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精彩導讀:“中國將主宰世界汽車產業”的呼聲再起,雖然聽起來有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如果有機會,為什麼不呢?正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所言,在中國市場份額再高,也不能代表中國汽車公司的成功。

古德伍德——一個位於英國南部西薩塞克斯郡的小鎮,卻因汽車變得不尋常。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這裡不光擁有世界最負盛名、規模最大的“古德伍德賽車節”,講述著一切與車輪、速度有關的故事,見證著汽車運動歷史和文化;它還是世界頂級超豪華汽車品牌勞斯萊斯總部所在地。

6月7日,這個讓世界汽車為之仰慕的英國汽車小鎮,也終於迎來了中國汽車的身影。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從太平洋到大西洋,橫跨歐亞大陸,穿越英吉利海峽之後,一款代表中國最新設計、研發和製造技術的汽車,緩緩駛過一片森林。

至此,吉利博越“挑戰100度”中歐品質行,正式收官。其實,該項目自啟動以來,一直被視為博越“100度”溫差挑戰的升級版,而與殼牌跨界攜手,更是被當做“錦上添花”。

不過,汽車K線認為,這對於吉利汽車而言,只是另一個開端。當博越走完全程,旁觀者才理解吉利與殼牌攜手的真正價值在哪裡。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引人注意的是,就在古德伍德,作為中國最大民營車企,吉利汽車迅速與全球大型能源企業殼牌集團,簽署了全球戰略協議,雙方將在賽車運動、企業社會責任、數字和新能源轉型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

中國汽車的“全球長征”

2017年,世界汽車銷量首次突破9000萬輛大關,中國市場銷量佔比接近三分之一,中國本土汽車公司已經有三家規模達到百萬量級;而在十年前,這一比例還不足15%,更是沒有一家中國車企銷量能夠突破50萬輛。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當時羸弱的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和比亞迪並不被看好,甚至有被吞併的可能。彈指一揮間,10年時間過去,中國已經連續9年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車產銷國。

與此同時,世界汽車格局在10年間發生深刻變化。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美國汽車工業日漸沒落,不得不刮骨療傷,通用汽車交出了長達70多年世界汽車霸主的寶座;

日本汽車業雖然短暫接棒,但在德國日耳曼戰車的滾滾車輪下,豐田汽車也不得不隱忍讓位於大眾;可不幸的是,三個留學生卻攪動了整個德國汽車工業,排放造假醜聞的陰霾正瀰漫於歐洲大陸。

然而,吉利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汽車卻在競爭嚴酷、紛繁複雜的環境中生存下來,並逐漸具備了參與世界汽車舞臺爭奪的競爭力。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最近,“中國將主宰世界汽車產業”的呼聲再起,雖然聽起來有些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如果有機會,為什麼不呢?

正如浙江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所言,在中國市場份額再高,也不能代表中國汽車公司的成功。想要具備全球競爭力,就必須走出去。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雖然過去有不少汽車品牌穿越過歐亞大陸,但吉利博越這次更像是中國汽車的一次“全球長征”。

汽車K線認為,這不僅是中國汽車一次空間地理上的跨地域長征,參與車型要應付各種艱難條件到達目的地;還是一次時間上縱向和橫向的長征,考驗的是企業真實實力和品牌力。

“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這是幾十年前中國偉人對長征的評價。不難發現,此次吉利博越所經國家,涵蓋了其當前主要海外製造和銷售國家。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目前,吉利在海外擁有6個KD整車製造工廠,分別是:白羅斯KD工廠、伊朗KD工廠、埃及KD工廠、蘇丹KD工廠、埃塞俄比亞KD工廠和斯里蘭卡KD工廠。這六家工廠佈局涵蓋獨聯體國家、中東地區、南亞和非洲。

其中,白羅斯CKD工廠以國際一流標準打造,總投資4億美元、年產量12萬輛,一期規劃年產6萬輛,生產吉利“3.0時代”新車型,成為吉利進入歐洲國家市場的橋頭堡。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在正如火如荼舉辦世界盃的俄羅斯,汽車世界盃也在該國上演。和中國市場類似,俄羅斯也是一個包羅全球主要車企的汽車市場。

今年3月,吉利博越以“Atlas”(大力神)在該國上市,讓“戰鬥民族”能夠駕駛中國新一代汽車產品。

除了上述地區,吉利在倫敦擁有電動車公司和工廠,在考文垂擁有新能源商用車生產基地。

推動中國汽車走向世界

實際上,殼牌早在10年前就已經與吉利有過合作,但限於中國市場。現在與吉利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就已說明吉利在過去一段時間,企業整體實力、品牌等方面所取得的進步。否則,全球知名公司不會輕易給一家中國車企背書全球競爭力。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另一方面,這也展現出吉利汽車在快速發展過程中的格局和開放包容的觀念。

與殼牌達成戰略合作,是吉利擴大全球產業生態圈的關鍵一環:同殼牌進行創新合作與深度融合,一起走進歐洲,既能夠共享中國“一帶一路”的“交流、融合、國際化”機遇,向世界展示中國製造的全球化品質,又可以展示中國車企的實力與自信,開創“與贏者共贏”局面。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今年3月,吉利汽車已經構建了移動出行和互聯網領域的吉利生態圈;不久前,該公司還與日本愛信合作成立合資公司。

不論是收購沃爾沃,對其規劃經營,還是在英國錳銅、路特斯和馬來西亞寶騰等公司所花費的精力和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均有目共睹。與大眾汽車集團、豐田汽車這樣的世界汽車巨頭類似,吉利集團也已經具備世界汽車巨頭的雛形和實力。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雖然英國已經脫歐,但就像英國倫敦依然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英國汽車工業在世界的地位也仍然舉足輕重。

在汽車工程技術等方面,該國如果聲稱第二,恐怕沒有國家敢說自己是第一,大眾、豐田、戴姆勒等汽車巨頭都跟英國汽車工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所以,吉利在英國投資可謂“

一箭三雕”。首先,這是中英兩國經濟產業合作典範。受益於中英兩國經濟文化交流的良好氛圍,吉利在英國的投資獲得長足發展。

在英國考文垂地區新建安斯蒂工廠,致力於輕量化電動商用車的研發生產,為英國和全球持續提供清潔、綠色能源的電動車型,也為吉利汽車積累了先進技術。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據悉,吉利對倫敦電動汽車投資超過4億英鎊,建設了研發和生產中心;這是中國汽車企業在英國第一筆綠地投資,也是十年來英國首個新車生產基地。

其次,基於英國深厚汽車工業基礎和汽車專業人才,今年吉利將新建英國研發中心和造型中心,供蓮花品牌和LEVC倫敦電動汽車公司使用,促進英國和歐洲業務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吉利汽車整體技術研發實力將會得到進一步實質性提升。

中國如果能“主宰”世界汽車產業,why not?

第三,中國汽車品牌走向世界邁出的堅實一步。此前,吉利汽車在海外主要以豪華品牌沃爾沃,旗下高端品牌領克最為出名,但吉利博越作為母品牌的代表車型穿梭於歐洲,表現出吉利汽車的自信和底氣。

對於歐洲老牌汽車公司而言,這也是中國車企向前輩“炫耀”實力。中國有句古話,叫“拳怕少壯”。

汽車K線認為,不排除將來吉利汽車在整合旗下沃爾沃、路特斯等技術後,將吉利品牌推向發達國家市場。而吉利目前所展現的,只是中國車企走向世界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