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一说起古墓,就一定能想起来盗墓贼,为什么会有盗墓的呢?就是因为在古代我们国家的传统,上到皇帝家族下到平常百姓家庭,人死以后,都会在坟墓里面放一些东西,皇帝就更厉害了,一定会放很多金银财宝,还有生前自己喜欢的东西,不多讲,你去看看秦始皇的墓看看你就知道了,竟然举全国之力耗时几十年时间,动用数万工人修建。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我们同样对比一下同一时间国外的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的,就会发现中国古代的墓也是世界奇迹,其他国家都是把教堂修建的宏伟壮观,有的教堂一修就是好几百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是因为他们那里都是教皇是老大,皇帝都是教皇册封的,不像我们国家,皇帝就是老大自己说了算,所以在中国皇帝会耗费很多人力、财力去修建墓葬,外国的就是用几百年的时间去修教堂,就是他们是教皇说了算,一有钱就去修健堂。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还有就是近几年十分火爆的《盗墓笔记》,我就曾经晚上不睡觉看到天亮,《盗墓笔记》里面就是描写盗墓的事情,看名字我们就能明白,看看里面他们盗的各种墓,就知道古代的人,真是费尽心思修建自己的墓穴,我记得很清楚,他们盗的有水下面的古墓,还有地下面的地宫,山洞里面的墓,雪山里面的古墓,反正就是为了钱,什么古墓都盗。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之所以盗墓贼每个朝代都有,就是因为利益的诱惑,在古代还有政府出面派大将集中盗前朝皇帝和贵族的墓,大家都熟悉的曹操手下就有一支部队,就是专业盗墓的,我们很熟悉的摸金校尉就是曹操那个时代盗墓的称谓,曹操当年常年打仗,没有时间发展经济,他就发现盗墓拿出来里面的宝藏可以换很多钱,发军饷、扩张部队,有这样的快速来钱的方法,所以曹操时代的摸金校尉当时的盗墓技术就已经相当的先进了,还有洛阳铲就是专门为了盗墓发明的工具。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今天我们说的这个墓,是一个考古队发现的一个古墓,地表就是在襄阳,根据里面的文物推测大约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了,根据里面的物件推测,很有可能是一个皇帝的墓葬,但是现在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是哪个皇帝的墓葬,最主要的是工作人员在发掘现场的时候,发现了大量的盗墓工具,还有很多的盗洞,陆陆续续发现了很多的盗墓贼的尸体,到最后清理的时候工作人员数了一下,盗墓贼的尸体高达80人,让所有的工作人员很是吃惊。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盗墓在古代很早就有,所以反盗墓技术也就出现了,经常看电视的都会出现很多这样的镜头,有的在古墓里面安装有毒的弩箭,有的放有毒的气体,有的设置有机关翻板,有的设置有很厚的石门,重的有几十吨的都有,有的还有很多小动物比如尸蹩,专吃人的尸体的。当然常见的就是墓室里面有棺材,侧室放的就是陪葬品,就是和家庭的住房差不多一样的配置,皇帝的陵墓很大,所以陪葬品就会有很多。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我们今天讲的这个古墓就是古代常用的流沙墓,这样的墓就是为了防盗墓贼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细沙会流动的原理,设计的墓葬,就是在修建墓葬的时候,在墓室四周和上面全部用细沙包围住,这样的话盗墓贼只要一挖盗洞到一定的深度,沙子就会自动的流下去,速度十分的快瞬间都把盗墓的人埋在里面了,下面没有空气,所以很快盗墓的人就会闷死在墓里面,之所以这个墓还能保存很多的陪葬品,没有被盗走,就是因为流沙保护着里面的陪葬品。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天下第一凶墓:古墓里死80名盗墓贼,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

这样的墓葬从建造到设计,是一套完整的流程,没有高手参与是不可能完成的,古代看风水这个行业很吃香,就是因为每一个人都会死,死了以后就会选墓地,但是一般老百姓不会选,这个时候风水师就该出手了,根据地理位置、水的流向、山的走势等很多因素,选出合适的地址埋葬,这是一个很专业的活,帝王之家都是养很多这样的专业的人才给自己服务。

这个古墓号称第凶墓,就是因为在墓里面发现了80具盗墓贼的尸骨,专家根据骨头的分析,这80个骨头竟然不是一个时代的,最早的尸体和最晚的尸体,相差竟然近千年的时间,第一证明了这个墓穴额设计很牛逼,我们现代人一点都不能小看古代的智慧,古代的很多技术和东西,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事解释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