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腸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陳德霖


選擇權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歡迎關注醫學博士團隊!


大腸癌是結腸癌及直腸癌的總稱,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據我國2001年統計,其發病率在我國位於惡性腫瘤第3位,位於惡性腫瘤致死原因的第5位。在我國,直腸癌比結腸癌發病率略高,比例為1.2:1-1.5:1;中低位直腸癌所佔直腸癌比例高,約為70%;青年人(<30歲)比例較高,佔12%-15%。

臨床表現

結腸癌

  1. 早期多無明顯特異性表現或症狀,容易被忽視。其常見的症狀為: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改變:常為首先出現的症狀,多表現為大便次數增多、糞便不成形或稀便。
  2. 腹痛:也是常見的早期症狀。疼痛部位常不確切,程度多較輕,為持續性隱痛或僅為腹部不適或腹脹感;當癌腫併發感染或腸梗阻時腹痛加劇,甚至出現陣發性絞痛。
  3. 腹部腫塊:以右半結腸癌多見,位於橫結腸或乙狀結腸的癌腫可有一定活動度。
  4. 腸梗阻:多為晚期症狀。
  5. 全身症狀:由於長期慢性失血、癌腫破潰、感染以及毒素吸收等,病人可出現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全身性表現。

直腸癌

  1. 早期僅有少量便血或排便習慣改變,也容易被忽視
  2. 直腸刺激徵:癌腫刺激直腸產生頻繁便意,引起排便習慣改變,便前常有肛門下墜、裡急後重和排便不盡感。晚期可出現下腹痛
  3. 黏液血便:為直腸癌病人最常見的臨床症狀,80%-90%的病人可發現便血,癌腫破潰後,可出現血性和(或)黏液性大便,多附於糞便表面,嚴重感染時可出現膿血便。
  4. 腸腔狹窄症狀:癌腫增大和(或)累及腸管全周引起腸腔縮窄,初始大便變形、變細,之後可有腹痛、腹脹、排便困難等慢性腸梗阻的症狀。
  5. 在我國多數直腸癌病人可通過直腸指診在直腸管壁觸及腫塊,多質硬,不可推動。直腸指診是診斷直腸癌的最直接和主要的方法。

手術切除是大腸癌的主要治療方法,同時配合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療效。術後需要根據手術情況,改變飲食習慣,鼓勵參加適量體育鍛煉,生活規律,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自我封閉,應儘可能融入正常的生活、工作和社交活動中。另外3-6個月定期門診複查


歡迎關注天壇醫院、阜外醫院、兒研所、北大口腔醫院醫學博士團隊!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良醫濟世


大腸癌可分為結腸癌和直腸癌,中位發病年齡在45歲左右,在我國,大腸癌中直腸癌較結腸癌更為多見,佔所有大腸癌的60-75%。

結腸和直腸因為解剖位置的不同,二者的發病症狀也是有所區別的。

直腸因為靠近肛門,所以相較結腸來講,更容易表現出早期的症狀,一般來講,因為腫瘤的局部浸潤刺激,在較早的時候即可表現出排便刺激症狀和大便性質改變:

1、排便習慣和排便次數增多,本來排便每日一次,近期卻無誘因出現排便次數增多,或者伴有裡急後重的感覺,便意不盡的感覺等;

2、大便性質改變,雖然排便次數增多,但每次排便量減少,大便可以稀薄、不成形,或者大便帶血,甚至是膿血便;

3,大便形狀的改變,在大便成形的時候,可以出現大便形狀變細,或呈不規則改變;

4、注意和痔瘡鑑別。二者在症狀上有很多相似性,外痔一般突出肛門外,可自行回納等特點,容易與直腸癌區別,但內痔因為在齒狀線以上部位,而且可以伴有無痛性出血,和直腸癌很難鑑別,一般有反覆大便帶血的症狀時,有必要就診肛腸外科做一個指診,或腸鏡排除。

結腸癌早期可以沒有不適症狀,但也可以在體檢時發現便潛血陽性,而且多次複查均可呈陽性。

1、降結腸、乙狀結腸的癌變,因為臨近直腸,所以也可以出現大便規律改變,便血等;

2、隨著腫瘤的發展,癌變的部位可以出現腹痛、腹部包塊等,這些包塊可以隨著按壓移動;

3、部分患者可以因為腫瘤阻塞導致腸腔狹窄,而繼發腸梗阻,從而出現急性腹痛,大便不通等;

4、可以伴有出現不明原因的消瘦、食慾減退等。

總之,大腸癌早癌沒有特異性的症狀,或症狀輕微,早期較難發現。如果你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特別是有大腸癌家族史,或多發性腸道息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的人群,對於出現的一些腹部不適或排便習慣改變時,就應該引起高度重視了,最好的方法就是做一個腸鏡檢查,排除惡性疾病的可能。


深藍醫生


對於一個擔心自己患上腸癌(結直腸癌)的人來說,如果僅僅憑藉觀察所謂的腸癌早期症狀來判斷自己會不會是腸癌,那是相當危險的,因為腸癌並沒有非常特異的早期症狀。換句話說,打個比方,熊貓我可能是腸癌早期,但不一定會有腹痛、腹瀉、腹脹、便血等症狀,也可能都有上述症狀,而又往往被誤診為痔瘡、肛裂、腸胃炎等等疾病,你說遺憾不遺憾?


一般來說,我們說腸癌,指的多是大腸癌(因為小腸癌很少很少),而所謂的大腸,醫學專業術語應該是結腸,所以大腸癌多指的是結腸癌(包括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癌也算大腸癌,但因為直腸癌的位置靠近肛門,手術治療時的方式會不大一樣,所以教科書往往把結腸癌和直腸癌分開來寫,統一的說法叫做“結直腸癌”,其實就是包括了結腸癌、直腸癌。

1、結腸癌:早期的結腸癌會有什麼臨床表現呢?如果能有一個症狀代表早期結腸癌那該多好,只要出現了這個症狀,我們就認為有結腸癌可能。但事實不是這樣的,沒有這麼特特異的症狀。結腸癌早期通常沒有特殊症狀,往往是疾病發展到後面了,才出現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的改變、腹痛、腹部腫塊、腸梗阻症狀等。


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能夠從臨床表現中發現蛛絲馬跡的。比如排便習慣與分辨性狀的改變,這個症狀通常是結腸癌最早出現的症狀,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糞便中帶有血液等等,但是很可惜,即便出現了這樣的症狀,我們也不不一定能考慮到結腸癌。因為腹瀉、便秘太常見了,而且便秘、痔瘡等本身也會導致糞便中帶有血液,一般人如果懷疑癌症警惕性不高的話,都不會在意這些症狀。但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如果短期內發生腹瀉、便秘加重,並且有血便,那就一定要去醫院檢查清楚,不管是痔瘡還是結腸癌,都要看過才知道,做了結腸鏡,明確是痔瘡,那就可以把心放在肚子裡了。如果發現是結腸癌,那麼就儘早處理。


2、直腸癌:直腸癌早期也沒有明顯症狀,很尷尬,但事實是如此。等到直腸癌的癌腫破裂形成潰瘍了,或者感染了,才可能出現一系列症狀。包括直腸刺激症狀(拉完又想拉)、肛門下墜感等等,如果癌腫侵犯了腸管導致腸管狹窄,那就可能出現腸梗阻的症狀。當然,癌腫破裂之後,也會有出血,甚至有膿血便,有時候不好與痔瘡帶血區分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去醫院做直腸指檢或者結腸鏡,一看便知。


直腸癌的篩查非常重要,但篩查也是有順序的,先從簡單的開始,再到複雜的。比如最簡單的篩查就是大便潛血檢查,然後做個直腸指檢,發現異常之後必須得做直腸鏡、結腸鏡等,還有腫瘤標誌物,CT、MRI等等。


能不能及早發現腸癌,關鍵的是意識。自己要有憂患意識。但憂患意識太多也不好,因為睡不著覺。最好就是每年都有相關體檢項目。


李鴻政醫生


問題所說提的腸癌是一般指結腸癌和直腸癌,所以小克一一解釋,讓大家有所瞭解。

結腸癌在41-65歲人群多見,與其相關的高危因素有過多的動物脂肪蛋白質飲食,缺乏新鮮蔬菜及纖維素食品;缺乏適度的體力活動。遺傳因素如遺傳性非息肉性結腸癌的錯配修復基因突變攜帶者的家族成員,家族性腸息肉病;良性結腸疾病如結腸腺瘤、潰瘍性結腸炎、結腸血吸蟲病肉芽腫。結腸癌早期無特殊症狀,病變發作會出現以下症狀:

1.排便次數增加、腹瀉、便秘、糞便中帶血、膿液或粘液等排便習慣與糞便性狀改變。

2.早期出現定位不確切的腹部持續性隱痛,或為腹部不適或腹脹感,發生腸梗阻時腹痛加重或為陣發性絞痛。

3.腹部腫塊:多為瘤體本身,有時可為梗阻近側腸腔內積糞,腫塊多較硬,呈結節狀。

4.中晚期多發生慢性低位性不完全性腸梗阻的表現如腹部脹痛、便秘等。

5.全身症狀:貧血、消瘦、乏力、低熱等,晚期可出現肝大、黃疸、水腫、腹水、鎖骨上淋病結腫大等。

凡40歲以上,出現以下表現者應視為高危人群,應及時行結腸鏡檢查或X線鋇劑灌腸或氣鋇雙重對比造影檢查,是可以早期發現結腸癌的:(1)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2)有癌症史、腸道腺瘤或息肉史。(3)大便潛血陽性。(4)以下症狀有兩項者:粘液血便、慢性腹瀉、慢性闌尾炎及精神創傷史。


直腸癌是乙狀結腸交界處與齒線之間的癌,發病率比結腸癌高,病因和結腸癌一致,早期無明顯症狀,腫瘤破潰或感染時才出現以下症狀:

1.便意頻繁,排便習慣改變;便前肛門下墜感、裡急後重、排便不盡感,晚期有下腹痛等直腸刺激症狀。

2.癌腫侵犯導致腸管狹窄出現大便變細,形成梗阻時有腹痛、腹脹、腸鳴音亢進等表現。

3.癌腫破潰或感染時出現粘液甚至膿血便。

4.癌腫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現尿頻尿痛血尿症狀,侵犯骶前神經時出現骶尾部劇烈疼痛。肝轉移時出現腹水、黃疸貧血症狀。

當出現以上症狀時及時行鋇餐、CT、內鏡檢查是可以早期發現直腸癌的。
關注小克,瞭解更多健康知識。


小克大夫


隨著經濟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環境汙染也是越來越厲害,伴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惡性腫瘤的發現目前是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談“癌”色變。

俗話說“病從口入”,就整個惡性腫瘤的部位來看,很大部分都是屬於消化道腫瘤,如胃癌、胰腺癌、肝癌、腸癌等,那這些腫瘤出現的時候應該是有相應的反應和表現的,比如胃癌在早期會有上腹部飽脹感、反酸、隱痛等不適,腸癌也會有其早期表現,下面要來說說它的表現,好讓我們在生活中能有所警惕,早發現、早診斷,把癌變控制在萌芽狀態,也不會像我們所想的那樣令人畏懼。

通俗的講人的腸道分為小腸和大腸,小腸發生癌變率較小,大腸分為升橫降乙狀結腸和直腸,其中以降乙狀結腸和直腸癌比較多見。結腸癌的早期症狀不是很明顯,多會出現大便習慣改變,比如每日的大便次數增加或間斷的出現排便困難,打亂了正常的大便規律,當然偶爾的幾次改變並不是其癌變徵兆;還會出現大便性狀改變,包括大便的稀薄、粗細、顏色等情況,比如大便以前可以成條,但是經常變成稀薄樣,如同腹瀉樣糞便,大便中混有膿液、血液等,這就要提高警惕了。對於直腸癌來說,最多見是就是便血,很多人是以為痔瘡沒有在意,反而耽誤了病情。

當然既然是腸道腫瘤病變,多少會伴有消化道症狀,多表現有進食後消化不良、排氣習慣改變、腹脹、便秘等,還有出現腸梗阻、陣發性絞痛等情況,這也是其早期可以發現的表現。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醫學慕課


早期結直腸癌可無明顯症狀,中、晚期患者常出現以下症狀:排便異常:部分患者出現排便習慣改變(如便頻或腹瀉、便秘、或二者交替),大便性狀改變(如變細/變形、血便、黏液便)。左半結腸癌以便血、腹痛及便頻多見;而直腸癌以便血、便頻及大便變形多見。便血是腸癌最早和最常見的表現。輕者僅表現為偶爾有少量出血,重者可表現有粘液血便、粘液膿血便或鮮血便,常被誤診為痢疾或痔瘡出血而貽誤了確診時機。少數患者可出現腸梗阻的表現。腹痛或腹部不適:結腸癌患者可出現定位不明的持續性隱痛,或僅有腹脹或不適感。進展期可出現腸梗阻相關症狀,如陣發性或持續性腹痛,嘔吐,停止排便 、排氣。直腸刺激症狀:直腸癌患者出現便頻、裡急後重、肛門下墜、便不盡感、肛門痛。體重減輕:有些患者的體重在短期內明顯減輕後消瘦。貧血及全身症狀:如乏力、面色蒼白、低熱,尤其多見於右半結腸癌及中、晚期患者;老年病人,尤其是無其他原因的失血,亦無腸寄生蟲病的人,如發現進行性缺鐵性貧血,應想到有胃或腸癌的可能性。

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出現下列體徵:腹部包塊:多見於右側結腸癌,質地堅硬,結節或條索狀,可為瘤體或梗阻的糞塊。晚期可伴有腸梗阻體徵,如腹脹。腸蠕動波、腸型。隨著病情進展,晚期患者可出現肝臟腫大、黃疸,腹腔積液,左鎖骨上火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惡病質等。


藥事健康


腸癌的早期,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因此,在腸癌高發地區,超過40歲以上的中年人,有腫瘤家族史的,有突然之間的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的便血和消瘦的,持續的大便隱血陽性,都建議常規篩查結腸鏡。

另外,結腸癌臨床症狀也各有不同,左半結腸癌因為腸腔狹窄較細,容易出現腹痛、排便困難和腸梗阻的情況,右半結腸癌因為腸腔管徑大,不太容易出現腸梗阻,但容易出現出血、腹部包塊、消瘦等,但所有的這些症狀都常見於進展期結腸癌。此外,還有一種直腸癌,因為靠近肛門,就容易出現肛門刺激症狀,有時候肛門指檢就可觸及腫塊。

年齡不是腸癌的絕對因素,曾經見過19歲的晚期腸癌患者,是因為長期便血就診的。


七通亂碼


腸癌的早期症狀是腹痛,下墜,便血。一般30歲以上的人發現腹部不舒服,感覺腹部不適,又隱痛,腹脹,還有大便習慣也有改變,有下墜感還有大便帶血,接著就貧血,乏力,腹部能摸到腫塊,可以考慮大腸癌的可能。其中沿著結腸位置有侷限性,會有一會痛,一會不痛的現象,可能是大腸癌的第一個報警信號。還有下墜感明顯還有大便帶血,好像是直腸癌的早期信號。


玉傑中醫


腸癌症狀如下:(一)早期症狀:最早期可有腹脹、不適、消化不良樣症狀,而後出現排便習慣的改變,如便次增多,腹瀉或便秘,便前腹痛。稍後即可有粘液便或粘液膿性血便。 (二)中毒症狀:由於腫瘤潰爛失血和毒素吸收,常可導致病人出現貧血、低熱、乏力、消瘦、浮腫等表現,其中尤以貧血、消瘦為著。 (三)腸梗阻表現:為不全性或完全性低位腸梗阻症狀,如腹脹,腹痛(脹痛或絞痛),便秘或便閉。體檢可見腹隆、腸型、局部有壓痛,並可聞及亢強的腸鳴音。 (四)腹部包塊:為瘤體或與網膜、周圍組織侵潤粘結的腫塊,質硬,形體不規則,有的可隨腸管有一定的活動度,晚期時腫瘤侵潤較甚,腫塊可固定。 (五)晚期表現:有黃疸、腹水、浮腫等肝轉移徵象,以及惡病質,直腸前凹腫塊,鎖骨上淋巴結腫大等腫瘤遠處擴散轉移的表現。根據症狀不能確診,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


美食配方分享


結腸直腸癌的症狀有這些,便秘就是其中之一!

結腸直腸癌通常被稱為結腸癌或腸癌,並且是由於直腸或大腸或闌尾中不斷的細胞生長引起的。結腸在消化系統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幫助身體吸收食物中的所有營養成分。結腸長約6英尺,包括大腸的主要部分。結直腸癌在世界上一直在增長,並且由此產生了許多死亡。

它被發現在具有某種飲食習慣的一類人中最常見。結果發現,年齡較大的群體比年輕群體發病率更高。年齡範圍通常為50歲至75歲,遺傳性不強。它主要擊中腸道襯裡,然後擴散到下面的其他肌肉和組織。一旦檢測到,應立即停止以抑制其傳插。

結直腸癌的症狀有哪些?

一、便血

通常在這種疾病的早期階段,實際上是沒有任何症狀的。症狀在後期才開始出現,人們可能會觀察到血液從直腸或糞便中流出。然而,這種直腸出血與痔瘡不相似。血液的顏色通常是暗紅色的。

二、便秘

便秘也是結腸癌的一個主要徵兆。排便的頻率和行為可能會改變。糞便的特徵可能會變成薄而窄的沉積物。

患者可能會受到腹瀉的影響。任何徹底排空腸的嘗試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成功的。

三、直腸疼痛

患者隨著出血觀察到直腸疼痛。感覺到直腸區域的痙攣,這種不適的感覺與腹部區域的腹脹相結合。當腫瘤發展並生長以阻塞結腸時,可以感覺到腹部區域已經膨脹而沒有任何主要的增重。當腫瘤導致結腸撕裂併產生被稱為腹膜炎的感染時,腹部就會出現疼痛。

四、體重減輕

這一般在癌症的後期會出現,當結腸癌在直腸中擴散時,患者食慾會極大的減退,以至於體重減輕。

五、噁心和嘔吐

噁心和嘔吐是這種疾病的其他常見症狀。重要的是要注意噁心和嘔吐可能由於其他原因而發生,但它也可能是結腸癌的跡象。由於腫瘤的阻塞,你吃的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和排洩,會發生噁心和嘔吐。

六、易感疲勞和皮膚蒼白

人們可能會觀察到活動引起的疲勞和疲倦,並注意到皮膚變得蒼白。當腫瘤開始生長並且疾病擴散時,患者會出現貧血和黃疽。

當這些症狀中的兩種或多種開始出現時,必須儘快進行身體檢查,以排除結腸直腸癌的可能性。此外,在50歲以後進行定期篩查,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