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慣子如殺子!怎樣教育才能避免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歡迎來到“眾可微教育”,點擊右上方可以訂閱關注哦,關注給你最新的教育方法。眾可微教育獨創“微教育理論、方法體系”,並以“每天專注一微步、孩子快樂奔優秀”微教育思想為基礎,為天賦兒童快樂成長指引方向。

現代的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逐漸成為社會的中堅力量,但“白眼狼”的孩子也似乎越來越多。

“白眼狼”的孩子具體表現為:為人自私自利,與父母間感情淡漠,不願和父母多說話,不願與父母多相處,認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當然的。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願望就大為惱火,態度惡劣,惡語相向,甚至拳腳相加……

為孩子付出一生心血的父母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我們付出了這麼多,換來的卻是孩子冷漠和厭惡?

慣子如殺子!怎樣教育才能避免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不要把孩子培養成自私冷漠的“白眼狼”,父母不妨試試從改變自己開始:

一、給孩子勞動的機會

父母“自私”一點,懶一點。讓孩子做些他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比如:端菜盛飯、洗碗、倒垃圾等。

只有讓孩子勞動,他們才能感受到奉獻的樂趣,體會到父母的艱辛。

孩子再大點,給他們創造些吃苦的機會,發傳單、賣報紙、擺地攤......體驗掙錢的艱難,體諒父母的不易,才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慣子如殺子!怎樣教育才能避免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二、父母言傳身教,做好榜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你首先就要成為這樣的人。

俞敏洪的母親在下暴雨時,帶兒子先收鄰居家的稻穀,就是用實際的行動告訴孩子,什麼是樂於助人。

你想要孩子樂於助人,那你首先就要以身作則,從細微處入手,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比如:公交車上讓座,乘電梯時留門......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你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給孩子帶來深遠影響。

慣子如殺子!怎樣教育才能避免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三、表達你的需要,表揚孩子的愛心

生物學上有一條規律,當某種物質過於濃烈時,感覺會遲鈍麻痺。父母只是一味付出不求回報,孩子會變得麻木,會覺得你根本就不需要他的愛。所以,別隻是付出。當你疲憊、生病的時候,不必隱瞞。試著將你的真實感受告訴給孩子,讓他知道你需要他。

愛,是相互的。只有他知道自己被需要,他才會付出愛。

愛,是一種能力。孩子懂得關心父母、關心他們的能力要通過有意識的訓練才能得以提升。自私的孩子,追根溯源,就是父母沒有給他愛的訓練。

不要剝奪孩子愛的能力。當他奉獻愛心的時候,哪怕只是一點點小事,和父母分享一個小蘋果、一瓶酸奶,你也要及時表揚,強化他的好行為,也讓他體驗關心他人的樂趣。

慣子如殺子!怎樣教育才能避免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他們越來越重視教育,生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他們往往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是培養人。

正如俞敏洪所說:成長遠比成功更重要,培養孩子如同種樹,只有先在根上滋養他,然後以品德之養分來灌溉,孩子才能長得枝葉繁茂,離陽光更近一些。

別愛得太滿,別付出太多,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體驗人生,你才會收穫一個愛心滿滿的孩子。

慣子如殺子!怎樣教育才能避免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白眼狼”不可怕,可怕的是把純真無比的孩子培養成“白眼狼”的教育方式,因為它會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影響家庭的和睦,更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和諧。

需要教育的是孩子,而需要反省的,其實是家長!


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評論收藏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