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河南自贸区如何协同创新发展?

6月9日,河南自贸试验区协同创新发展全国博士后学术论坛在郑州召开,这是一场汇集全国“最强大脑”的论坛。

论坛云集省内外多位重量级“学术大咖”,他们围绕自贸区如何实现协同创新发展纷纷支招。□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 李莉

立足中部优势 在区域特色、内容、节奏和推广上创新发展

河南省自贸区办公室主任焦锦淼透露,自贸区挂牌运营一年以来,吸引了超过3万家企业注册。作为中国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南北经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河南正依托中国(河南)自贸区引领中原地区的改革创新。

河南不沿海不靠边,下一步如何实现持续性创新发展?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博导卢进勇认为,河南自贸试验区应在区域特色、内容、节奏和推广上多考虑。

首先是区域特色,自贸区要服务于中部崛起、一带一路等。在内容方面,自贸区要补中西部开放政策的短板;另外有些政策在中西部还需要重新或继续试验,所以不仅是复制推广东部经验,还要独具中西部内容特色。在节奏方面,中西部与东部条件起点不同,不能太快。而在推广方面,卢进勇认为,河南自贸区复制推广沿海的自贸区经验时,还要加强创新。

6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河南自贸区的智囊库

河大党委常委、副校长杨中华认为,各界专家与博士后对自贸试验区体制建设、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等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自贸区牵手高校,更加便于把高校密集的学术资源引导到服务社会的轨道上来。

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常务副主任张秋云提出,自贸区将和河大密切合作,在制度建设、人才培养、企业孵化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自贸区实现创新发展,优质人才的持续注入是关键,河南的各个博士后站点及高校将成为自贸区的“智囊库”。

河南省自1991年在郑州大学医学院设立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来,目前共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4个,工作站18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90个,组建博士后科研创新团队50个,累计招收博士后人员3700多人。而这些,均是自贸区创新发展的庞大“智囊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