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0 駐雲合作伙伴大會召開 攜手打造優質雲服務生態圈

駐雲合作伙伴大會召開 攜手打造優質雲服務生態圈

11月20日,駐雲科技生態合作伙伴大會在上海召開。駐雲CEO蔣爍淼向在場200多位企業嘉賓展示了獨創的生態合作伙伴新模式,旨在攜手各企業打造優質嚴選的雲服務生態圈,實現領域合作共贏共生。會後,駐雲與多家企業現場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駐雲定位於“為企業提供簡單不簡化的雲計算服務”。目前已完成復星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跟投的近億元C輪融資;2016年4月,B輪獲阿里巴巴超5000萬元投資;2014年,A輪獲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和戈壁創投的1000萬元投資。

本次大會以“其實很簡單”為主題,這是今年繼“簡單不簡單”、“就是不簡單”產品發佈會後,駐雲首次對合作夥伴開放的戰略性生態會議。會上,駐雲科技CEO蔣爍淼、COO肖凱與阿里雲上海生態業務總監孟捷,介紹了駐雲在6月融資後對新品研發和戰略結盟兩方面的投入成果與構想,不僅展示了基於人工智能的一站式雲顧問品牌CloudCare,而且隆重發布了城市合作伙伴和解決方案合作伙伴召集令,將豐富的合作內容形象簡化為兩種新型合作形式。

目前,雲計算已經成為各企業IT投入的重頭,但云服務的多樣化、碎片化、專業化導致企業在採購、集成、使用和管理雲服務方面遇到極大挑戰。駐雲科技希望通過服務產品化、合作生態化的方式,攜手合作夥伴解決雲市場難題,讓超大、大、中型甚至小型企業都能用上簡單、舒心的雲計算服務。

應雲而生,CloudCare為企業賦能

雲市場正處於持續快速增長之中,中國公有云市場的容量也在迅速擴大。Gartner報告顯示,2016年全球公有云市場達到1225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195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年複合增長率達19%。IDC數據進一步顯示,2016年中國公有云市場的規模約為150億元,預計2020年將達到35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24%,高於全球增長率。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雲市場已成為各大科技企業必爭之地。就在上週,駐雲CloudCare服務統一調度入口——AI平臺Prof.Wang正式上線,CloudCare也從雲管家直接升級為雲顧問。駐雲CEO蔣爍淼介紹到:“Prof.Wang是一款面向IT行業的智能機器人,他是CIO的貼身IT顧問,是技術主管的全能IT助理,以標準、專業、移動化的方式提供雲推薦、雲諮詢、雲服務以及IT定製服務。”

這款基於移動端和PC端的機器人,可以幫助企業在線獲得CloudCare服務,不僅提供千人千面的IT資訊推送,還支持全天候智能問答,同時提供全時段人工在線服務,並提供四大組件免費使用以及承接企業各種定製化服務需求,為企業帶來更便捷、更準確、更專業的IT服務。

蔣爍淼表示,駐雲科技通過IT服務產品化和AI結合的模式,融入技術專家的解決流程和解決方案,來形成IT服務的創新智能化。CloudCare最終可以簡化企業客戶調用服務的流程,幫助用戶更便捷、更經濟、更低門檻地使用雲計算服務,還可以使服務規模化、工業化,從而幫助企業大大地節省服務人員的成本投入。

“標準化、移動化、智能化,以及普惠共贏,讓更多人享受到雲計算的服務和技術,是駐雲帶給社會最大的價值,”蔣爍淼說,“我覺得今天是個偉大的時代,有著像阿里巴巴這樣的科技公司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隨著DT時代的到來,未來我們也希望和合作夥伴一起深入合作,讓信息技術、數據技術不再昂貴,讓企業IT變得更加簡單。”

應雲而聚,共贏共生的生態服務圈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雲產品以直銷模式為主,佔比83%,但渠道銷售比例正在迅速上升,預測2019年中國雲市場渠道佔比可達市場總量30%,這意味著上百億規模市場將逐步釋放。在這個風口下,作為阿里雲使命級合作伙伴的駐雲科技,開闢出一條城市合作伙伴和解決方案合作伙伴的生態合作之路,與阿里雲生態圈規模與質量並重的路徑完美契合。

駐雲城市合作伙伴重點打通阿里雲生態鏈接。在阿里雲上海生態業務總監孟捷看來,阿里雲生態鏈接可以讓合作伙伴“自循環”,即通過開放合作,合作伙伴之間互為上游並實現能力共享。而駐雲CloudCare在阿里雲生態中的價值在於,不僅讓合作伙伴一秒具備運維能力,還可以幫助合作伙伴拓展客戶需求。“駐雲是阿里雲在整個華東地區的一級代理商,在阿里雲生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說,“駐雲重新定義了運維服務,這是一種生態聚變。”

如果說城市合作伙伴更偏重渠道規模的拓展,那麼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更注重的是商業賦能。駐雲COO肖凱用泛微等眾多案例表明了駐雲與合作伙伴一起讓技術成就商業的決心。為此,駐雲在合作模式上採取了更為開放的方式,不僅在政策上提高優質合作吸引力,還開發了系列定製化支持工具。

“所有的解決方案合作伙伴有機會在我們的CloudCare+中出現。”蔣爍淼介紹,CloudCare為更多專業夥伴提供開放平臺。“現在的市場魚龍混雜又價格不一,我們走的是嚴選模式,集成大量客戶真正需要的IT服務,不求數量多,滿足客戶真正的需要,而且讓大家隨時調用。”

他進一步表示:“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會在這個領域深入佈局,與更多夥伴通力合作,改變傳統的IT服務模式,最終為各方帶來實際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