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嵩明“孙髯翁”长联


嵩明“孙髯翁”长联

张国兴书法 李云飞撰文


这幅长联效法孙髯翁《大观楼长联》,应嵩明法界寺二天门“嵩明往事山庄”外大门门联而作,全联共一百八十字,仄起平收,力求对仗工整,从“嵩明的山根在药灵山,嵩明的水根在嘉丽泽,嵩明的文化魂在宗镜寺”宏观上三条线定位嵩明,回答两个问题,上联写嵩明的过去,下联写嵩明的现在。

嵩明“孙髯翁”长联

药灵山


嵩明“孙髯翁”长联

嘉丽泽

上联由药灵山之巅远眺滇池小五地着笔,全面回顾嵩明独特的地理人文和文明历史,登绝顶小滇池。下联从嵩明坝子八条河流汇成牛栏江流入金沙江,最后注入长江着笔,全面回顾嵩明的独特自然风光和历史沿革,吞河泽大长江。

全联如下:

登绝顶小滇池,田广地袤,日月同辉,聚宝盆中压铜铃。听:庄蹻筑城,梁王点兵,武侯结盟,蔡锷治水。咽喉要道留下几行陈迹,宗镜寺中,祖宗德行曾供奉;翻历史云河,追忆点嵩明往事,念过往:千年粮仓,万亩鱼池,七彩花灯,五味肥酒。

吞河泽大长江,嵩秀泽明,双江竞流,美人峰上悬玉镜。 说 :青铜铸楚,驿道通秦,汉郡置县,元州革府。弹丸之地记得百年大计,嘉丽泽上,洪荒心血都历尽;阅桑田沧海,品味些人世风云,记今朝:几多得失,半生冷暖,三分天下,一马平川。

上联

登绝顶小滇池(1),田广地袤(2),日月同辉(3),聚宝盆中压铜铃(4)。听:庄蹻筑城(5),梁王点兵(6),武侯结盟(7),蔡锷治水(8),咽喉要道留下几行陈迹(9)。宗镜寺中,祖宗德行曾供奉(10);翻历史云河,追忆点嵩明往事。念过往:千年粮仓,万亩鱼池,七彩花灯,五味肥酒(11)。

下联

吞河泽大长江(12),嵩秀泽明(13),双江竞流(14),美人峰上悬玉镜(15)。 说 :青铜铸楚(16),驿道通秦(17),汉郡置县(18),元州革府(19),弹丸之地记得百年大计(20)。嘉丽泽上,洪荒心血都历尽(21);阅桑田沧海,品味些人世风云。记今朝:几多得失,半生冷暖,三分天下,一马平川(22)。

云飞自注:

(1)登绝顶小滇池:嵩明的山根在药灵山。药灵山地理位置独特,雄踞嵩明坝子东北面扼住牛栏江河口,直插天表,徐霞客称赞它为“耸秀插汉,环州之山,惟此为最耳。” 晴空登上药灵山之巅远眺,远处能够看到小小的滇池,昆明、嵩明、寻甸、马龙和宜良五地的山水清晰可见,一览众山小五地。

(2)田广地袤:嵩明坝子土地平旷,《徐霞客游记》中记载,“中环海子,田泽沃美。西邵甸,南杨林,皆奥壤也。”

(3)日月同辉:嵩明的山高日月为什么独特?因为是坝子,坝中东边太阳升起,西边月亮还没有落下去,出现日月同辉的独特景像,高山挺拔,日月增辉。在高原湖泊嘉丽泽消失之前,高山,日月,倒映在河泽波光之中,日月分明。

(4)聚宝盆中压铜铃:嵩明坝子东面是五龙山系东山罗良巍峨,西面梁王山脉逶迤连绵,也就是徐霞客描述的“八字排开”,坝子中间曾经的高原湖泊嘉丽泽波光粼粼,仿佛这个坝子就是一个聚宝盆。而嘉丽泽湖泊对面是雄伟的药灵山,好像一个铜铃倒掩,压在河口。

(5)庄蹻筑城:战国后期,秦国和楚国多次争夺今四川、重庆和贵州的部分地方。楚顷襄王二十二年(前277年),派遣庄蹻率领军队顺着长江而上,夺取巴郡和黔中郡以西的地区。庄蹻一直打到滇池(今昆明市一带)。后归路断绝,“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庄蹻入滇,是古滇王国文明的开始。在庄蹻进入云南后,命其下属在嵩明的“西湖”大成村一带筑土城。

(6)梁王点兵:嵩明的梁王山经历历代梁王经营,筑有大小不等的营盘、寨子,用于驻兵,至今遗存梁王山兵营遗址。《徐霞客游记》记载,“其注东葛勒山,则曰:“在邵甸县西北,高三十里,为南中名山,远近诸峰,高无逾此。则所谓三十里者,又指此为东葛勒山矣。但土人莫谙旧名,困梁王结寨其顶,遂以梁王名之。”

(7)武侯结盟:嵩明古盟台一侧的诸葛祠内,《重修古盟台诸葛武侯祠碑记》(清 程荩)碑文记载,“嵩城之南有诸葛丞相祠,相传为七擒孟获盟于此处,其详不可得而闻矣”,《重修武侯祠碑记》(清 雷御龙)碑文,“嵩明,古崧盟郡。昔武侯南征,擒孟获于秀崧山(今药灵山),筑台盟此,遂以名郡。台曰蛮盟台,世祠祭之,以至于今。”

(8)蔡锷治水:民国二年(1913),嵩明坝子内经常遭受水灾的48 村沿泽民众要求治理嘉丽泽,引起都省督府关注。云南都督府都督蔡锷亲自视察小新街(今牛栏江)到嘉丽泽的泄水河道后,提出加宽加深改直牛栏江,让夏秋季洪水从牛栏江畅泄。当即下令,于当年10月10日,正式组建嵩明县水利局,负责治理嘉丽泽水利,赵伸任局长,刘僴任副局长兼工程主任。

(9)咽喉要道留下几行陈迹:咽喉要道,也就是北方人进入云南必经的要塞。《徐霞客游记》曾经记载过嵩明通往云南省城昆明的三条路,“盖杨林为大道最南而迂;兔儿为中道,最捷而坦;邵甸为北道,则近依梁王,最辟而险”。几行陈迹,指庄蹻筑城、梁王点兵、武侯结盟、蔡锷治水等嵩明大事件。

(10)宗镜寺中,祖宗德行曾供奉:嵩明最早的根,就在宗镜寺。相传宗镜寺是供奉当时嵩明彝族部落的首领夫妇灵位的地方,以祖宗的德行为镜,因此命名宗镜寺。代表嵩明最古老的宗教和以彝族为主流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嵩明文化的源头,和云南其他地方一样。

(11)千年粮仓,万亩鱼池,七彩花灯,五味肥酒:特指被称为滇中粮仓、花灯之乡、肥酒之乡的嵩明。

(12)吞河泽大长江:嵩明坝子中的嘉丽泽,是牛栏江上游支流的汇聚地带。古为高原湖泊称"东湖",后来被上游有水源河流8条河(果马河、普沙河、弥良河、天化河、对龙河、杨林河、肠子河、白丁河)淤积成泽,集雨泽积910平方公里。八河流入嘉丽泽,汇成牛栏江,注入金沙江,最后流入长江。

(13)嵩秀泽明:嵩明之美名,来源于"嵩秀泽明"的山水之美。嵩秀,即药灵山原名秀崧山,后来“崧”改“嵩”,秀崧山俊秀,则称为嵩秀。泽明,即嵩明坝子中水波荡漾,波光粼粼。

(14)双江竞流:嵩明是盘龙江和牛栏江的源头水系。

(15)美人峰上悬玉镜:药灵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从牛栏江镇果子园看,形如睡美人。月明之夜,药灵山上冉冉升起的月亮,就仿佛美人峰上高悬的一面玉镜,清辉一泻千里,照亮古今。

(16)青铜铸楚:嵩明具有历史悠久的青铜器文明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楚威王时期,庄蹻王滇。嵩明先民使用陶轮纺织,用石范(模子)铸造青铜器具。1989年,县城北山口凤凰窝古墓群出土百件精美的青铜器等文物,翻开了古滇文化嵩明文明史的重要一页。

(17)驿道通秦:秦代嵩明通五尺道至味县(今曲靖),经嵩明县境转滇池。

(18)汉郡置县:西汉的嵩明,是司马迁记载的劳浸、靡莫部落。设益州郡,首置牧靡县(今嵩明、寻甸)。

(19)元州革府:元宪宗十五年(1278),将嵩盟万户府升为崧盟府。元二十二年(1285),降崧盟府为崧盟州,后知州高阿况改“崧盟州”为“嵩明州”。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嵩明”,后来沿用至今。

(20)弹丸之地记得百年大计:翻开嵩明近百年的历史,嵩明坝子内最大的变化就是曾经的高原湖泊嘉丽泽水色消失。将沧海变为桑田的百年大计。如上联所对,咽喉要道,就是弹丸之地。

(21)嘉丽泽上,洪荒心血都历尽:治水之初是为了革除沿泽居民水患之苦,历经几代人治理嘉丽泽水患,正如清代地方官查连升在《开挖海河以除水患而广地土兴农业而开财源论》上疏朝廷的观点:“从来财源处于农桑,须无旷土,无游民,无弃物。水患不除,水利不兴。水患除而水利兴,虽不敢云雄视他州,而易贫为富,转弱为强,即在此一举,一劳永逸。”嘉丽泽水利先后经历五个时期的水土变化,湖—海—泽—田—谷,耗尽了坝子内六乡群众,历代能人志士移山填海的八荒之力,才有了后来近三万亩的肥沃良田、鱼米之乡,才有了今天的昆明嘉丽泽恒大养生谷。

(22)几多得失,半生冷暖,三分天下,一马平川:喟问民生水利,对个人来说,是得失冷暖;对人世来说,则是人民群众、国营和私企三分天下的地利,一马平川的坝子资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