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人和人的关系是世界上最难处理的事情之一,而且人越多,就越复杂、越难管,如何让个性迥异的人集合到一起并同心协力地做好一件事,无疑是天大的难题。

“2002年,公司差点崩溃了。IT泡沫的破灭,公司内外矛盾的交集,我却无能为力控制这个公司,有半年时间都是噩梦,梦醒时常常哭。真的,不是公司的骨干们在茫茫黑暗中点燃自己的心,来照亮前进的路程,现在公司早已没有了。”(任正非)

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因此,凡是可以充分发挥出集体力量的企业都是非常牛掰的企业,它们的老板也必然都是洞察人性的大师。

如华为任正非、阿里巴巴马云、海底捞张勇。。。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近日,阿里巴巴公布了2018财年业绩,阿里的7.3万名员工创造了2502.66亿元收入,平均每个员工贡献330多万,阿里巴巴也成为国内人均产能最高的互联网公司之一。

有人做过一个对比:如果随机从研发、产品、运营、销售、财务、HR等任何岗位里各选10个人,拼专业能力是百度会KO阿里;而如果是团队作战,阿里会KO百度。

为什么?

这就是组织机制对人的激发作用。

我们处在一个快速发展进化的时代,由于外部环境的动荡和不确定性,为了企业的生存,就不得不建立一个让每一个员工保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机制,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够适应环境,继续发展。

“你我皆凡人,但我们一起能有所成就。”

简单一句话,谁都会说,但不一定每个老板都懂其中的道理。化繁为简,马云确实很厉害。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5月17日,国内餐饮界明星海底捞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其中,有几个数字非常震撼:

海底捞一年营收106亿元,2017年在全球服务的顾客总量达到了1.06亿人次,在中国内地,每家门店每天平均有近1500人次造访、客单价近100元、98.2%的人愿意再次就餐;

2015年年底店面数量146家,2017年年底增加至273家,预计2018年将开设180家~220家新餐厅;

2017年海底捞营收总额为106.37亿元。海底捞的收益由2015年的57.57亿元按35.9%的复合年增长率增至2016年的78.08亿元,并进一步增至2017年的106.37亿元,年度利润由2015年的4.12亿元增至2017年的11.9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0.5%;

2017年发了31亿工资,普通员工平均工资5000元,员工平均年薪约6万元,在同行中领先。。。

我们知道,餐饮服务业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特别是最基层的服务员工,干得多、收入低、流动高,非常难于管理。

但海底捞却偏偏让这些大多来自农村的员工做到了视店如家,服务热情,工作卖力,收入甚至高于很多白领。

它是怎么做到的?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真诚与沟通的力量。

无论华为、阿里,还是海底捞,它们的创始人或正或奇或朴实,风格不同,但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很真诚,很有感染力。

骗一个人容易,骗一群人很难,骗一群人长年累月的相信他,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任正非、马云、张勇,你可以不喜欢他的观点,但你不能不承认他们确实是言行如一,很真诚,不然是没办法领导那么多员工的。

史玉柱曾说,一个团队好不好,首先作为核心人物你的老板做得正不正,你做得不正,这个团队肯定会散掉。首先他们会观察你,第一你是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一个人,你大不大度,如果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一有风吹草动,他们肯定就会离你而去。第二点你对人真不真诚,你对你的部下真不真诚。如果你对你的部下内心不真诚,你会在你的言行上表现出来。我自我感觉,我的缺点很多,但我对我的部下很真诚,这样彼此容易建立一种信任。

虚伪的人干不了大事,你天天说假话、空话、大话,光靠忽悠是建立不了长期信任,也必然经不起时间和事实地考验的。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除了年复一年的言传身教,要想让员工感受到真诚的力量,还需要做到真正的沟通。

在团队管理中,有个普遍存在的【沟通漏斗】现象:

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的是100%的东西,当你在众人面前、在开会的场合用语言表达心里100%的东西时,这些东西已经漏掉20%,你说出来的只剩下80%。而当这80%的东西进入别人的耳朵时,由于文化水平、知识背景等关系,只存活了60%。实际上,真正被别人理解了、消化了的东西大概只有40%。等到这些人遵照领悟的40%具体行动时,已经变成20%。三个月后信息衰减得有可能只剩下5%。

很多老板常常认为员工能力不行,对工作不用心,执行不到位,办事总是办不到他心里去。而员工则认为老板对他不信任、不放权,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听老板的决策就好,在公司里很压抑。这种情况的出现,沟通不足是原因之一。

当你去问员工,老板的理念、做的是什么事、要的是什么结果?公司的愿景和使命是什么?

你会发现,10个员工可能就有10种口径、10种说法,你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这家公司不靠谱,这个团队高度不一致,执行力非常差。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阿里巴巴的发展为什么这么快,无论云计算、大数据,还是新零售、AI领域,往往都能够领先一步。

史玉柱就认为,外界对马云没多少帮助,主要还是阿里内部的人很厉害,天天都在为阿里的发展和未来而尽心尽力。

马云对员工说,“我希望你们向公司抱怨,而不是跟客户抱怨。”

阿里通过经常地沟通建立信任,员工对领导有意见,你找领导谈;谈了还不信,你找领导的领导;最后都不相信,你找马云,马云也不信,你走就可以了。

所以,文化是成功经验的沉淀,阿里的企业文化是可以不断升级的,这最终保证了业务的成功,如果团队里只是嘻嘻哈哈、一团和气,那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阿里的战略会自下而上地思考和探讨,然后自上而下地沟通与确认,从基层员工、主管到总监讨论下半年怎么干,然后“自下而上”一层一层汇报,让各个层面都可以直接听到老板的声音,减少内部沟通环节在关键业务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然后,大方向由马云做最后判定,战略达成以后再一层一层向下传递。这样以来,公司大到战略,小到目标大部分都是员工想出来的,是他愿意做的事情,而单纯自上而下的战略往往是“被执行”,员工没有充分的理解,战略落地的时候很容易出问题。

另外,马云经常外出和全世界的高手交流,每次回来后他都会分享他的思考和收获,让员工和他保持同步,知道他在想什么。否则员工还在原来的水平,你却怪他不理解你的意图,这不扯淡吗。

只有员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能聚焦出自己的能量。然后团队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大家都相信这么干能做成事,这才是阿里机制最核心的东西。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尊重和分享的力量。

让员工对自己心悦诚服,是许多老板所奢望的。但往往事与愿违,员工表面上对你歌功颂德,但这是假的;背后对你一肚子抱怨和牢骚,才是真的。

你想要员工“士为知己者死”,你还要先做到“知己者”才行。

团队会因为信任而简单强大,但信任不是可以花钱买来的,你要知道每个人的人格都是平等的,你若是把自己抬得高高地,以为员工就是为自己干活的,是自己花钱养活他们,这种心态早晚是要完蛋的。

周鸿祎就曾尖锐指出,“对一个公司而言,尤其是对创业团队来说,如果公司和员工只是雇佣关系,那么员工就会把自己做的事情仅仅当作一份工作、一种养家糊口、解决财务问题的工具,长此以往,这个营盘绝对不会是铁打的,而是纸糊的,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坍塌。”

“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报酬,多一点我都不干,做了也白做,工作不过是等价交换而已”,当员工只拿工资和提成、出卖劳动力的时候,员工对公司是必然没有进行长期效忠准备的。因此,你只有站在员工的立场去考虑他的利益和未来成长,让所有员工都享受到公司成长带来的收益,实现文化的认同和利益的捆绑,才可以真正建立出无坚不摧的团队。

光靠给员工洗脑是无效的,如果老板自身的言行举止让员工看不到希望,那么员工脑子又没抽风,他们凭什么忠心耿耿地追随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管理不是把员工塑造成你想要的样子,而是帮助员工把他的优点发挥到极致。

所以,公司出现任何问题地根源都是老板身上的问题,你若任人唯亲,处事不公,员工自然会认为你没有威信和公信力,也就对公司丧失了一切信心。

平凡的人,做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海底捞就是一个通过尊重员工、持续改善和主动变革从而获得商业成功,并成为行业标杆的典型例子。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一个什么都要管得很细腻的老板,是没有办法留住一流人才的。

老板的分享精神很重要,譬如你有80%的股份,但公司只值两块钱,这没有太大意义。李开复老师表示,作为创业公司的CEO,你30%的时间应该花在人才上,其他你该花的时间是树立公司的文化、让自己更强大,这三件事情应该占到你80%、90%的时间。一个老板对于员工做了好的事情,光是发钱奖励是不够的。你作为老板一定要了解你的员工牛在什么地方,或者是他有什么东西是别人不具备的,你花点时间去理解员工,会比给员工任何的激励都重要。

另外,对员工的放权也很重要。一个伟大的CEO要对公司方向有非常清晰的掌舵和把控,但是他对于一些如何去执行技术、产品、售后、销售、市场,也能让每个能人在他的领域里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创业,简单点说就三步:把钱分出去,把心收回来;把人聚起来,把事分出去;把事做起来,把钱收回来。

所以,老板会“分”会“享”很关键,这决定了你公司的格局大小。


但开公司也不能搞大锅饭,功劳苦劳一个样,这样发挥不出人的积极性,比如当年没有土地承包到户,又哪来的10亿农民的劳动动力?

社会是动态发展的,人也是动态成长的,员工基本上不可能在一个公司干一辈子,老板的领袖魅力和公司的成长空间,才是保持员工干劲的重点,光是靠钱,是做不到持续发展的。

老板有一种情结很要命,他常常以为公司是自己的,员工都不如自己尽心,老板身负裁判者、监控者和承担责任者三重任务,所以到处插手、什么都管,为一己之私而破坏整体的团队生态和管理规则,长远来看,这种老板是很没有出息的。

阿里、海底捞:如何让员工充满干劲,又心悦诚服?

最后,创业最大的贡献,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激发出了多少人的正能量,让员工变得更幸福,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当你做到后两点,那你获得的将会更多。

老板一定不要做在豪华的办公室里“嗯啊”着摆架子,那是装逼,不是管理。

真正的管理是“走动式管理”,是把下级变成老板,你去服务于他们,只有当员工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后,公司和团队才会有充沛的活力。

然后,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