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1 青島視保寶教你近視眼的中醫按摩矯正康復方法 食療方法有哪些

視保寶 2018-07-31

青島視保寶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李美霖有著15年視力矯正的經驗,她根據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一套可以有效緩解視疲勞,提高視力,預防近視的眼保健操,可以通過轉動眼球,配合睛明保健藥及科學的飲食,鍛鍊,可以徹底清除睫狀肌痙攣,恢復細胞彈性,患者裸眼視力達到正常水平,可以摘除眼鏡。

近視眼在我們國家很普遍,許多青少年不注意好糊自己的眼睛,用眼過度,導致晶體調節混亂,最終造成患近視眼的疾病,要承受著戴眼鏡的痛苦,面對近視眼疾病,我們要正視它,做好矯正,下面青島視保寶就帶你來了解一下近視眼的中醫按摩矯正康復方法。

足反射輔助康復法矯正近視、遠視、弱視、散光

足部是人體經絡循環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所謂“足為人之底,一夜一次洗”。祖國醫學早就有“上病取下,百病治足”之說。人體健康與腳密切關聯。人有腳,就好像樹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腳對人體的養生保健作用,很早就引起古人的重視和研究。其中“足浴”更以其簡便靈驗的特點,盛行千載而不衰。

在《史記》中,司馬遷就記敘了上古時代,有位摸腳治病的民間醫生,名叫俞跗,他治病不用湯液醴酒,僅用“針石撟引、案杌毒熨”雙腳的方法,就能治癒疾病。一直到戰國名醫扁鵲,在治療虢太子屍厥症時,還盛讚俞跗的高超醫技為“一撥見病之應”。2500年前的中國最古老的經典醫書《皇帝內經》中,論述了足底反射區的基本理論,總結出溼熱按摩,指壓等多種物理性方法,足部按摩這一技術在當時相當成熟。

古代黃帝內經“足心篇”之“觀趾法”(一種診療方法);隋朝高僧所撰寫《摩河止觀》之“意守足”(常擦足心,能治多種疾病);漢代神醫華佗著於《華佗秘笈》之“足心道”(意即足底的學問);司馬遷《史記》之“俞跗用足治病”(“俞”通“愈”,“跗”指足背);元朝伯仁之《十四經》等等,都對足部按摩的康復治療和保健作用給予詳細論述和充分肯定。明朝時期,足部按摩得到進一步發展。後來,隨著儒家思想的進一步發展,赤裸雙足被認為粗魯不雅,女子裹腳等被視為婦女美德等等,受此影響,這種極有醫療價值的足部按摩療法,逐漸被排斥在正統醫學之外,嚴重地阻礙了其發展。

然而在國外,中國的足療法卻被廣泛運用和流傳,日本稱之為“足心道”療法;歐美國家稱之為“反射療法”或“區域療法”,可謂是牆內開花牆外香。

足部被視為人體的“第二心臟”,足部反射區保健療法早已被列為補充醫學並應用於臨床。根據生物全息理論,雙足包含人體各臟腑器官健康與否的全部信息,腳對人體起著重要的養生保健作用。人的臟腑器官與足底穴位是一一對應的。足部按摩通過反射區促使大腦傳導信號,改善人體內分泌和血液循環,調節生理環境。

中醫以局部觀全體,把腳看作是人體的全息胚,上面充滿了五臟六腑的信息,對腳的按摩就是對全身的按摩。中醫經絡學認為,雙足通過經絡系統與全身各臟腑之間密切相連,構成了足與全身的統一性。人體十二正經中,有六條經脈即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分佈到足部。足部為足三陰經之始,足三陽經之終。這六條經脈又與手之三陽經、三陰經相連屬,循行全身。奇經八脈的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也都起於足部,衝脈有分支到足部,從而加強了足部與全身組織、器官的聯繫。足部按摩通過對腳的按摩能刺激調理臟腑,疏通經絡,增強新陳代謝,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祛除病邪的目的。

保健操:

轉動眼球,分別按照上、下、左、右、四個方向轉動眼球,每個方向看到極致,保持10秒,然後再順時針5圈,逆時針5圈轉動眼球,頭保持不動,每天堅持做,配合睛明保健藥及科學的飲食,鍛鍊,可以徹底清除睫狀肌痙攣,恢復細胞彈性,患者視力達到正常水平,可以摘除眼鏡。

下面再介紹幾種湯:

1.蘑菇紫菜湯:鮮蠣黃250克,蘑菇200克,紫菜30克,香油,鹽,味精。先將蘑菇,生薑納入沸水中煮20分鐘,再將鮮蠣黃,紫菜放入,煮沸後食用。滋陰養陽,益脾補血,明目.

2.花生瓜子棗泥膏:花生仁120克,南瓜子60克,大棗80克,米粉250克,黃豆粉30克。把花生仁與南瓜籽炒去皮,大棗去核共搗如泥,然後調入溼米粉,溼豆粉,加豬油20克,蒸40分鐘。健脾養血,明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