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早搏真的不要管它吗?跟大家聊聊几乎人人都知道的早搏。

我们临床医生认为早搏属于心律失常,是指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偶尔次数不多的出现了早搏不一定是得了心脏病。但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会引发早搏。对于心脏早搏,很多人认识还不是很清楚。

通常情况下,心脏跳动时,自己是感觉不到的。发生早搏时,由于心室强力收缩,可以感到心脏跳动;再由于早搏后有一段停顿间隙,故又可有心跳停顿的感觉。各人感觉不一致,有的说是心脏荡了一下,有的感觉心脏欲从喉咙里跳出来,有的人会感觉明显心慌不适。此外,还可伴有胸闷、头昏、恶心、咳嗽等不适。也有的人甚至发生频繁的早搏,可毫无感觉和症状。一般频率较高的早搏,中医把脉或西医心电图检查可以查出。

有一些健康人的心脏也可能发生早搏,这种叫功能性早搏。健康人发生早搏往往有一些人为的诱因,如情绪激动、饱餐、过劳、上呼吸道感染、胆道系统的疾病、电解质紊乱、药物作用等。而患有心脏病的患者则更容易发生早搏,这种叫病理学早搏。易发生早搏的心脏疾病有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炎等。引起早搏的其他疾病还有甲状腺机能疾病、贫血、低血钾等。

很多人认为心脏早搏不需要治疗,其实24小时早搏几百次、几千次算是比较少的。但上万次的早搏确实让人“心累”!有的心慌受不了,咚咚跳,影响工作,影响睡眠,对于这样的早搏确实是一件棘手的问题!

由于早搏的症状早期不明显,并且患者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所以患者很可能会忽略病因而导致病情恶化。早搏严重的情况就是会直接导致心脏停止跳动,患者在患病比较严重的阶段会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心室颤动,进而会出现猝死的症状,所以患者应该重视心脏早搏的治疗!

预防心脏早搏关键

是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1)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及适当的体育锻炼,不要过度熬夜,不要长时间看电视或长时间坐在电脑前;散打、打太极拳,利用一些健身器械进行健身训练将为你的身体带来长久的益处。

(2)要戒烟及避免大量饮酒,因为吸烟喝酒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

(3)要保持情绪稳定,要摆正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关系,情绪高度紧张及大起大落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4)定期到医院体检,一旦发现心悸、漏跳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5)消除思想顾虑,保持情绪稳定,经常保持心情开朗,避免过度兴奋或忧伤。

(6)饮食不过饱,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喝浓茶或咖啡,因为这些食物都可使心肌兴奋性增高,诱发早搏。

(7)有失眠者在心脏早搏护理时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以保证大脑皮层能得到充分休息。

然后给大家贴两张早搏的心电图。

早搏真的不要管它吗?跟大家聊聊几乎人人都知道的早搏。
早搏真的不要管它吗?跟大家聊聊几乎人人都知道的早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