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橡胶:泰国削减种植面积,将延续偏强运行

2019年12月5日沪胶价格再度上冲,RU2005主力合约收于13200元/吨,上涨3.57%。11月主产区受到真菌病害导致产量减少,叠加上期所新胶仓单库存降至低位影响,沪胶持续上涨。但由于国内工业品板块弱势震荡,对沪胶产生一定拖累,11月末出现小幅回调。12月初沪胶再度回归上涨态势。12月4日晚间,传出泰国削减橡胶种植面积的消息。在获得消息后,沪胶盘面并未有明显波动,直至早盘10点后,沪胶盘面开启上涨模式。

1.泰国将削减橡胶种植面积

据报道,12月4日泰国政府表示已经批准一项为期20年的计划,按照该计划,期间该国削减橡胶树种植面积21%,以将橡胶出口额提升逾两倍。该计划提到在2036年将国内橡胶树种植面积削减21%,自2016年的2330万莱(373万公顷)削减至1840万莱;并将天然橡胶和橡胶产品的出口额自2500亿泰铢(82.8亿美元)提升至8000亿泰铢(265.0亿美元)。泰国政府还希望在上述20年内将每莱橡胶园的平均收入提升65%,将每莱橡胶单产提升60%,同时还增加国内橡胶消费量占比至35%,目前约为13.6%。削减天然橡胶种植面积是减少供应量最直接的方式,是推动橡胶冲高的主要动力。

2.真菌病害持续在泰国产区扩散

回顾真菌病害传播消息。2019年7月印尼经济统筹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受到真菌病害影响,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两个地区的橡胶产量将下降,并于7月在农业部报告表示真菌病害持续扩大,预计2019年印尼天然橡胶产量将较2018年的376万吨下降15%。10月21日,泰国橡胶管理局称在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招手真菌病袭击后,已传播到泰国产区。11月6日,国际三方橡胶理事会表示由于担心真菌病在东南亚种植园间传播,预计2019年全球三大产胶国泰国、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产量将减少80万吨。到了11月中旬,各国政府已陆续开展行动尝试限制真菌病害的蔓延,主要是通过使用抗真菌剂喷晒在树木和地面。尽管泰国政府已实施治疗措施,但据报道泰国南部的真菌病害还在进一步扩散,对当地天然橡胶产量带来较为严重的影响。目前泰国产区原料价格延续小幅上涨,但整体依旧处于低位,若真菌病持续扩散,会对原料价格产生支撑。

3.国内天然橡胶产区已进入尾声

受到季节性因素影响,我国天然橡胶产区已进入尾声。云南产区在11月底已进入停割期,而海南产区随着气温的下降,胶水含胶量降低,叠加目前各加工厂为交付订单处于正常开工状态,并且下游将陆续启动冬储计划,原料收购将愈加困难,或推升原料价格上涨。预计12月底海南产区将逐步停割。

4.上期所仓单库存持续回落

根据上期所天然橡胶交割规定,国产天然橡胶(SCR WF)在库交割的有效期限为生产年份的第二年的最后一个交割月份,超过期限的转作现货。从历史仓单库存来看,2016年仓单库存突破30万吨,2017年仓单库存突破40万吨,2018年仓单库存突破50万吨,2019年仓单库存则维持在40-46万吨之间。随着老胶集中注销,11月25日,上期所仓单库存为16.574万吨,比2016年同期16.611万吨还要低。主要由于今年3-5月国内产区遭遇到持续的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国内产量出现下滑,叠加2019年老仓单注销量是历年最高,约为32万吨,叠加今年新胶入库量较小,仓单压力大幅减少支撑沪胶价格上涨。在老胶仓单注销后,仓单库存并未如历年一样持续增长,反而仓单库存出现回落,截至12月5日,上期所仓单库存为160810吨。

5.重卡销量持续增加

据第一商用车网数据显示,2019年11月我国重卡市场销售各类车型约9.4万辆,环比增长2.96%,同比增长5.3%。1-11月累计销量为107.41万辆,累计同比增长0.81%。下半年开始重卡销量有所好转,7月-11月重卡销量同比由跌转为涨势,实现了连续5个月同比正增长,其中牵引车市场是重卡市场实现反弹的主要助推力。随着公路物流运输需求有所回暖,如煤炭运输、天然气运输以及双十一货物运输等,导致企业购车需求明显增加。另外,10月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提到,加快淘汰国三以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等,严厉查处机动车超标排放行为。一方面是由于多地对超限超载治理更加严格,增加对牵引车的需求,另一方面国三车辆的加速淘汰刺激下游置换需求,推动重卡销量持续增加。预计12月重卡销量将维持上涨,2019年全年销量有望创出新高。

总结:

综上所述,受到供应端利好支撑,沪胶价格重心持续上移。四季度是东南亚产区传统割胶旺季,天然橡胶价格上涨将推动割胶积极性,供应能否增加需密切关注主产区真菌病害情况。需求方面,下游轮胎厂开工稳定,但中美贸易谈判不确定性依旧较大,终端需求暂未有明显亮点。预计短期沪胶将延续偏强运行,可逢低布局远月合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