人工智能这块区域,你只要抓住一个领域的项目,就够自己受用一生。


4.物 联 网
我大学的专业便是物联网,完全是胡乱填的专业,没想到最后就被分配进去了,物联网最早的实际可以追溯的1990年,而当时并不被重视,而今互联网的全面喷发使得物联网被重新提及,区块链的技术在与物联网相链接,其中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过不得不说,我学这门专业,物联网虽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但是它也很难像互联网那样如同喷泉一样喷发,一下子爆发起来,我想几乎不可能的。


5.旅 游 业


这个产业也比较近民,国外缤客网,统计数据表示,人们都在旅行,飞机满仓,酒店客满,人们都在高高兴兴的出门旅行,而福尔格在全球最大的在线旅游公司缤客担任CEO,统计的数据中,其公司为数百万用户提供220多个国家的酒店,机票,出租车,等等各项预定服务,全年总收入已经达127亿美元,此外缤客在中国的携程网持有不少股份,而对滴滴打车也做过巨大投资。而中国的旅游业还未饱和,才刚刚兴起没有多少年,按照现在的收入水平,旅游的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而且还是以倍数增加。不过河有两岸,剑有双刃,正因如此,看中旅游业的人很多,竞争也将变大,但是巨大旅游人流量也将缓和这些竞争。


玉风吹


如果不是想着做多么大,多么强,只是想赚钱,哪个行业都值得创业,而其中很多人第一次创业,可能就是入行门槛低的餐饮业。

有人说餐饮业火爆但是死亡率高,那是没有看到更多已经赚钱的人在悄无声息的发财。

死亡率高的不是餐饮,是人的脑子跟恐惧

从餐馆做到健身房的同学一直说生意不好做,却成为同学中第一个百万阶层

这位同学姓氏首字母B,所以称为B同学吧。

B同学之前在设计高铁的控制系统的公司上班,人事部主管,做了5年之后,借了点钱辞职开了一家鲁菜馆。

他经常跟我们抱怨“生意不好做”“事太多”……仿佛已经承受了全天下最大的委屈,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家伙富了,因为一次同学聚会中我看到他带的手表从不知道什么牌子换成了万国牌。

他说:几万块,本来舍不得,想想挺喜欢的就买了。

……嗯,我也挺喜欢的,想想还是买不起。

后来他的餐馆关了,不是倒闭,而是原来地方给收回去了,换个地方又开了两家健身房。

从一家店到一个区域总代理,另一个同学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

大学的时候跟这位同学闲聊的时候,我们有一个共同爱好的地方,就是喜欢到各地旅行,所以有一段时间,小佘到一个地方工作一段时间,顺便玩一阵,然后再换地方。

(现在回忆起来,我真想掐死那个时候的自己)

而另一位G同学,在考了选调生,工作两年后没多久就放弃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他跑回老家县城搞了一家贝克汉堡的加盟店,当时他在群里面说的时候,出于加盟行业的乱象,我们都在劝阻,但是他依然去做了。

那个时候偶尔聊天,他经常跟我吐槽,有时候是销售额提升的高兴,有时候是对商家物料的不满等等

刚开始的时候,县城上卖炸鸡汉堡的不多,他生意刚开始还好,后来各种炸鸡汉堡都起来,正规不正规的,有名没有名的。

他说那个时候从不抽烟变成一天两包烟,感觉头顶头发都超小佘看齐了(NND)

本来想放弃,结果后来在一次超贝克汉堡那边发火的时候,莫名想到了一个点子,就把脏话变成了让人家加大后期营运服务,并且要配合他的想法。

幸好对方也知道不能砸了自己的品牌,就排了有经验的驻地督导,与G同学一起完善出一套方案,然后他的店在一帮炸鸡汉堡中杀出重围。

于是有了闲钱的他,跑到另一个地方又开了一家贝克汉堡店,再后来趁着饮品火爆,开了一家柠檬工坊。

当我再次跟他一起喝酒的时候,已经是三家店加贝克汉堡的一个区域的代理了。他告诉我拿个代理挺划算,谁在这个区域内开贝克汉堡店,加盟费里都有一部分要交给他,就算没有三家店,他光吃代理费也够了。

当我看了一下代理费用后,果断推荐给B同学。

现在他过我曾经的日子,我过他曾经的日子。

生活是一个圈哈~

他们两个喝醉之后都跟我说过一句话:如果我这也是成功,那成功不难,别被那些演讲中的困难吓住了就行。



脑子是个好东西,但是得有


爱美食的小琪琪c


现在回答:未来5年,那个行业最值得创业。基本就是现在比较火的行业,也是当下可以比较值得创业的行业。

我接触过一些靠自己的年轻的创业者,基本都是在一个行业沉浸3-5年后,发现其中的商机后在出来创业。其中还有传统行业纺织行业的创业者,目前一样做的还行。


飞向高空


未来5年的人工智能领域最赚钱。不久前华为就高调招聘了几个博士生,这些博士生多数都是从事人工智能行业的,一毕业年薪就是高达百万元,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我的一个同事,他的侄子今年高考考了辽宁省的状元,最后报的清华大学,因为当时分数高,因此专业可以随便选,后来他就听从了老师和的建议,选择了人工智能这个行业,因为未来人工智能是一个大趋势,所以他就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人工智能,而且现在包括快递它基本上都是,可以实现用机器人来配送。目前京东已经开始实行了机器人配送,同时35岁以上的快递员已经被京东解雇了不少。

百度也出现了无人驾驶的汽车,这些都是高科技的人工智能产品,这些项目的火爆说明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未来人工智能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方便,慢慢的会渗透到你的生活里。可能现在人工智能的一些项目距离普通人还比较有一些距离,但未来会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就像在20年前,私家车是一个很稀罕物,可能只有一些非常有钱的人才能开得起轿车。如今基本上家家都有私家车,但是这个事如果你要放在20年前和别人说,别人肯定是不会相信的,所以要不断的跟紧形式,了解科技的发展。

还有一些金融专业薪水也很高,比较适合人们选择。金融行业项目都是高薪,可以帮助人们赚更多的钱,哪怕你不是从事这一个领域,但是你也懂一些理财的知识,让自己的收益率提高一些也是好的。


季小童:MBA毕业,一点资讯特邀入驻自媒体人

坚持手机码字不容易,希望各位帮忙点个赞,谢谢啦

喜欢我的文也可以关注我


季小童


创业的背后并不是什么什么行业,这太表面化了。

背后是需求和钱的流动。

需求哪里来?

靠过剩生产力是不行了,商品与服务严重过剩,在这个领域里,只要进去创业,等于往套子里钻等着被收割。

因为在产品过剩的时段,谁能垄断流通,谁才是赢家。

制造都是给平台打工,这是一场资本的掠夺,一场财富的收割转移。

创业要明白3点:

1、赚谁的钱?

2、他为什么让我赚?

3、能赚多久?

过剩的东西就不要玩了,也就是所谓刚需的吃喝拉撒衣食住行,不要看某某新闻说某某创业了,赚了多少多少,各种加盟什么的,那都是请君入瓮。目的是拿个欲望吸引你,转移你的钱到他兜里。现在市面上的“商业模式”80%都是这种——设套子进行财富转移。大资本玩大盘面,玩平台,小资本玩小盘面,玩加盟之类的。所以现在那几位大佬都在谈“新零售”、“智慧零售”、“无界零售”,背后本质都源于此。


那什么东西不过剩?

瞄准中产阶级!

消费力是靠中产带动的,发达国家走过的成熟老路了,中产的消费观是什么?或者说消费需求是什么?

两个字:模仿!

人都是分圈层、阶层的。

圈层之间是一个下层不断模仿上层的关系。

下层圈子努力模仿上一级圈子的一切行为,从衣食住行到行为模式,而上一层圈子努力摆脱下层的“模仿”,追一步,跑一步,一追一跑,永无止境。

生意机会就在此产生了——模仿就是接盘。

赚钱就是拿着上层玩剩下的东西,去下层接盘侠。

模仿的核心:只重面子不重里子,这是一种对生活方式崇拜的模仿。

这里的所谓中产不是指固定资产水平,而是相对资产水平。

在一个村里,村长家的傻儿子就算中产,县城里准白领青年也是中产。

在模仿的线条上,国内高层模仿国外贵族,国内中产模仿国内高层,四五县模仿一线,乡村模仿县城和省会。

中产对上一层阶的模仿在生活方式各个方面:

在衣着上寻求名牌武装自己,针对这一模仿,一是出现了专门仿大牌的快时尚品牌,二是奢侈品打折排长队,三是A货霸道横行;

饮食上要记住各种口味名店,上层在口味上挑剔是厌倦的表现,而中产挑剔是其品位的主要表现形式;

学历上追求头衔,学历就是个商品,上层人已经玩剩下了,没什么含金量,中产特别重视,读的是形式,而不是内容,而且多半学府也没丰满的内容可读。

对于国外的迷恋。旅游、出国留学等。上层或者是格局到了,要拓展视野,或者是政治关系需要,或者是要跑路,出国游是只是个表面形式;形式上的模仿永远追不到内涵生出的态度。最多算是一种新型的高级败家。

学习钢琴小提琴芭蕾舞等奢侈艺术,而且这里面还有鄙视链,钢琴的鄙视跳舞的,大提琴鄙视钢琴,这是一种纯奢侈消费,没什么价值,艺术的存在的本质是富豪钱太多没地方花,是富豪的玩具,包括文艺复兴也是如此。所谓高级艺术的本质价值并不在于欣赏,而是在于社交和层级的象征。中产拙劣的模仿仿若跻身上层。如果真正对艺术富有感知与乐趣,为什么不是吹唢呐弹琵琶?

在这些模仿里,生意机会就有了:

出国中介、艺术培训、各种伪奢侈品、学区房….

走在“模仿”前面的生意,只要能抓到“模仿”的关键点,有本钱+个把年月+苦心经营,大概率打造一台赚钱机器。

具体什么行业,什么形式,只要抓住这个逻辑,肯定能发现不止一个投资方向!

“模仿”这种风一般都会刮个十年二十年,尤其是层级越高的模仿,比如上层阶级对西方贵族的崇拜和模仿,这里面的生意机会能持续个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模仿者智商都不低,相反占据是其阶层的高地,他们信息灵敏,视野相对开阔,正是由于此,他们寻求生活方式上蜕变,人都渴望追逐更高的层级,全世界都一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