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诗经》中那亘古不变的美好爱情,那洒脱飘逸的美丽辞采,那环佩清脆的美妙音韵,无一不美到极致。

而最让人魂牵梦萦的,则是那芳草萋萋、原野茫茫、水天一色的自然场景。先民们生于斯,长于斯,歌于斯,葱茏的绿意时时笼罩着他们。

一打开《诗经》,那些两三千年前生长的种种植物,便穿越时空,枝枝蔓蔓、缠缠绕绕地长在眼前,长进心里。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

山西教育出版社

软精装

《诗经草木魂》是著名自然文学作家韩育生(笔名:深圳一石)先生撰写、著名新文人画家南穀小莲(本名:高强)先生特邀作画、著名设计师、中国最美的书奖得主韩湛宁先生倾情打造的关于《诗经》植物的解读读本。

丛书包括《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诗经草木魂•蒹葭苍苍》《诗经草木魂•采薇采薇 》三卷,共解读《诗经》中的植物130余种。其中《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解读了40余种植物。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诗经草木魂》包含着至深的美感体验,简明如画的生活雕琢,深藏幽曲的言外之意。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在书的编排体例上,除专文探讨《诗经》植物所蕴含的精神外,还介绍了关于植物的知识,对植物的分类、名称、属性、习性等作了确切描述。在书的呈现形式上,我们运用了各种新颖的材料、工艺等手段,塑造全方位的书籍之美与阅读之美。书中绘制的古典风格的彩色插图,再现了植物的形象与《诗经》的意境。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 ◆ ◆ ◆ ◆

韩育生(笔名:深圳一石),国内首屈一指的自然文学作家,自2007年《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 : 〈诗经〉里的植物》出版后,倾心《诗经》研究与创作。他研读的关于《诗经》的著作既有前人对《诗经》的解读,也有古今中外关于《诗经》植物的研究专著。同时,作为自由作家的韩育生走遍了《诗经》发生地的荒郊野外,实地考察研究《诗经》里的植物,以便使自己的作品更客观、更生动。

《诗经草木魂》不是《美人如诗 草木如织——诗经里的植物》的改写和修订,而是韩育生在十年的知识积累和人生阅历的基础上,对于《诗经》的全新理解和解读,真可谓十年磨一剑。本书虽然以《诗经》里的植物命名,但植物其实只是韩育生解读《诗经》的楔子,《诗经》给人带来的美的愉悦、《诗经》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才是作者韩育生所看重的。

◆ ◆ ◆ ◆ ◆

南穀小莲(本名:高强),新文人画家,受本书策划、设计、主编韩湛宁之托,耗时近两年通读研究《诗经》与诗经草木,几易其稿,潜心创作一百多张《诗经》植物图。他的画没有技法上的繁琐、构图上的繁杂,借没骨画的技法,用极简的方式来表达植物的生动形象与又传达了《诗经》的悠远意境,兼具中国文人情怀与科学精神。

◆ ◆ ◆ ◆ ◆

韩湛宁,著名设计师,中国最美的书奖、德国红点奖“Best of the best”大奖获得者。以他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诗经》的执着,本着打造最美好的事物的愿望,投入了十八个月的精力,反复打磨,六易其稿,终于使《诗经草木魂》呈现形式与文字、画作达到了相得益彰的境界。

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

《诗经》是中国人心灵之光的投射,是我们情愫底色的倒影。我们心里的悲喜情愁,一遇上《诗经》,读透“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的洞察与倾诉,便会有一种充沛的涌动在心头泛起,好像有一股被遗忘的力量,被来自久远的《诗经》的召唤唤醒。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诗经》的荣光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深埋于这种心灵感应的自我生发当中。越是心灵的生发,于每一颗独立的心灵,越是见出别样的感受。一首看似简妙,隐隐有不发之力顶着人心的杰作,之所以包罗万象,也正是这个原因。诗论中常说“言已尽而意无穷”,指的正是惊醒了一颗灵魂达到的效果。

——摘自 自序一 器与魂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诗经》里交织于情感爱怨的植物让我安稳,沉静,仿佛千年的乡愁终于有了慰藉之地。自然赋予了它们生命,也赋予了我们创作的艺术源泉。

——摘自 序二 千年的乡愁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作者:南穀小莲)

我们身处的时代,极少有这样鲜明永恒的女子形象,我们极少想象一双巧手采摘一片绿叶,如采摘万物中之一魂魄。那是唯有女子爱恋中的敏感纤巧才能触碰的神秘,是时间和心在万物山峦上开成一朵花,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投影下来。女人们在一个平衡世界的舞台上,或许有更多的坚硬和锋芒。但读这样的诗,内心浮现的女子,依然让人不忍,让人哀怜,让人敬重。

——摘自 卷耳—隐于思念—苍耳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作者:南穀小莲)

《桃夭》那么鲜明响亮的内涵和音韵,其中的光彩和自由不像是单纯为诗而作。写下《桃夭》的,一定是个博识、格物的大诗人。如此平常的一棵桃木,在他眼里,不仅打通了万物机变流经一棵草木发生的感应,还将生死盛衰包围的神秘变化同社会与人相通的情理融汇到质朴明亮的日常语言里。因为有这样的体悟在,时间空间的通道,借着一朵盛开的桃花,借着一个饱满的桃子,借着枝叶繁茂的桃林,一一打开。千年的美与知,就像缓缓流淌的河流,浇灌进一路上流经的无数枯燥困惑的心田里。

——摘自 桃夭—若宜便好—桃

《诗经草木魂》:物诗互见,美不胜收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 作者:南穀小莲)

一次美好的相遇,虽然心痛远大于圆满,但却将我的生命变得更加轻盈,更加清澈。我的心,在爱与思中变得真切起来。我一直都不相信,这样的相遇,一旦分离,便成绝恋。

——摘自 汉广—失恋即诀恋—蒌蒿

以上内容摘自《诗经草木魂•采采卷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