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在养育孩子上,许多父母都做错了这件事

在养育孩子上,许多父母都做错了这件事

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关注,这看起来是件好事。然而,让人费解的一种现象也越来越常见:那些极其关注孩子成长的父母,孩子却更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的问题。

即便他们努力照顾孩子的感受,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变好,也很难帮到孩子,最终付出到了极限,只得失望地接受自己有一个问题孩子。

01

那些拼了命养出来的孩子,为何总是出问题?

我曾经见一个带孩子咨询的父亲,孩子正读高二,已长出比父亲还高的个头。父亲觉得孩子有人际关系回避的倾向,强迫孩子前来咨询。

而在咨询室里,孩子看起来并不像父母一样焦急,但似乎也接受了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然而,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位父亲对孩子人际关系的观察是那么细致入微:

在他很小的时候,不太喜欢跟其他小朋友玩,我们特别注意他的人际关系状况,强迫他每天都去跟小朋友玩;

后来,他开始跟其他小朋友玩了,但别人手拉着手,他就一边躲得远远的;

现在,他跟朋友出去,我有时也会跟着看,人家讲什么很开心,他看起来也没有很开心,也不怎么讲话;

我们对他这方面教育很早就开始,经常开导他要积极与别人交流,但连在家里,他都很少跟我们说心里话。

面对孩子,这位父亲可是费了不少心思,可孩子的问题在他看来却越来越糟了。我想父亲既然能这么以孩子为重心,一定有他的原因。

我问父亲为何那么担心孩子有人际关系的问题,父亲一开始说是孩子的表现让他不放心,后来才讲到曾有一个弟弟是因为抑郁症自杀了,所以才特别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他既希望知道孩子真正的想法,但无论孩子怎么解释,怎么改变,他始终觉得孩子是有问题的。所以,在孩子跟别人的相处中,父亲的眼睛一直在观察他有没有不对劲,并不断要求他应该怎样做得更好。

如果是这样,孩子一定感受不到人际交往的快乐

,而是越来越多感觉到压抑和负担。他无法做成爸爸要求他的样子,所以他只能接受自己是一个有问题的人。从父亲对他的心理定位出发,他就可能越来越多地感觉到自己的不正常,进而在关系中做出不正常的人际反应。

看起来很难分清楚,是孩子的问题让父母变得小心,还是父母的敏感让孩子的问题越来越明显。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这位父亲很早就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疑似抑郁症儿童在养育了,在他看起来无私的付出和关爱下,是内心无法排解的焦虑让他的眼睛总是离不开孩子。

所以,在养育孩子上,我们常常只看到父母的辛苦,却不容易看到在父母自我牺牲式付出的背后,有着太多未被处理好的内在匮乏,让他们不得不努力做更多的事情,渴望希望从孩子的出色表现中寻找慰藉。

如此,孩子就在替父母背负着他们无法处理好的问题,孩子就不得不为了父母而活,失去为自己而活的快乐,他独立的自我无法发展起来,人生也会很容易被父母的沉重焦虑压垮掉。

02

孩子很重要,但孩子不应该比你的另一半还重要

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孩子出现了问题,父母的教育观念常常会有很大的分歧,也会为婚姻带来难以调和的矛盾。

比如,上面的这位父亲就会忍不住指责妻子:你经常在孩子面前表现伤心流泪,那孩子自然就不会阳光了!你作为一个妈妈,有什么事不能自己扛,偏要跟孩子讲!

听到丈夫的指责,妻子哭得更厉害了,孩子的眼睛开始很担忧地看着妈妈,至此之后,孩子的眼光一刻没有离开过妈妈。

父亲很难想象到,当他为了孩子而指责妻子时,孩子却背负起了更重的负担。父亲不想履行丈夫的职责,去关注妻子的情感需要,妻子就会受伤,孩子就会非常担心他的妈妈,无法到家外的世界里寻找自己的快乐。

没有好丈夫,在孩子眼里就不会有好爸爸;没有好妻子,在孩子眼里就不会有好妈妈。我们常常以为只需要对孩子好就够了,而孩子最在意的却是:你有没有对我爸爸(妈妈)好?

没有一个父母可以完全做到为孩子而活,如果有人真的做到了,孩子就会开始对父母失望,接过父母未履行好的照顾另一半的责任,他就没办法做一个快乐的孩子了。


为什么孩子需要这么做呢?因为对于孩子来说,与她自己所受的任何委屈相比,他更不愿看到父母因为自己发生任何冲突。如果父母关系不好,孩子就会卷进父母之间,帮助关系里更弱的那一方,成为一个替父母而活的孩子。

所以,对于每一位父母来说,孩子很重要,但孩子远没有自己的另一半更重要。与其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不如给孩子一个轻松愉快的家庭。当父母可以承担起去解决自己婚姻问题的责任时,不只是为孩子而活,孩子才能轻松卸下不该自己承担的责任,学会为自己而活。

03

活出自己的幸福,比找对养育的方法更重要

我经常听到很多家长讲,学了很多教育方法,依然教不好孩子。如果是这样,或许我们常常需要反思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自己。

这样的例子时常发生:

·如果一个母亲希望孩子活得快乐,可母亲却为了孩子才勉强维持婚姻,孩子每天感受到的都是母亲的悲伤和压抑,又怎么能独自快乐;

·如果父母努力想要孩子有更好的人际关系,可父母自己也没有那么多感受到与人交往的愉快,那孩子也不会对人际关系更感兴趣;

·如果父亲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可父亲在自我发展也面临很多怀才不遇的痛苦,那么孩子也会在表现自己上感到无比巨大的压力。

在养育孩子这样事上,很多父母都觉得只要把自己最好的给了孩子,孩子就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在自己父母那里去学习如何面对问题、面对生活、面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如果父母更多感受到的是焦虑和不快乐,孩子只能从父母这里学到不应该快乐。

我在多年前经见过一个家庭,直到今天,我依然清晰记得孩子对他父母说的话:我真的没有力气活下去了,你们一边拼命告诉我生活很美好,可是你们却过得那么苦逼和扭曲!在你们身上,我找到任何值得活下去的希望!

那是我第一次深刻地意识到,重要的不是父母对孩子讲了多少道理,而是父母有没有在孩子面前活出自己最想要的样子。如果父母自己活得不幸福,即便父母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孩子,孩子也不可能更幸福。


在许多问题孩子眼里,他们的父母其实比自己更脆弱、更焦虑、更不幸福,所以孩子不得不关闭自己的真实情感需要,在心里默默承担起许多不属于他们这个年龄的责任。他们不得不为父母的不幸福买单,不得不替父母的脆弱而假装坚强。

对于父母来说,学习如何教育孩子,远没有比理解自己、成长自己更重要。因为一个人内心越匮乏的人,就越容易通过过度付出,把自己太多无法被满足期望投射到他人身上,让彼此都无法好好地发展自己。

所以,在教育孩子,活出自己的幸福,远比找对的养育的方法更重要。即便很多父母一开始并没那么成熟,但如果能持续不断地成长自己,尽可能活出真实的自己,那么孩子就可以在父母撑起的这片希望的蓝天下,尽情寻找自己人生的乐趣和幸福!

作者:罗近月,心理咨询师,专栏撰稿人,坚持用简单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深入剖析两性关系,让每一位女性活出最好的自己。


525心理网_您身边的心理咨询专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