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80年代鄉親們用餐 孩子們吃的百家飯


吃是人生存的最基本需求之一,筆者剛三四歲時趕上了三年自然災害,早早地品嚐了吃不飽的滋味,所以直到現在對糧食都格外珍惜,看到浪費就不由自主地心痛。80年代當我拿起了照相機後,不由自主地記錄了鄉親們和吃飯有關係的情景。圖為1983年山西永濟的鄉親們正在準備酒席待客。當時當地的鄉親們已經不太缺糧食了,但吃的質量還是不高,但比70年代好多了,記得1975年我在故鄉吃的酒席基本上全是蘿蔔白菜。

1984年,山西永濟兩位老人在做過年用的點心。小的時候,我家裡只有來客了才可能吃到點心,所以特別盼來客人,客人一來就欣喜若狂變成了人來瘋。每次吃點心只能分到兩塊和剩下的點心渣,所以當時有個夢想:長大了有條件之後頓頓吃點心。當時把點心裡的青紅玫瑰絲當作靈芝仙草,長大了才知道是用糖醃的桔子皮,非常失望。

1986年,山西永濟一家工地上做飯的大嫂到門口透透氣。廚房裡煙熏火燎,做飯的勞動強度很大。那時工地廚房沒有和麵機和壓面機,大嫂光每天和麵、擀麵、蒸饅頭就辛苦的不行,但這樣手工加工出的麵食好吃,大家知道為什麼嗎?


1987年,山西垣曲縣的一個小朋友吃飯時捎帶喂著自己的小狗。我小時也和哥哥一起餵了只狗,儘管自己都吃不飽也要餵它兩口。一次,我的一位年輕的老師想要去,我冒著得罪他的風險斷然拒絕。後來這隻狗被人打死吃掉,我痛哭流涕悲痛不已,從此再也不敢餵狗了,怕產生感情後萬一有不測我經受不起。

1987年,山西永濟幾位鄉親在貴妃池附近的工地上吃飯。我總想:什麼是最好的飯食?飢腸轆轆時幾乎吃啥都是很好的飯;反之,每天無所事事、飽食終日,可能吃啥也不香。鄉親們辛苦勞動之後,胃口大開飯量大增,儘管吃的粗茶淡飯也很有滋味。

1989年,山西永濟這位大爺吃飯時喝兩盅。當地盛產柿子酒,鄉親們花不了幾個錢甚至不花錢就可以過足酒癮。鄉親們中的男人們大都能喝酒,這讓我很是羨慕。我從小喝酒就和喝辣椒水一樣,喜歡喝酒的家父和哥哥曾有意讓我鍛鍊一下,但我終未修成正果。


1989年,山西永濟一個孩子在1958年的集體食堂旁邊吃飯,背景的壁畫反映了當時吃飯的情景,還畫了一隻擺上了餐桌的雞。現在的許多年輕人不知道這段歷史,我當時也太小和沒經歷一樣。

1989年,山西運城安邑幾位鄉親們在工地上吃飯。北方的鄉親們對吃沒有南方人講究,有饅頭、麵條再加上簡單的辣椒等菜就是一頓飯,他們大都要把掙到的錢用於回家蓋房子等重要的事情上。蓋房子是面子上的事,沒有新房很難娶到媳婦,所以此時面子比肚子更重要。

1989年,山西永濟這位小朋友在吃飯,家裡的雞眼巴巴等著孩子能灑下一點飯。當時的物質還不是特豐富,孩子們吃飯基本上不要哄,自己就吃得很香。現在日子好過了,孩子這不吃那不吃,家長喂孩子飯和打仗一樣追著跑,孩子吃飽後家長甚至要出點汗。


1989年,山西永濟的鄉親們在巷子裡面喂孩子飯。那時大都端一大碗,裡面有飯有菜,然後到村裡的“新聞中心”吃飯,一邊吃飯一邊拉家常不亦樂乎。遇到鄰家的孩子總要喂兩口,許多孩子都是吃過百家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