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5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東峪車子燈進城表演 張躍 攝

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民間舞蹈形式起源於抗戰、解放戰爭時期。東峪村農民戰時手推獨輪車支前,為夜間照明,在車上掛有馬燈,後軍民在慶祝勝利和豐收時,便做成“車子燈”進行表演,“東峪車子燈”的民間舞蹈形式由此變化而來。

“車子燈”由上下2個彩色圓燈籠、軸承、主軸、小軲轆、光源組成,演員推動車子燈,上下的2個彩燈籠在軸承的帶動下邊走邊轉,表演形式由原來的“剪子鼓”“葫蘆盤場”“鯉魚翻身”“擺四門”等幾種形式演變成跑四門、剪子股、蝶戲燈、柳樹行、鯉魚翻身等12種花樣形式,增添了娛樂性、時代性和趣味性,成為此地獨特的民間舞蹈景觀,深受群眾喜愛。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東峪車子燈表演 張躍 攝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東峪車子燈表演 張躍 攝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東峪車子燈表演 張躍 攝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東峪車子燈表演 張躍 攝

濱州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鄒平市西董街道東峪車子燈

東峪車子燈表演 張躍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