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艾草有几种,该怎么区分?

城南锅


艾草有几种,该怎么区分?

艾草在植物分类学中属于菊科蒿属艾组。该组我国共有55种19变种。在我们日常使用的艾草有一种一变种。

艾草的正式中名叫艾,这个名称来源于《植物名实图考》;别名在《尔雅》和《本草纲目》中记载为艾蒿;在《神农本草经(部分)》和《本草纲目(部分)》记载为白蒿;在《尔雅》中记载为冰台;在《名医别录》中记载为医草;在《本草求原》中记载为甜草;在《埤雅》中记载为灸草;在《江苏南部种子植物手册》中记载为阿及艾;中药俗名叫家艾、艾叶、陈艾;其他别名还有大叶艾、祁艾、大艾、艾绒、艾蓬、五月艾、黄草、野艾、家陈艾、火艾等等。


艾草在我国分布很广,除极干旱地区和高寒地方外,几乎遍布全国,主要生长在中低海拔的荒地、路旁、河边、山坡,也生长在草原和森林草原。


它的外形特点:多年生草本或稍成半灌木状,植物体有浓烈香气;主根明显,侧根多;茎单生或少数,高八十公分左右,有明显纵棱,茎枝有灰色蛛丝状柔毛。叶厚纸质,表面有灰白色短柔毛,背面有密的灰白色蛛丝状密绒毛;基生叶有长柄,花期枯萎;茎下部叶接近圆形或宽卵形,羽状深裂,每一侧有裂片二三个;茎中部叶卵形、三角状卵形或菱形,一至二回羽状深裂或半裂;茎上部叶羽状半裂、浅裂或三深裂。

艾草有一个变种,名字叫朝鲜艾,别名朝鲜艾蒿(东北植物检索表)、野艾(内蒙古植物志)、深裂叶艾蒿等,外形与艾草的区别是,茎中部叶为羽状深裂。

分布和用途与艾草相同。

艾和朝鲜艾的用途:第一,全草药用,具有温经、祛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书都有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中药之一。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可制艾条用于艾灸,


还可以作“印泥”的原料。第二,全草可作杀虫的农药或熏烟用于房间消毒。第三,幼苗和嫩芽可作蔬菜食用。


老姚谈植物


艾草到底有多少种??据说160种吗?信不信?很多人搞不清楚的。因为与艾草结缘,搞艾草这么多年,经常被顾客问,有时候顾客收货说你发的不是艾草,为什么大家会有这种疑问?是因为艾草由于地域不同导致了很多品种,再加上如果不专业的,谁去细心的发现他的品种呢?

在专业研究的艾草书籍中,教授给的数据,艾草有160多种,纳尼??我震惊了,但是真正常见的也就不到20来种。

艾草为菊科植物蒿属。所以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那个品种的菊花叶子都很类似艾草。但是蒿属的大部分都被称为艾草。

由于艾草的不同用途,日常艾草一般分为食用艾草和药用艾草。食用的艾草味道很淡,多在南方一些城市分布,叶子窄,做艾草粑粑,有的叫蒿子粑粑青团等,药用艾草也就是北方的各个地区有。

但是艾草应用最多的又是药用艾草,用量超大,药用艾草有特殊的气味,经过风干,储存,味道越来越香,做艾条艾绒,用于艾灸。药用艾草有分为大叶艾小叶艾,大叶用的多,小叶又不承认。

药用的艾草由于历史原因,产地也多争议,李时珍本草纲目写了艾草尤蕲春最好,本草纲目也是大家最熟悉的近代药典,李时珍正好是蕲春人,所以名气最大,当然啦,李时珍之前,河北祁艾,河南汤阴艾,桐柏艾,陕西秦艾,还有江西红艾,甚至我在头条看到什么鲍菇艾。。。各种艾天天争,河南人蕲春人天天吵,我做秦艾被湖北人经常骂,哈哈。

中国地图这么大,艾草基本上每一个省都有分布,我见过的去过的城市很多,也收集了很多图,除了新疆西藏我不知道有没有,其他地方不管
什么品种应该都有吧

总之,艾草品种是说不完的话题,学习的地方还很多,就像最早我看广东人吃的艾草粑粑,我第一时间说我不就是陕西人猪牛吃的水蒿吗,哈哈,也就是南北差异,水蒿在我们这不叫艾草,在南方他就是艾草。由于手机原因配图有限我给大家评论带图吧


艾草王子王三丰


嗯,艾草有很多品种。

嗯,我是湖北蕲春医圣故里艾灸之乡。

我拿我们湖北蕲春地区的艾草,来说一下。

在我们这里艾草主要出分为两种。一种为大叶艾。也就是天下闻名的蕲艾,还有一种就是,细叶艾。

在我们蕲春当地不怎么受欢迎。我们这里人称之为细叶蒿。

其它地区,一样有人种植。

那么这就是这两种蕲春地区,常见艾草的区分。

如果把它加工成艾绒。

蕲春艾草加工的艾绒是这种灰褐色。灰,中带黑点。

这就是蕲春艾草的特点。如果没有这种特点,那就不是青春的艾草加工的艾绒。

像南阳的艾草它是偏黄。

第2种就是新艾和陈艾的区别。

那么他们主要从颜色和气味上分别。

第1个新艾的颜色偏绿。陈艾的颜色偏黑。

那么如何从气味上分别?

新艾的气味比较香,有一定刺激性味道,陈艾的味道就没有那么香,比较柔和,平顺。

总之,多通各实际拿不同的艾草比对!你慢慢就会发现,各种艾草的特点。

有些东西图片没办法表达。

文字也表达不出来。

只有通过实际,才能领悟它之间的区别。

回答完毕。

我是老吴和蕲艾专注蕲艾种植加工,致力于艾灸文化的公益传播。


老吴和蕲艾


我是山东济宁,在我们这里艾草很多,在农村是长见的一种野草,


根生,秋冬地上成熟枯死,根部耐寒越冬,翌年再发芽生长。叶面绿色,叶背有浅白色,全草入药。气味芳香,主要用于“艾炙"和泡脚,

有活血化於,驱风湿,通经络,缓解疼痛等功效。

在我的这里有“端午节"日出前,有採集中荮材的习俗,这天早晨人们早起外出,专门採摘桑叶,青麦穗,艾草,车前草,各种中药材等。具说能治百病。


在我这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嫁娶之日,人们提前找“艾革",到那一天和两根香用红纸,红线梆在一块,称“相爱"之意,放在床头。

“艾草"在我们这里两种,有专门移栽的,水肥充足,叶片稍大一点,称“艾"。另一种是地边,河边,渠边旷野自生的,称之为“野艾"。不管是野生和栽植的都是一种,功效是一样的。椐有关资料介绍,“艾"有生艾,陈艾和熟艾之分:

生艾,就是将艾草收割后,反复晒干储存。备用。

陈艾,就是储存三年的陈艾为上等的优质艾草,在这期间该挥发的气体,变性都能达到标准。

熟艾,就是将“陈艾"进行深加工,制成"艾绒”,加工成"艾条”等产品。一根艾条还挺贵的。

“艾萆"不仅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也有食用风味,用嫩艾叶做成馒头,


颜色又绿又好吃,有一种艾的香味,我虽没吃过,一看就喜欢。


在年前有股风刮的很紧,就是“艾条"外放加工,收益很高,
很有诱惑力,但是合作费太高,也不知是不是陷阱,我只一字之差,没有合作,不知加工过的情况怎样?但是一些事也很难讲,信息时代,真假难辫,想创业,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真舍得又怕被骗,叫人左右为难。马云的话说的在理,上了当,岂不是更穷吗?


老年之光


艾草到底怎样识别?

答案:识别艾草的方法是‘看、摸、捻、闻’。能辨别真假。

艾草是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温味苦、辛,全草可入药。具有消炎化淤,温经止血,散风止痛,袪湿散寒,平喘镇咳,安胎保孕,抗过敏的功效。全草可作驱蚊、杀虫之用,也可作杀虫农药。怎样识别艾草呢?


一看。艾草叶象菊花叶,茎比菊花和茼蒿要高,一般有0.5~1m,茎杆直,多棱形杆,灰白色,有白色细软毛。互生叶片,底下叶片稍小,越向上,叶片越大,成羽毛深裂状,边缘有细锯齿形。叶正面成浅绿色,有稀疏毡毛。叶反面有密密的灰白色绒毛。茼蒿和菊花茎杆成圆形,叶正面深绿色,叶反面绒毛稀疏。

二摸。艾草全身都有灰白色绒毛,手摸有毛绒感。而茼蒿和菊花无论茎杆还是叶片,因绒毛稀疏,无软绵感,有骨感。

三捻。艾草叶片用手捻搓,有韧性,不易碎,有许多绒毛粘连,撕断断口处有绵毛。而菊花和茼蒿,叶片捻搓成碎片,毛绒很少。

四闻。艾草叶搓揉,有一股浓烈的艾香味,非常刺鼻,而菊花和茼蒿搓揉后艾香味清淡,不刺鼻。

总之,识别艾草通过‘看、摸、捻、闻’能分辨真伪。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宝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鄂东三农


一般来说,菊科蒿属的植物都可称为艾草,而我们平时所说的艾草一般是指艾蒿。刺楸所知道的就有三种。

问:艾草作为药用植物,有多种功效,那到底有几种艾草呢?

一、艾蒿


平时说的艾草大多指艾蒿,为菊科蒿属的药用植物,因为具有非常浓烈的香气,所以又有香艾之称。

端午节和菖蒲一起挂在门窗前的就是这种艾草。由于大家对这种艾蒿都比较熟悉,刺楸在此就不再赘述。

二、红陈艾

红陈艾即篓蒿、藜蒿、芦蒿,也被叫做艾草。一般长在沟渠边、路旁、河边、鱼塘边等土壤水分含量较充足的环境中。

红陈艾具有一股奇特的清香气味,有下气通络、活血祛瘀的药用功效。

红陈艾其茎无毛,最初为绿褐色,后逐渐变为紫红色,还有比较明显的纵棱。而待红陈艾老的时候,其茎下部常常已变为半木质化状态。

三月份的红陈艾可以清炒,也可以炒腊肉,味道特别香。另外,红陈艾的根和鱼腥草一样为肉质根,在冬天采挖后可以炒瘦肉吃。

三、白蒿


白蒿即大籽蒿,是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白蒿之所以被称为白蒿,是因为它的茎和枝叶上都有白色的微柔毛。

  • 饲用价值。白蒿具有饲用价值,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青鲜的白蒿有苦味,所以牲畜不愿食,但用干枯的白蒿可作为冬季青草短缺时牲畜的草料。

  • 药用价值。具有消炎、止血、清热利湿的攻效。

以上为刺楸所知道的几种艾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觉得回答得好就关注刺楸吧,谢谢。


刺楸


如图这就是正宗的艾草,闻上去有香气,叶背面有白色的绒毛,手摸上去,有毛绒绒的感觉,叶面比较肥厚,植株较假的粗壮。

以上就是艾草的特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