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稻盛和夫语录100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 01 -

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每一天都竭尽全力、拼命工作,是企业经营中最重要的事情。

人们常说:经营战略最重要,经营战术不可少。但是我认为:除了拼命工作之外,不存在第二条通向成功之路

我为什么强调要“拼命工作”呢?

第一,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就是一切生命都拼命求生存

在环境严酷、灼热的沙漠里,一年也会下几场雨。有些植物趁着这雨,很快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然后枯萎,生命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周。它们在沙漠里顽强地生存,尽管生命短暂,为了留下子孙,只要有一点雨水,它们就要开花结果,把种子留在地表,以待来年下雨时再次发芽。

无论动物,还是植物,都在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遵照自然界的规律,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也必须认认真真、竭尽全力。

我向许多人提问:“你是否在竭尽全力地工作?”

“是的,我在努力工作。” 我对这样的回答并不满意!

“你是否付出了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如果你不更加认真、更加努力,就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第二,只要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再努力也不觉其苦

拼命工作是辛苦的事情,辛苦的事情要一天天持续下去,必须有个条件,那就是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所从事的工作。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不管怎样努力都心甘情愿。

有机会从事自己喜爱的工作,当然很好,但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幸运。一般的人都是为了生计而从事某项工作。

既然如此,就有必要做出努力,让自己去喜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努力了,喜欢上了自己的工作,接下来就好办了。

第三,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

拼命工作的同时又能思考如何改进工作,那么你的每一天都会充满创意。今天要比昨天好,明天要比今天好,这样不断琢磨,反复思索,就会生出好想法,产生有益的启迪。

第四,拼命工作可以磨炼灵魂

从早到晚辛勤劳作,就没有空闲。古话说:“小人闲居不为善。”

人这种动物,一旦有了闲暇,就会动不正经的念头,干不正经的事。但如果忙忙碌碌、专注于工作,就不会有非分之想,没有时间考虑多余的东西了。

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铸就美好的心灵有了美好的心灵,就会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

虽然我们并不知晓自己被赋予了怎样的命运,但是,想好事,做好事,这种念头,这种实践,会形成一种力量,促使我们的命运朝着更好的方向转变。

- 02 -

读书笔记

2.1 文章重点内容及金句

1.想拥有美好的人生,想成功地经营企业,前提条件就是要“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不到这一点,企业经营的成功,人生的成功,都是空中楼阁。

2.第一,自然界存在的前提,就是一切生命都拼命求生存。

3.第二,只要你喜欢自己的工作,再努力也不觉其苦。

4.第三,全力投入工作就会产生创意。

5.第四,拼命工作可以磨炼灵魂。

6.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只要做到这一点,就可以磨炼自己的灵魂,铸就美好的心灵。有了美好的心灵,就会很自然地去想好事,做好事。

2.2 读书心得笔记

稻盛和夫先生的书中,多次强调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他给出的理由是:努力工作是企业成功的唯一途径;通过努力工作能够让自己不仅提升工作能力,更能提升自己的灵魂。

稻盛和夫用的是“拼命工作”一词,这或许是日本人工作的最高要求和体现吧。我们先不去谈努力工作是否是企业成功的唯一途径,先探讨怎样能够心甘情愿的努力工作。

文中指出,那就是让自己喜欢上现在所从事的工作。但是,一般人都是为了生计而工作,何谈喜欢。例如大学毕业后,绝大多数毕业生都没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很多工作多年的人都感慨,大学白念了,当年高考时心存向往的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希望以后能够从事自己的喜欢的专业,但是,毕业时梦想即破灭。为了生计,为了房车票等,赚钱的工作成为了首选,且是必须争取到的工作,至于是否与专业对口,与生存相比,理想总是那么不堪一击。

但是,既然已经工作了,不管为生存还是理想,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全力投入工作会产生创意和磨炼灵魂,这两点是认可的。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工作,好好工作也是一天,混日子也是一天。工作多年的人都有体会,那些认真工作一心为工作的,大多数都会有所成就,而那些混日子的溜须拍马的,一时风光无限,但是,大自然的法则是平衡的,总有一天现实会教训不努力的人。

文中提出,人一旦闲下来,就会动歪脑筋,这在职场已经习以为常了吧,看看是不是都是那些没事做的、能力差的人搞的公司乌烟瘴气。踏实工作,善待身边的人,做好每一件事情,让自己拥有美好的心灵,好事自然就会聚集在你身边。

注:本文为《稻盛和夫语录100条》读书笔记,内容来源《稻盛和夫语录100条》,作者:稻盛和夫 著。

声明:本文已加入由力场新媒体部发起的「好文流动计划」。该计划旨在增强力场好文流动性,进而提升力场内容价值。

读书|《稻盛和夫语录100条》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